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复护理技术.docx
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康复护理技术 康复护理技术 一、体位的摆放 1、脑损伤病人的良姿位摆放 偏瘫早期的康复治疗中,正确体位能预防和减轻偏瘫典型的屈肌或伸肌痉挛模式的展现和进展,如上肢屈曲并肩胛带后缩,下肢伸展伴髋关节外旋因此,在床上肢体宜置于抗痉挛体位(良肢位) ①患侧卧时,使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制止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指关节伸展,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该体位可以增加患侧感觉输入,牵拉整个偏瘫侧肢体,有助防治痉挛 ②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上,上肢向头顶方上下举约1000次,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上,髋关节自然屈曲,足不要内翻 ③仰卧位,因受颈慌张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奇怪反射活动较强,也轻易引起骶尾部、足跟外侧或外踝部发生压疮,因此,脑卒中病人应以侧卧位为主务必采取仰卧位时,患臂应放在体旁的枕上,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侧臀部和大腿下放置支撑枕,使骨盆前伸,防止患腿外旋,膝下可置一小枕,使膝关节微屈,足底制止接触任何支撑物,以免足底感受器受刺激, 1 通过阳性支撑反射加重足下垂。
③床上坐位要点: 1) 床铺尽量平,病人下背部放枕头; 2) 头部:不要固定,能自由活动; 3) 躯干:伸直; 4) 臀部:90度屈曲,重量平匀分布于臀部两侧; 5) 上肢:放在一张可调理桌上,上置一枕头 应制止半卧位,因该体位的躯干屈曲和下肢伸直模样直接强化了痉挛模式 2、骨关节病病人的功能位摆放 (1)、上肢功能位: 1) 肩关节屈曲45°,外展60°(无内、外旋); 2) 肘关节屈曲90°; 3) 前臂中间位(无旋前或旋后); 4) 腕关节背伸30°~45°并稍内收(即稍尺侧屈); 5) 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稍屈曲,由示指至小指屈曲度有规律地递 增;拇指在对掌中间位 2 (2)下肢功能位: 1)下肢髋伸直,无内、外旋 2)膝稍屈曲20°~30° 3)踝处于90°中间位 3.烧伤患者抗挛缩体位摆放:烧伤患者往往感觉分外不适,多采取长期屈曲和内收的舒适体位,极易导致肢体挛缩畸形 表1 烧伤病人的抗痉挛体位 烧伤部位 可能展现的畸形 抗挛缩体位 头面部 眼睑外翻,小口畸形 戴面具,使用开口器 颈前部 屈曲挛缩 去枕,头部充分后仰 肩 上提、后撤、内收、内肩关节外展90°~100°并外旋 旋 肘 屈曲并前臂旋前 肘关节处于伸展位 手背部 MP过伸,PIP和DIP腕关节背伸20°~30°,MP屈曲,拇指IP屈曲并内收,屈曲90°,PIP和DIP均为0°,掌弓变平(鹰爪) 拇指外展及对掌位 手掌部 PIP和DIP屈曲,拇指MP、PIP和DIP均为0°,拇IP屈曲并内收 指外展,腕背伸20°~30° 脊柱 脊柱侧凸,脊柱后凸 保持脊柱成一条直线,以预防脊柱侧弯,尤其是身体一侧烧伤者 髋 屈曲、内收 髋关节中立伸展位;如大腿内侧烧伤,那么髋关节外展15°~30° 膝 屈曲 膝关节伸直位 踝 足跖曲并内翻 踝关节背屈90°位,防止跟腱挛缩 DIP:远端指间关节;PIP:近端指尖关节;MP:掌指关节;IP:指尖关节 二、排痰技术 3 (一)有效咳嗽训练(effective cough training) 将患者安置于舒适和放松的位置,指导患者在咳嗽前先缓慢深吸气,吸气后稍屏气片刻,快速开启声门,用力收腹将气体急速排出,引起咳嗽。
咳嗽训练可在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或餐前半小时举行 (二)辅佐咳嗽技术(assisted cough techniques) 辅佐咳嗽技术主要适用于腹部肌肉无力,不能引起有效咳嗽的病人让病人仰卧于硬板床上或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面对护士,护士的手置于病人的肋骨下角处,嘱病人深吸气,并尽量屏住呼吸,当其打定咳嗽时,护士的手向上向里用力推扶助病人快速呼气,引起咳嗽如痰液过多可合作吸痰器吸引 (三)体位引流(postural drainage) 方法:病变部位放在高处,借助重力作用使支气管内分泌物流向引流支气管开口处,而被咳出 1、痰多的患者最好每天引流3-4次,痰少的上午下午各一次,在饭前举行 2、每次一个部位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四)叩击: 4 病人呼气时在与肺段相应的特定胸壁部位举行有节律的快速叩击(80~100次/分),每一部位叩击2~5分钟,叩击与体位引流相结合可使排痰效果更佳 (五)振动: 两手直接放在病人胸壁的皮肤上并压紧,当病人在呼气的时候赋予快速、细小的压力振动,每次30秒~1分钟,每一部位振动5~7次。
振动法有助于纤毛系统除掉分泌物,常用于叩击之后 三、吞咽训练 (一)根基训练 1. 口腔器官运动训练 : (1)包括局部肌肉运动训练:令病人举行皱眉、闭眼、鼓腮、张口、闭口、微笑等表情及动作的训练,改善脸颊部肌肉的慌张性,促进其主动收缩功能的恢复,更加要留神咀嚼肌的肌力、肌张力以及下颌的训练 (2)舌训练:①舌部被动运动:护士用纱布包住病人的舌尖,用手牵拉舌头的各个方向运动,有助于降低舌肌张力;②舌部主动运动:让病人举行舌前伸、后缩、侧方顶颊部、唇齿间卷动转圈、弹舌等主动运动,以利于提高舌运动的生动性;③舌部抗阻运动:指导病人将舌抵向颊后部,护士用手指指其脸颊某一部位,病人用舌顶推,以巩固舌肌力的气力 2. 冷刺激: 将冰凉棉签置于病人口内前咽弓处平稳地垂直方向摩擦4~5次, 然后做一次吞咽动作冷刺激可以诱发和强化吞咽反射 3. 呼吸训练和有效咳嗽训练 :指导病人采用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训练,并 强化训练病人举行有效咳嗽,通过强化提高呼吸系统的回响性,达成摈弃分泌物、预防误吸的目的 (二)摄食训练 5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