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最新青蓝坊名师工作室工作规划.docx
19页青蓝坊名师工作室工作规划第一篇:青蓝坊名师工作室工作规划 郑州八十二中青蓝坊名师工作室坚持以服务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为先导的方针,坚持刻苦钻研业务与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紧密结合的原则,以网络为主要载体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改变教师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方便本市语文教师发表教育教学方面的观点和看法,努力提供一些具有乡土特色的教学资源,使本工作室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成长的平台,促进我市初中语文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我市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发展的目标 一、培养目标 1、每学年至少确立一个市级以上课题开展研究 2、培养工作室成员当地学校的中青年教师一至二名,力争使培养的中青年教师健康成长,成为本校、本县、甚至本市以上的优秀教师引领一批优秀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科研工作 3、每学年至少开展2次教研活动,如学术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课教学、专题讲座等 4、坚持在区教体局,教师进修学校领导下,开展各项活动,积极承担对我校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工作 二、主要措施: (一)工作室成员名单: 主持人:李艳芳赵建林 核心成员:张诗超 张增圈 刘向荣洪艳华李慧芳张佐宋红枝 (二)工作室主要管理工作 1、领衔人要认真制定工作室成员三年计划和学年(或学期)计 划,定期举行工作室成员例会,检查落实工作进度和要求,做好年度工作的总结并推广研究成果。
2、工作室成员要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做到“四落实”(时间、地点、成员、内容),并进行动态跟踪和记录档案 (三)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名师示范课活动,一次青年教师示范课活动和一次课堂达标活动 (五)开辟、管理青蓝坊名师工作室网站,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开设名家说教、课件荟萃、经典设计、教学随笔、论文精选、试卷练习等专栏,并建立论坛、博客等互动栏目加快网站建设的步伐,使网站内容充实,页面美观,力争在不长的时间内建成一个满意的网站通过网站的建设加强对工作室成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提高各成员信息技术水平,逐步实现以网络化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目标 (六)积极承当新教师培训任务,做好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增加计划 要求工作室成员根据实际情况在本学期开始与本校、本县、本市青年教师签订为期三年的师徒协议,做出培养培训的具体计划做好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增加计划并邀请专家、顾问团加盟,壮大名师工作室队伍,真正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第二篇:名师工作室工作规划 郑州市第八十二中学名师工作规划 郑州八十二中青蓝坊名师工作室坚持以服务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为先导的方针,坚持刻苦钻研业务与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紧密结合的原则,以网络为主要载体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改变教师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方便本市教师发表教育教学方面的观点和看法,努力提供一些具有特色的教学资源,使本工作室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成长的平台,促进我市初中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我市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发展的目标。
一、培养目标 1、每学年至少确立一个市级以上课题开展研究 2、培养工作室成员当地学校的中青年教师一至二名,力争使培养的中青年教师健康成长,成为本校、本区、甚至本市以上的优秀教师引领一批优秀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科研工作 3、每学年至少开展2次教研活动,如学术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课教学、专题讲座等 4、坚持在区教体局,教师进修学校领导下,开展各项活动,积极承担对我校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工作 二、主要措施: (一)工作室成员名单: 主持人:李艳芳 核心成员:张诗超洪艳华李慧芳宋红枝 一般成员:冯爱华孙晶晶周军涛李喜娟史爱红李平张二峰贺桂云 (二)工作室主要管理工作 1、领衔人要认真制定工作室成员三年计划和学年(或学期)计划,定期举行工作室成员例会,检查落实工作进度和要求,做好工作的总结并推广研究成果 2、工作室成员要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做到“四落实”(时间、地点、成员、内容),并进行动态跟踪和记录档案 (三)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名师示范课活动,一次青年教师示范课活动和一次课堂达标活动 (五)开辟、管理青蓝坊名师工作室网站,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开设名家说教、课件荟萃、经典设计、教学随笔、论文精选、试卷练习等专栏,并建立论坛、博客等互动栏目加快网站建设的步伐,使网站内容充实,页面美观,力争在不长的时间内建成一个满意的网站通过网站的建设加强对工作室成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提高各成员信息技术水平,逐步实现以网络化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目标 (六)积极承当新教师培训任务,做好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增加计划 要求工作室成员根据实际情况在本学期开始与本校、本区、本市青年教师签订为期三年的师徒协议,做出培养培训的具体计划做好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增加计划并邀请专家、顾问团加盟,壮大名师工作室队伍,真正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第三篇:青蓝工程名师讲座 青蓝工程——名师系列讲座 先进的理念 科学的方法 8月4号我们踏上了去长春的火车,参加了东北师范大学名师研修班的培训 (一)专业的培训内容 这次培训安排了几个博士生导师和几个一线教师讲课,涉及到了基础教育的方方面面,内容较为丰富尤其是几个博导的精彩讲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姜英杰教授首先给我们讲了《情绪智力理论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这也是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一个讲座。
姜英杰,东北师大教授,1971年出生,博士生导师(说来惭愧,正好与自己同年)姜教授有比较纯正的东北口音,与电视上的东北剧中的口音很相似,幽默、实在、耐听情绪智力也就是所谓的情商,这对我们并不陌生,但姜教授的旁征博引,以及一些真实的教育案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使我们对情商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比如,她在“情绪觉知能力与人际沟通”中的“正确觉知他人情绪”一节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如果用通俗语言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善解人意,这里善解的不仅是“意”还应该包含“情”,尤其是作为教师同学生平时交流的时候通常我们只注重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而忽略了学生的情绪,当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一个爆发,所以我们经常听到师生冲突的案例,让人痛心也让人遗憾姜教授总结了不同的学生对教师不满,通常的情绪发泄方式:有冲动型的拍案而起,有活泼型的自嘲,有冷漠型自闭,有隐忍性的报复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是同学生接触最多,学会觉知学生的情绪非常重要,尤其是当学生负面情绪严重时,我们要帮学生疏导而不是进一步去激怒他我感觉在以后的实践中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课题好好研究再比如,姜教授在黑板上写了个“食”字,问小学老师对不对,回答不对,又问中学教师对不对,中学教师却都一致说“对”。
小学教师给我们解释“食”字最后是一点而不是一捺,原来如此!姜教授指出在小学教师经常强调,可是还有学生一错再错,于是很多教师就采取罚写多少遍的形式让学生记住,有的甚至罚写300——500遍,学生是记住了,可是也许正因为这个字让学生失去了对文字的热爱,我们反过来想一想,这一个字学会学不会对学生将来有多大影响?说不定到了中学就算对了(大家都笑),可是一旦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那对学生的影响就太大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让我们教师明白了教育的短期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微妙的关系不仅小学教师值得借鉴,中学教师更应值得反思,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不也总犯类似的错误码?另外,姜教授还提出一点很值得借鉴,那就是给受教育者提要求不要太满,要留出空间,留出余地这也是我们平时容易犯得错误,比如学生一次考了年级前10名,我们常常就给他们定下次目标是年级前五名,仿佛学生一跃进就能达到事实上考试有很多偶然因素,有时学生尽力了,也未必达到教师每次都有进步的要求,这种永不停息的要求,带给学生的不是激励而是压力,现在很多学生没有自信心,即使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我想这和教师平时过高的要求有关就像教授所说的,假设她现在达到8分,我们就给他6分的目标,不要给他10分的目标,给他留出余地,也给他留出信心。
过高的希望带给学生的往往是失望! 刘晓明教授做了两场报告,一是《中小学生的发展特征与教育》二是《教师健康心态与心理调试》第一场报告因为坐得比较靠后,刘老师声音又很小听得不甚清楚,幸而有课件才能感知刘老师的思路,从小学到高中,从身体发展、社会发展到心理发展,刘老师都分析得 非常透彻,也让我们理解了学生的一些行为与心理特点的关系第二天的报告,我在最前面找了个位子,这次听得很清楚教师心理健康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教师的情绪是学生心灵的天空,要想给学生一方蓝天没有健康心态的教师是不可能做到的刘老师对教师心理问题的现实困境分析的很透彻:排在第一位的是过强的考试压力刘老师说一开始不理解为何这项压力排在第一位,其实我们教师都明白,周而复始的考试及相应的并不科学的评价机制,带给教师的是多么大的压力它耗尽了教师内心的教育激情,像个沉重的枷锁,压得教师喘不过起来在学校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宁愿去打扫卫生干些杂活,也不愿上课为什么?当然是干杂活不需要考试,没压力呗!对于考试,学生是有期徒刑,而教师则是无期!排在第二位的是过于紧张的人际关系刘教授指出,现今很多教师却受着人际关系的困扰:领导的不信任、同事之间的恶性竞争、家长的不配合、学生的不学习。
另外,刘教授没有说,事实上还有项人际关系困扰的教师,那就是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到社会上办事也总是举步维艰!这种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给教师带来极大地精神困扰,降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要想拥有健康的心态,需要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心理调试,刘教授介绍了很多方法,有肢体行动方面的,如深呼吸、摇晃自己的身体、转移注意力、出去散步吃一些甜食等等,也有心理方面的,如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将应该变成希望、想象一个美好的结局等等其中将应该变成希望,我感觉这一条非常好,降低对外界的期望值会增强我们内心的幸福感另外我感觉假期有机会外出旅游也是一个放松身心的好方法,教师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另外几个教授讲的也不错,有些观点值得借鉴,比如王小英的有效教学中提到听完公开课后可以出5分钟的测试题,用来检验课堂的有效性,这个可以试用;王廷波老师讲的附属小学的教学楼的设计及理念,让我们大开眼界,要不是早已过了天空行马、任意东西的年龄,真想留在那里工作几年,感受一些先进的理念 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一点感受颇深,那就是师范类大学与中小学联手,能达到双方互利共赢首先是附属中小学办学理念先进、科学,起点高,因为附属中小学的校长,一般都是从大学教育系的专家中,选取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去做。
其次是专家的引领非常有利于教师进修以及专业成长那里的中小学教师有很多硕士还有博士,附属中学的教师去东北师大进修,当然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其他的要容易得多另外,因为有大学做平台,附属中小学的教师也经常有机会由国际接轨,他们每隔一年就有一次去日本学习时间的机会对于东北师大 刘晓明教授做了两场报告,一是《中小学生的发展特征与教育》二是《教师健康心态与心理调试》第一场报告因为坐得比较靠后,刘老师声音又很小听得不甚清楚,幸而有课件才能感知刘老师的思路,从小学到高中,从身体发展、社会发展到心理发展,刘老师都分析得非常透彻,也让我们理解了学生的一些行为与心理特点的关系第二天的报告,我在最前面找了个位子,这次听得很清楚教师心理健康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教师的情绪是学生心灵的天空,要想给学生一方蓝天没有健康心态的教师是不可能做到的刘老师对教师心理问题的现实困境分析的很透彻:排在第一位的是过强的考试压力刘老师说一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