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氢装置PSA尾气压缩机运行规程.docx
10页制氢装置 PSA 尾气压缩机运行规程1 机组概况压缩机承受卧式,双层布置两列一级压缩,气缸为水平布置双作用进、排气口均按上进、下出布置流量承受卸荷器掌握,气缸设手动气控运行的指式卸荷器作气量调整,有风卸载卸荷器在全部进气阀上装备,可实现0%、25%、50%、75%、100%的流量调整手动卸荷开关安装于就地盘上接筒承受长短双室构造接筒窗口安装带垫片的整体金属盖板顶部放气,底部装有排凝阀门气缸设干式缸套气缸及气缸盖设独立的无相互联系的夹套,并承受强制冷却,与1104-K-101A/B 共用一个水站气缸和填料函按无油润滑设计,无油润滑油运行全部刮油环和气缸压力填料环均为带不锈钢卡紧弹簧的剖分环填料压缩机主电机之间承受刚性连接并配有全封闭无火花防护罩压缩机气体入口设入口过滤器,过滤网材质为不锈钢主电机为增安型异步电动机,防爆等级 eIIT3,电机外壳防护等级 IP54,接线盒防护等级 IP55,250kW 3PH 50Hz 368r/min 6000V2 主要性能参数2.1 压缩机工艺运行参数工程正常工况最大工况介质PSA 尾气PSA 尾气进口流量m3n/h917811931进口压力MPa(g)2.32.3分子量19.7519.75进口温度℃4040出口压力MPa(G)3.53.5序工程单位参数值2.2 压缩机主要技术参数号1型号2D10-9.3/23-352构造形式对称平衡型往复式3级数14级Ⅰ5吸入压力(气缸法兰处)MPa(g)2.46排气压力(气缸法兰处)MPa(g)3.67缸数/级8单或双作用(SA 或 DA)9气缸内径mm20510活塞行程mm24011转速rpm36812活塞速度m/s2.9413缸套(有/无)有14缸套公称厚度mm15活塞排量m3/h16气缸设计余隙,平均%17容积效率,平均%18进/排气阀数量/缸19阀类型20阀片升程,进口/出口21活塞杆直径mm6022最大允许实际活塞力kN100/68。
423出口安全阀设定值MPa24轴功率kw20825润滑方式气缸无油润滑、运动机构压力油润滑26气量调整方法卸荷器调整27气量调整范围%0,25,50,75,10028旋转方向29压缩机组总质量(不包括主电机)t30最大检修重量t2.3 电动机主要技术参数工程单位参数值型号YAKK630-16型式异步电动机额定功率kW250同步转速rpm368额定电压V6000额定电流A效率%90功率因数0.65防爆等级eⅡT3防护等级〔外壳/接线盒〕IP54/IP55最大转矩倍数1.8堵转转矩倍数0.7冷却方式IC611电机转向从轴伸端看为逆时针堵转电流倍数6.5t 时间eS飞轮转矩t.m2空间加热器功率kW空间加热器电压V质量kg9200外形尺寸(L×W×H)mm3232×1380×25902.4 润滑油系统油站:公称流量公称压力 过滤精度 供油温度 回油温度 过滤面积 换热面积 冷却水耗量进水温度出水温度L/min MPa mm℃℃M2 M2m3/h℃℃辅油泵:型号压力流量转速轴功率MPa L/min rpm KW辅油泵电机:型号功率转速电压电流KWrpm VA2.5 辅机系统缓冲器:工程单位入口缓冲器出口缓冲器设计压力MPa2.64试验压力MPa3.255设计温度oC100100容积m30.1830.183主体材质规格尺寸mmφ450×8×1429φ450×10×1426容器类别二类二类水站:和制氢原料气压缩机共用一台水站。
2.6 机组消耗指标(单台机组)用途电压单位轴功率电机容量工作方式主电动机6000kW250连续电油泵电动机380kW1.5连续电机空间加热器220kW1连续用途介质单位正常值最大值工作方式冷却润滑油冷却器循环环m3/h11连续水气缸、填料函软化水m3/次5两次用途介质单位压力 kPa正常值工作方式气体压缩机密封卸荷器氮气净化风m3/hm3/次0.01-0.10.04-0.7120.04连续连续2.7 机组允许开机条件、报警和联锁保护系统、掌握系统2.7.1 机组允许开机条件工程供油总管压力压缩机公共联锁火灾联锁阀仪表位号1104-PT-0307单位MPa设定值≥0.3未联锁全开备注允许开机2.7.2 机组报警、联锁工程及设定值工程仪表位号单位右缸排气温度1104-TE-0108℃压缩机主轴承温度1104-TE-0703-5电机轴承温度1104-TE-0609-10℃℃℃℃报警、联锁限HA HHA HA HHA HA HHA HAHHA报警值联锁值备注左缸排气温度1104-TE-0106℃≥80≥90≥80≥90≥75≥80≥85≥901104-TE-06011-161104-TE-06011-16℃HA≥135电机定子温度℃HHA≥145三取二供油总管压力1104-PT-03071104-PS-0308-10MPaMPa MPaLAHA LLS≤0.15≥0.4≤0.1三取二润滑油供油总管温度润滑油过滤器压差1104-TE-0302℃HA≥751104-PDS-0306MPaHA≥0.12.7.3 辅油泵自启动工程润滑油压力低润滑油压力高仪表编号1104-PT-0307给定值≤0.15MPa≥0.4MPa备注自启动辅油泵手动停辅油泵2.8 气量调整安排表调整范围电磁阀状态%ACDE0××××25××○○50×○○×75×○○○100○○○○注:○——失电吸气阀正常工作;×——得电顶开吸气阀。
SA1 负荷转换开关位置图:100%75% 0%50% 25%3 开机前的预备工作3.1 开机前的检查和要求3.1.1 检查各机体联接螺栓、地脚螺栓是否紧固,管线、阀门连接是否紧固、无泄漏3.1.2 检查阀门开关是否敏捷各管线阀门、排凝阀、放空阀的开关状态是否正确3.1.3 检查投用各压力表、液位计、压力变送器、液位变送器、压力调整阀3.1.4 检查机组各轴系仪表零点是否正确3.1.5 确认仪表联校、电气试验完成3.1.6 机身油箱、电机轴承箱油箱分别添加DAB150、TSA46 至 1/2~2/3 油标3.1.7 引进循环水、软化水、氮气、仪表风等公用工程介质3.1.8 水站水箱加冷却剂〔除盐水:乙二醇=4:1〕至液面计的 80%3.1.9 机、电、仪专业相关人员到现场3.1.10 联系电工将高压开关柜小车推至“试验”位置,由现场开关柱进展启动和停顿模拟试验,以进一步确认电气系统是否正常3.1.11 给主电机、空间加热器、水站水泵、润滑油泵等送上电3.2 开启电机空间加热器主电机启动后空间加热器自动断开3.3 润滑油系统投用3.3.1 油冷却器的投用l 翻开油侧排污阀,排尽后关闭,翻开放空阀直到有油流出后关闭。
l 翻开水侧排污阀,排尽后关闭l 翻开水侧放空阀,全开冷却器上水阀,待放空阀有水流出后,关闭放空阀稍开冷却器下水阀,待油温高于 35℃时再翻开冷却器下水阀3.3.2 油过滤器的投用l 检查并确认双联三通阀的切换装置良好,并转动切换手柄,使油只能通过一只过滤器l 翻开排污阀,排尽后关闭;翻开放空阀,直到有油流出后关闭l 切换至另一只过滤器翻开放空阀,直到有油流出后关闭3.3.3 将其中一台油泵在“运行”位置启动,另一台油泵置“自动”位置,调整供油总管油压至 0.3~0.4MPa(g)3.4 水站冷却水系统投用3.4.1 冷却水路系统全部正常流程阀均开启,放空排凝阀均关闭3.4.2 将其中一台水泵在“运行”位置启动,调整供水总管水压至 0.4~0.45MPa(g),调整冷却器水量,掌握气缸冷却水温度高于吸气温度5~6℃3.4.3 另一台辅泵置于“自动”位置3.4.4 检查各路气缸、填料冷却水回水视镜,是否有量通过,否则翻开回水放空阀直至有水通过3.5 氮气及仪表风系统的投用3.5.1 检查调整填料充氮系统减压阀后氮气压力,填料、间隔室充氮压力 0.05MPa-0.1MPa翻开去填料及间隔室充氮阀。
3.5.2 翻开接筒排污阀排污后关闭3.5.3 排净集油器内油水后关闭该阀,翻开填料去集油器阀门,翻开集油器去火炬线阀门3.5.4 检查机组仪表风供风压力在 0.4MPa-0.7MPa 之间引仪表风至负荷阀前,投用负荷手柄试验卸荷器开启动作,风压和负荷动作正常3.6 机组氮气置换3.6.1 机组外面第一道进出口阀门关闭3.6.2 翻开安全阀上、下游截止阀,投用安全阀3.6.3 稍开置换氮气入口阀,渐渐引入机体内,当到达系统入口压力后,关闭氮气入口阀3.6.4 用肥皂水检查压缩机及管线是否泄漏,如有泄漏则卸压后重紧固再充N2检查第一次置换时,分别翻开各出入口缓冲罐排污阀、管线低点放空阀进展放空排凝后,关闭这些阀门3.6.5 翻开出口放空(放火炬)阀,将气体放尽3.6.6 重复以上置换 2~3 次,直到含氧量符合要求4 开机运行4.1 翻开火灾联锁阀、压缩机出入口阀,确认排凝阀、放空阀关闭,置换氮气阀关闭软隔离阀翻开,工艺流程打通4.2 将负荷置为“0%”4.3 将压缩机盘车 2~3 圈,检查曲轴转动是否自如4.4 进入机组“联锁”画面,确认无联锁信号后,按“系统复位”切入“开车条件”画面, 确认允许开车条件全部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