微观经济学作业(1-4).docx
34页微观经济学作业(1-4) 第一局部 习题 第一章 引论 一、名词说明1.经济资源; 2.经济学; 3.微观经济学; 4.宏观经济学; 5.均衡; 6.实证分析法; 7.标准分析法; 8.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9.存量和流量; 10.静态分析法; 11.比拟静态分析法; 12.动态分析法13.后此谬误; 14.合成谬误二、简答题1.打算经济体制在资源的配置方面存在哪些主要弊病? 2.微观经济学为什么又叫做价格理论?3.宏观经济学为什么又叫做国民收入确定理论? 4.静态分析法和比拟静态分析法有哪些异同点? 三、论述题1.为什么说经济学根源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冲突? 2.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分与联系3.为什么说“经济人假定”是经济学赖以产生和开展的重要前提? 4.学习经济学的意义主要有哪些?5.为什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效率高于打算经济体制?6.萨缪尔森认为,人们在探究经济事物的过程中,时时会犯哪些思维方面的错误?其次章 需求、供应和均衡价格一、名词说明1.需求; 2.供应; 3.均衡价格; 4.需求价格弹性; 5.需求收入弹性; 6.需求穿插价格弹性; 7.供应弹性; 8.恩格尔定律; 9.支持价格; 10.限制价格。
二、简答题 1.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有什么区分? 2.需求价格弹性、价格和总收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3.为什么说“谷贱伤农”? 4.为什么说“薄利多销”? 三、论述题1.试述影响供应的主要因素及影响供应的过程 2.试述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3.运用供求理论与弹性原理分析税收负担 四、计算题1.确定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应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2〕假定供应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应函数变为Q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2.假设市场需求曲线为Q?120?5P,求价格P=4时需求价格的点弹性值,并说明怎样调整价格才能使得收益增加 3.确定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应方程分别为:Qd?14?3P;Qs?2?6P 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应价格弹性4.某消费者消费X商品的数量与其收入的函数关系是:M?1010Q2计算当收入M=6400时的收入点弹性值。
5.在某个市场上,需求方程为Q?400?P,供应方程为Q?P?101 〔1〕求均衡价格,均衡交易量和此时的需求价格弹性〔2〕假设政府在消费者购置该商品时对每单位商品征收10元的消费税,求新的均衡价格,均衡交易量和相应的需求价格弹性6.确定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d?60?2P,供应函数为Qs?30?3P 〔1〕求均衡点的需求弹性和供应弹性〔2〕假如政府对每一件产品课以5元的销售税,政府的税收收入是多少,其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各分摊多少?第三章 效用论一、名词说明1.效用 2.边际效用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消费者均衡 5.消费者剩余 6.无差异曲线 7.边际替代率 8.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9.预算线 10.收入-消费曲线 11.价格-消费曲线 12.恩格尔曲线 13.希克斯替代效应 14.斯勒茨基替代效应 15.收入效应二、简答题1.基数效用论者是如何推导消费者需求曲线的? 2.运用序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均衡3.序数效用论者是如何推导消费者需求曲线的? 4.简述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分与联系 三、论述题1.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到:“具有极大运用价值的东西往往只有很少的或没有交换价值,相反,那些具有极大交换价值的东西往往很少或没有运用价值。
再没有比水更有用的东西了,但水却不能购置任何东西,没有东西和水交换相反,钻石几乎没有运用价值,却非常昂贵”请你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说明为什么?2.对正常物品而言,为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试运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3.我国很多大城市水资源紧要缺乏,自来水供给惊慌请用经济学的原理为此设计一种简洁有效的解决方案,并答复以下问题:(1)该方案对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 (2)该方案对生产资源配置有何影响? (3)该方案对城市居民的收入有何影响?4.为什么说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价格的比率是消费者的均衡条件?四、计算题1.假设某人效用函数为U?4X?Y2,原先他消费4单位X、4单位Y,此时此刻Y降到3单位,问他需消费多少单位X才能到达与使原效用一样的水平?2.设某人的消费偏好函数为U?X0.3Y0.7,且PX?3、PY?7试求:(1)X、Y的均衡值2)效用水平为8时所需支出的金额3.某人仅消费X、Y两种商品,他的效用函数为U?50X?0.5X2?101Y?Y2,PX?4、收入M=673元试计算:(1)求出他对Y商品的需求函数 (2)假设PY?14,他将购置多少X商品?4.某人的效用为U?XY、M=80,用于购置X、Y两种商品,PX?2,PY?3,求效用最大化时购置X、Y的数量及货币的边际效用。
5.消费X、Y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X、Y的价格均为4,消费者的收入为144〔1〕求该消费者对X、Y商品的均衡需求量及效用水平 〔2〕假设X的价格上升为9,他对两种商品的需求有何改变?〔3〕X的价格上升为9后,假设要维持当时的效用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最少应到达多少?〔4〕求X的价格上升为9所带来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6.某消费者爱好商品X,当其他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时,他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为Q?0.02M?2P收入M=7500元,价格P=30元此时此刻价格上升到40元,问该商品的价格效应是多少?其中,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又分别是多少?第四章 生产论 一、名词说明 1.边际产量; 2.边际酬报递减规律; 3.等产量线; 4.等本钱线; 5.边际技术替代率; 6.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7.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8.扩展线; 9.等斜线; 10.脊线; 11.规模酬报二、简答题1.短期生产函数中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如何? 2.边际酬报递减规律的内容及成因?3.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只会在其次阶段上生产?4.规模酬报递减规律与边际酬报递减规律有何区分? 三、论述题1.运用“脊线”原理,说明生产的经济区域是如何确定的。
2.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如何?它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有什么关系? 3.试述规模酬报变动的种类与缘由 四、计算题 1.确定生产函数为Q?f(K,L)?KL?0.5L?0.32K22,Q表示产量,K表示资 本投入量,L表示劳动投入量令上式的K=10〔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函数和边际产量〔MPL〕函数;〔2〕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到达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要素数量 2.确定某厂商生产函数Q?L1/4K3/4,又设PL=1,PK=3,求总本钱为80时, 厂商均衡时的Q、L和K的值 3.确定生产函数为Q?f(K,L)??K1.5L1.5?22KL?15K0.5L0.5〔1〕求要素L对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2〕假设PK=1,PL=4,求生产的扩展线方程;〔3〕假设PK=10,PL=30,TC=120,求该厂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2314.确定某企业的生产函数是Q?LK3,劳动价格w=2,资本的价格r=1 〔1〕判定该生产函数的规模酬报状况; 〔2〕当生产本钱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和Q的均衡值; 〔3〕当产量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本钱时的L、K和C的均衡值。
其次局部 习题解答第一章 引论一、名词说明 1.经济资源能干脆或间接地满意人类须要的物品叫资源资源分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两大类必需花费必须代价才能得到的资源叫经济资源,即经济资源有一个大于零的价格反之,不需花费任何代价就能得到的资源,如阳光、空气等等,叫自由取用资源或非经济资源2.经济学经济学是探究人们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以便最大限度地满意人类日益增长的须要或欲望的科学简言之,经济学是探究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的科学所谓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运用效率当资源的配置到达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任何一种新的配置在不削减其他人的福利的前提下,不行能增加任何人的经济福利时,资源的配置就是有效率的或合理的所谓资源的“充分利用”,是指最大限度地运用现有的一切生产要素,不让它们处于闲置状态3.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根底上,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的分析,探究产品价格与要素价格的确定过程,说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稀缺资源如何在各部门和各经济主体之间得到合理的配置4.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合理配置的根底上,通过总量〔一般价格水平、失业率、国民收入、货币存量等等〕分析,探究社会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以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时时用国民收入的增长来衡量任何国家的收入在短期总是具有波动的趋势〔有时旺盛,有时萧条〕,在长期那么不断增长宏观经济学主要探究国民收入短期波动〔失业与通货膨胀〕和长期增长的确定因素故宏观经济学也称作国民收入确定理论5.均衡均衡原来是物理学中的名词物理学认为,当某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时,假设合力为零,该物体将保持原先的状态不变,这种状况就是均衡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模型中的全部经济主体都选择了最优决策〔人们预期这种决策将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从而不再变更自己决策时的状况正确的预期,是均衡的根本特征6.实证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是描述与预料经济事物的方法,它探究或答复经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将来如何”等问题采纳实证分析法探究所得出的结论,可以用经历数据加以证明或证伪主要利用实证分析法进展探究的经济学被称作实证经济学7.标准分析法标准分析法是一种对经济事物进展主观评价的方法,探究“应当是什么”、“应当怎样解决”等问题,带有必须的价值判定运用标准分析法探究所得到的结论,不能证明或证伪主要利用标准分析法进展探究的经济学叫做标准经济学8.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一个变量到底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取决于该变量值是否由某个模型本身确定。
内生变量是指变量值由模型本身确定的变量;数值不能由模型本身确定而由模型以外的因素确定的变量叫做外生变量9.存量和流量存量是指必须时点上变量的数值流量是指必须时期内变量变动的数值流量来自于存量又归之于存量10.静态分析法静态分析撇开时间因素,主要探究变量的某种均衡状态与均衡机制它假定变量从非均衡状态走向均衡状态是瞬间完成的,几乎不化费时间11.比拟静态分析法比拟静态分析撇开时间因素,对变量在不同的均衡状态进展比拟探究它假定变量从一种均衡状态走向另一种均衡状态是瞬间完成的,几乎不化费时间12.动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考虑时间因素,探究变量从一种状态走向另一种状态的时间轨迹13.后此谬误假如仅仅因为一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件事情之前,就认为前者是引起后者发生的缘由这种思维所犯的错误,被称。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