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语文下册关于“于”字的用法和意义语文版.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7741795
  • 上传时间:2018-07-0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2.72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考链接“于”字用法归类揭阳市揭东县才林中学何秀清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二十多个,重点考查的虚词有十五个左右 “于”字的用法和意义是其中的重点之一,间或是中考非常受亲睐的对象于”字出现较多,且用法多样,它在文言文中和“以”、“为”一样起组合作用,主要语法功能在于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原因、对象、方式,表示比较、被动等用法 新编初中语文课本几乎涉及到了“于”字的各种用法下面,对“于”字用法,做一个简单归纳,以助大家学习1、说明行为发生的时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到”例句:①受任 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于:在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于:到2、引进行为的处所 、环境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在(从、到) ,, ”这是最常用的一个用法例句:①公与之乘,战 于长勺《曹刿论战》于:在,,②舜发 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于:从 ,,3、引进行为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向”“给”对 ( 于)例句:①操蛇之射闻知,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于:向②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于:对③天将降大任 于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于:给。

      4、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例句:①君子 于役,不知其期《君子于役》于:被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 · 滕文公上》 于:被在现代汉语中也常常用到此用法,如常常会在某刊物或者新闻中看到,某某产业还受制 于人等5、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例句:①霜叶红 于二月花《山行》②苛政猛 于虎也《捕蛇者说》中考链接③青,取之于蓝,而青 于蓝《劝学》6、表引进动作的范围、方面,译为“在,, 中”、“在 ,, 方面”例句:①征 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于:在,, 上②苟全性命 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于:在 ,, 中综上知道:“于”字从语意上讲,似乎可以表示多种关系,既“表比较”、“表被动”(引进施事),又能说明述语的时间、地点方位等等,其实,“于”字本身并不能把种种关系区别开来,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这些关系才能明确,它们的作用不过是引进谓述性中心语的有关人事物(包括时地)而已此外, “于”跟其他词组合, 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凝固的结构, 例如“于是 ” ,它的用法也值得重视,在此做简要提示例如: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 于是。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貎若甚戚者柳宗元《捕蛇者说》)上例中有两个“于是”都是“在这件事情上”的意思在文言文中“于是”还可以说成“于是乎” 、 “于是焉”例如:昔文公与秦伐郑,秦人窃与郑盟而舍戍焉,于是乎 有崤之师《左传·襄公十四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 ,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庄子《秋水》)“于是焉”不多见,与“于是乎”用法相近,都表示承接关系总而言知,掌握了“于”字的各种用法, 对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是大有帮助的联系方式:—— 13288583321 E-mail:qingfeng1019200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