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权质押登记流程.docx
8页股权质押登记业务流程一、 质押登记a. 所须材料:① 质押双方出具质押登记申请书 ;② 质押双方出具质押登记声明书 ;③ 质押合同及公证书;④ 双方法人营业执照或注册登记证书复印件 ;⑤ 双方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及身份证复印件 ;⑥ 双方法定代表人授权 委托书;⑦ 双方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⑧ 出质方股权登记托管卡原件;⑨ 出质方如是法人机构的,须出具董事会同意出质的决议 ;⑩ 出质股份如是国家股的,须出具政府有关部门同意质押的批准文件注:以上文件均须加盖公章b. 操作流程:出具质押冻结证明质押双方持上述文件到托管部 托管部收取手续费 办理质押冻结二、 解除质押登记a. 所须材料:① 质押双方出具解除质押登记申请书 ;② 双方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加盖公章、法定代表人私章和签名 )③ 双方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④ 双方股权质押冻结证明单注:以上文件均须加盖公章b. 操作流程:股权质押协议甲方: 乙方: 鉴于乙方依法拥有在 公司中的 %股权,为保证还款,乙方拟将上述股权质押予甲方,甲方同意乙方上述质押因此,双方兹达成如下股权质押协议:第一条有关各方1.甲方 是依法成立并有效存续的公司。
2•乙方 是依法成立并有效存续的公司,持有标的公司 股,占标的公司总股本的 % 3.标的公司 是依法经批准在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 公司注册资本 元,总股本 股第二条质押内容乙方依法拥有在标的公司中 %的股权,乙方拟将上述股权质押予甲方, 作为其对甲方形成 元欠款的还款保证第三条质押登记甲乙双方同意在本协议生效后至标的公司股权登记机关办理质押登记或以双方约定的 方式进行质押第四条 乙方的陈述、保证和约定乙方兹向甲方作如下陈述、保证和约定:1•乙方系根据中国法律适当成立和有效存续的企业法人 ;2•乙方是标的公司%股权的合法所有权人, 并有权力、权利和能力将其拥有的上述股权 依据本协议质押及(或)转让给甲方股权质押程序股权质押主要是指出质人以自已拥有或有权处分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或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或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作为质押, 为某个经济行为作担保的行为 股权质押的法律程 序:第一步:前期工作一、了解出质人及拟质押股权的有关情况⑴出质人的出资证明书、股份或股票⑵出质人如为自然人,应提供有关身份的证明 ;如为法人,应提供营业执照及其它有关文件⑶出质人如为法人,另须有法人董事会同意股权出质的决议。
⑷出质人应提供有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股权出资而出具的验资报告二、 出质的股权如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须有该公司过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出质的决议三、 了解拟出质股份是否有瑕疵,即是否有禁止出质的情况出质人应出具对拟质押的股权未重复质押的证明 (若重复质押,需有质权人出具的同意函)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应了解拟出质的股权是否有下列情况:⑴记名股票于股东大会召开前三十日内或者公司决定分配红利的基准日前五日内, 不得进行股东名义的变更登记;⑵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三年内不得转让的 ;⑶公司董事、监事、经理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在其任职工期间内不得转让的 ;⑷股东的股份自公司开始清算之日起不得转让的 ;⑸公司员工持有的公司配售的股份,自持有该股份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的 ;⑹国家拥有的股份的转让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 ;⑺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转让的第二步,签订质押合同或背书质押(注意:股份出质准用禁止流质的规定因此,当事人在质押合同中不得约定在债务履 行期届满质权人未受清偿时,质物所有权直接归质权人所有的约定 )出质行为生效条件:一、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㈠一般规定根据《担保法》规定,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出质的, 适用公司法股份转让的有关规定。
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 经股东同意对外出质的股份,质权实现时,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股份有优先购买权 即,不能取得半数以上股东的同意, 则股权不能质押给股东以外的人, 股权所有者只能从不同意出质的股东中间挑选质权人 若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出质人得以将自己的股权质押给股东以外的质权人, 只须在实现质权时保证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即可㈡国有独资公司股权质押国有独资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的一种特殊形式, 《公司法》规定,国有独资公司的资产转让,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国家授权的部门办理审批和财 产转移手续根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 的规定,核定企业国有资本、监管国有资本变动是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因此,国有独资公司的股权在对股东以外的人出质时, 须报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准㈢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质押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这些企业在中国设立,是中国法人,除对外发行人民币特种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外, 外商投资一般采取有限责任公司形式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质押须经审批机关批准 如果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中方投资者的股权变更而使企业变成外资企业,且该企业限制设立外资企业的行业, 则该企业中方投资者的股权变更必须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另外,以国有资产投资的中方投资者股权质押, 实现质权时必须经有关国有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并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经确认的评估结果应作为该股权的作价依据二、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质押㈠一般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规定:以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出质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有关股份转让的规定公司向发起人、 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法人发行的股票应当为记名股票,对社会公众发 行的股票则既有记名股也有无记名股以记名股票出质的,出持人和质权人应订立质押合同或者背书记载质押字样, 并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以无记名股票出质的,出质人和质权人应订立质押合同或者背书记载质押字样 质押合同自股票交付之日起生效未经背书质押的无记名股票,不得对抗第三人㈡上市公司国有股质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上市公司国有股质押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持有的国有股只限于为本单位及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提供质押 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用于质押的国有股数量不得超过其所持该上市公司国有股总额的 50%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以国有股进行质押,必须事先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明确资金用途 (不得用于购买股票),制订还款计划,并经董事会 (不设董事会的由总经理办公会 )审议决定。
以国有股质押的,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在质押协议签订后, 按照财务隶属关系报省级以上主管财政机关备案,并根据省级以上主管财政机关出具的《上市公司国有股质押备案 表》,按照规定到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办理国有股质押登记手续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办理国有股质押备案应当向省级以上主管财政机关提交如下文件:1•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持有上市公司国有股证明文件 2质押的可行性报告及公司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决议3质押协议副本;4.资金使用及还款计划;5.关于国有股质押的 法律意见书第三步,权利的实现质权的实现方式有两种,即协议实现及诉讼实现第一种:协议实现由质权人和出质人协商,以折价、拍卖或变卖的方式依法转让实现质权, 质权人就所得价款优先受偿第二种:诉讼实现如出质人拒绝或协商不能,则质权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实现质权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登记的问题我国《担保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关于以公司股权进行质押区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做了不同规定, 即:以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之日起生效 ;以有限责任公司及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
根据上述规定,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经向中介机构 (亦可称之为 和出质人和质权人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一诳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后,该股权质押合同才始得生效,而且根 据我国《公司法》、《证券法》及其他有关规定,该股权质押的事实一般还应该由出质人在 公告中予以披露,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向证券登记机构查询的方式获得该股权质押的情况, 从而使该股权质押的事实为社会公众所知悉,进而使该股权质押具有相当的公示力和公信 力这样,就完全可以起到防止出质人在质押期限内将该股权非法转让或者将其重复质押给 其他人的情况发生,从而为质权人能够顺利实现质权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保障但以登记作为质押合同的生效条件仍存在以下问题:登记是质押合同生效的条件所引发的第一个问题是, 这一规定对债权人是很不利的 因为如果质押合同无效,债权人最多只能要求出质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其债权还是没有保障但是如果登记是质权生效的条件而不是质押合同的生效条件, 则对债权人就有利多了 因为如果是由于出质人的原因而没有办理质押登记或者出质人拒不办理或协助办理登记手续, 则债权人就可以起诉出质人违约, 从而要求出质人承担违约责任, 甚至可以要求法院强制出质人协助办理质押登记手续。
这里涉及到物权变动的一个根本性原则 ——原因(合同)和结果(物权变动)相分离的原则我国现行法律对物权变动中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似乎应该采取更为科学的严加区分的态度这样,既有利于债权人保护,也避免滋生纠纷民法典草案的第 296条改正了《担保法》的这一错误,该条明确指出: 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出质的,出质人和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以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权自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之时起设立 以非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权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簿之时起设立 ”因此,登记是质权生效的条件而不是质押合同的生效条件,加强了对债权人的保护目前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实践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 股权质押登记的渠道不畅 在现阶段,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并非所有的上市公司流通股都可以办理质押登记根据《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 的规定,综合类证券公司可以以其自营的人民币普通股票(a股)和证券投资基金券办理质押贷款登记,自然人及综合类证券公司以外的其 他法人持有的上市流通的人民币普通股票尚不能办理质押登记 但是质押是质权人和出质人协商的结果,如果自然人及综合类证券公司以外的其他法人以其持有的上市流通的人民币普 通股股票出质,债权人也接受了这种出质, 根据民法意思自治的原则, 这种质押合同应当是有效的。
但是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应当经过证券登记机构登记后,质权才能成立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是法定的也是唯一的办理上市证 券登记业务的机构,如果它不办理这样的质押登记, 无异于堵塞了订立质押合同的双方办理质押登记的唯一渠道 这样就造成了一个两难的局面, 一方面法规要求质权必需登记才能设立,另一方面,法规又不允许唯一的法定机构办理登记, 这无疑是十分荒谬的这样的结果违背了同股同权的法律原则,也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稳定因此,无论是 a股还是b股,无论其持有人的身份如何, 无论办理质押登记的目的是为了担保银行贷款债权还是担保 其他债权,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登记业务都应当全面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