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供水管线档案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x
4页城市供水管线档案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文/ 刘 斌城市供水设施是确保城市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供水管线的质量则是影响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城市供水管线档案(以下简称“管线档案”)反映了城市管线工程质量,并对供水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故而做好管线档案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水司”)为例,谈谈如何做好管线档案工作1 实行片区分类管理,提高档案利用效率管线档案的分类应遵循唯一性、合理性、稳定性的原则在目前全国供水行业尚无统一的管线档案分类标准的情况下,南京水司根据供水管线工程项目的地域特征和管线档案管理的需要,将供水管线档案设为一级类目基建工程下的二级类目,再根据全市业已划分的9个供水片区设置三级类目在此基础上,对形成的相关管线工程文件、竣工图按其所在的供水区域进行分类、整理、录入,进行数字化处理如所属分类号6.14.01,6代表一级类目基建工程类,14代表二级类目管线工程类,01代表城内东北区实行片区分类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线档案利用效率政府部门在面对突发事件造成管线损坏的情况下,可以第一时间内获取事发片区的供水管线信息,从而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将损失降至最低;供水部门根据管线档案所反映的管线数量、供水规模等档案信息,可以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区域供水规划,调配区域水资源,优化城市供水安全环境。
2 实行闭合管理模式,创新档案运行机制根据管线档案的复杂性和延续性等特点,南京水司在管线档案工作中引入闭合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分为目标分解、责任落实、流程规范、绩效考核四个板块年初就将工作目标层层分解,明确管线档案工作中相关部门的责任,并把责任落实到人,责任人按照要求开展工作,年终进行考核,奖优罚劣为了配合闭合管理模式的实施,南京水司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管线档案的形成制度、归档制度、验收制度、鉴定制度、保密制度和利用制度等,以细化管线档案的管理要求以归档制度为例,该制度明确了归档的具体要求,包括归档时间、档案质量、整理义务等归档时间一般是在工程竣工验收之后;对于分段实施的管线工程,要求在每段工程完成后归档;施工单位负责将各种前期文件、施工文件、竣工验收文件及竣工图、监理文件进行汇总,在竣工验收合格后于规定的时间内统一移交;监理单位除对本身形成的文件材料进行整理和归档外,还要负责监督、检查管线工程建设过程中文件材料的收集情况验收制度规定管线工程的竣工验收由南京水司管线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实施,相关档案人员参加;管线档案资料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经验收部门会签后方可通过工程竣工验收实施闭合管理模式,能够规范管线档案工作的各项流程,大大提高管线档案归档的及时率、完整率以及档案总体质量。
这种管理模式,实质上强化了管线档案工作的监督机制,可保证管线档案工作有序进行,提高管线档案质量,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城市供水安全3 建立质保金制度,完善档案管理手段由于供水管线施工环境相对复杂、专业技术较强、工期较紧,加之施工员通常兼职档案工作且流动性较大,对归档范围和具体标准知之不多,因此管线档案收集不完整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南京水司建立了管线工程施工单位档案质量保证金制度,质保金由施工单位在办理供水管线工程开工报告时即向建设方交纳,并拥有独立账户对于因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管线档案资料不合格需限期整改且整改不合格的或逾期不整改的,建设方将从预交的质保金中扣除相应的金额作为处罚建立保证金制度,以必要的经济手段对管线档案工作予以有效监督和管理,既能进一步规范供水管线档案工作,确保管线档案质量,提高管线档案的利用价值,又能推动供水管线工程规范有序地进行,有利于增强各参建单位的质量管理意识,为切实提高城市安全供水保障奠定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 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