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营管理】3道德与社会责任.doc
15页第三章道德与社会责任道徳和社会责任从根本上讲,是关于在漫长的岁丿J中社会关系特性的概念道徳是维系这种社会关系 和秩序最基本、最重耍的规范z—新一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上台后,联合国的工作重点发牛了较大的变 化鉴于全球化的脆弱性和国际间越拉越大的羌距,鉴于国家内部的羌距也在拉大以及财富的分配不公和 不平等,特别是鉴于某些企业不合理的发展对世界安全和牛态环境带来巨大威胁,安南向国际商界领袖提 出了挑战,呼吁企业约束自己自私的牟利行为,并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1999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世 界经济论坛上,安南提出了“全球协议”,并于2000年7月在联合国总部正式启动近些年來,组组道徳 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连《财富》和《福布斯》这样的商业杂志在企业排名评比时都加上了 “社会责任”标 准随着社会生产力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为社会及广人消费者提供日益丰富的产品,为社会做出H益 巨大的贡献同时,某些企业为追逐利润最人化,严垂损害广人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违背法律与道徳原 贝农美日股票市场的丹闻、意人利工商界与政府间的腐败交易、新技术带來的可能性和影响、不同文化之 间口益加强的相互作用等一起把工商业的道徳和社会责任问题推向了最前沿,道徳与社会责任成为管理学 研究的新课题。
认证系列:高级职业经理资格认证、人力资源总监、营销经理、品质经理、生产经理、物流经理、项目经理、企业培训师、酒店经理、市场总监、财务总监、营销策划师等认证颁发双证:通用高级经理资格证书+MBA高等教育研修结业证书(含2年全套学籍档案)证书说明:证书全国通用、国际互认、电子注册,是提干、求职、晋级、移民的有效依据学习期限:3个月(允许工作经验丰富学员提前毕业)收费标准:全部学费W 元 学校网站:WWW. mhjy・ net 报名:0451-88723232 咨询邮箱:xchy007@163・ com 颁证单位:中国经济管理大学 承办单位:中国教育培训网 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全国招生函授教育颁发双证权威有效美华沦运www.mhJ/Bnet职业经理MBA整套实战教程千本好书 免费 下载网址 www. mh jy. net第一节道徳与道徳决策一、道徳(一)道徳规范体系道徳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这些规则或原则旨在帮助人们判断某种行为是正确的 或错误的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不可能摆脱社会而独立存在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社会组织或个人都必 然要与其他组织或个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他们之I'可也都有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
为了消除冲 突,缓解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除了法律法规以外,就必须要有某些道德准则來调整人们的行为, 这些道徳准则就构成了道徳规范体系道徳规范体系-•般由核心的道徳价值取向,基本的道徳原则,重要 的道徳规范,最本质、最普遍的道徳范畴,以及山此产牛的各个特殊领域的道徳要求组成不同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人类认识程度及由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决定的道徳关系不同,因而就产 生了适应不同时代、烙有这个时代内容和社会性质特征的道徳规范体系从整个社会來看,大家比较一致 的看法和表述是,现阶段占社会主导地位的先进的社会道徳规范体系应包括:一个道徳核心——为人民服 务;一个基本原则一一集体主义;四个主要道徳规范——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两个特殊行 为领域的道徳要求——社会公徳、职业道徳现阶段常讲的,用于指导和影响人们道徳行为的重要道徳范畴主要有:1. 善恶善是指某一行为或事件符合一定社会道徳原则和规范的要求;恶是指某一行为或事件不符合 一定社会道德原则利规范的要求这一道德范畴要求人们在采取行动、追求目标时首先要心存善恶观念, 要做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活动2. 义务义务是指在现实社会关系中,依据一定道德原则和耍求,口己对他人、对社会负有一定的使 命、职责或任务。
任何个人或企业组织在同他人及其社会组织的交往中,不管口己是否意识到,总是客观 存在着某种要尽的义务,因而应当采取应有的行动来履行这些使命、职责利任务3. 良心良心是指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徳责任和口我评价能力,是--种 人们自觉意识到、并隐藏于内心的使命、职责和任务,是人们的道徳意识、道徳观念、道徳情感、道徳信 念和道德意志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道德范畴要求我们,耍通过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培养和唤 醍道德良心,自觉意识和主动承担道德义务4. 公正公正是指主体在处理调节人际关系和社会实践中不偏不倚、公平、公正这一道徳范畴要求 我们,在发展机会上公平竞争,在权利行使、义务担当和报酬获取上对称平等,在奖惩与功过评价上客观 公平5. 诚信诚信是指主体在处理调节人际关系和社会实践中要诚实守信,即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 事求是,信守合同,信守诺言,忠于职守,知错就改,合法经营,公平竟争而不是采取弄虚作假、谎报 欺诈、隐瞒真相等不正当手段6. 勤奋勤奋是指主体在劳动中通过认真工作,勤勤恳恳,不断口我勉励、努力苦干,以履行对他人 和社会的义务只有通过自强不息的奋斗,才能获取荣誉、幸福和成功。
二) 道德的功能道徳在对人们口身牛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道德的调节功能道德具有通过评价等方式來指导和纠止人们的行为和活动,以达到协调人际关系、 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即道德有调节功能人们交往中的一切关系和活动都是道德调节的范围,它可以依 靠其人多数成员的评价性看法和倾向性态度,对社会道徳现象进行褒贬评价,以调节人们的行为,此即为 社会舆论调节;它也可以依靠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积累起来的道徳经验和所形成的社会风尚,对人 们的行为进行约朿和规范,此即为传统习惯调节:另外,还可以通过道徳教育和修养,将外在的道徳规范 内化为人们内心的道徳信念和良心,使人们能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行事,以此來调节人们的行为,此为内心 信念调节2. 道徳的教冇功能道徳可以通过评价、命令、指导、示范等方式和途径,运用塑造理想人格、榜样 等手段,来培养人们的道徳信念、道徳情感和道徳品质,即道徳冇教育功能因此,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徳 要求,对人们进行系统的道徳教育,使具形成相应的道徳认知;另外,耍加强人们的道徳修养,唤起人们 完善自我、完善社会的热情,使其自觉将外在的道德知识变为内在的道德信念3•道德的激励功能。
道德具有激发人们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人们口我肯定、口我发展、口我 完善的功能在社会生活中,道徳不仅包括人们“现有”的行为规范,也包含人们“应有”的行为规范"应有”的行为规范一般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人们为了获取社会的认同、成就和荣誉,实现口己 的道德理想,一定会按照“应冇”的道德规范行事因此,道德引导和激发人们参与社会的主动性和积极 性,即道德有激励功能三) 道徳评价人们的行为和活动是否符合当时的道德范畴?如何才能使人们的行为和活动符合当时的道德范畴? 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道德评价道德评价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利用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等手段,对口身或其他 个体和群体已经发生的行为,以及其他道徳现象所作的善恶价值判断由此可以看出,道徳评价是以人的 行为为评价对彖,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等为评价手段的在道徳评价过程中,当某种行为符合-•定社会道徳原则和规范要求时,行为者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赞 扬,内心感到愉快和满足,其行为不仅被广为传播,而且被广泛效仿反之,当某种行为违背一定社会道 德原则和规范耍求时,行为者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内心感到不安和口责,从而使其行为受到约束和 控制。
故道徳评价对人们的行为和品质起着重要的裁判作用只有通过道徳评价,才能使人们养成高度的 道徳责任感,激发人们的道徳义务、良心,才能增强人们道徳修养的口觉性只有通过道徳评价,人们才 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从而肯定善行,坚持善行,否定恶行,消除恶行 道徳评价的过程就是人们推行、宣传、灌输道徳原则和规范的过程,也是人们接受一定道徳要求的过程, 是道徳发挥功能的重要途径;道徳评价越正确和越广泛,道徳功能的发挥就越充分,道徳对社会的作用就 越有力离开了道徳评价,道徳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要进行道徳评价,首先必须明确道徳评价的目的根据道徳评价的含义可知,道徳评价的目的在于判 断人们的行为是否符介道徳范畴,尤其在于判断人们行为的善恶如何才能对一个人的行为作出善恶判断呢?还必须进一步明确道徳评价的依据在道徳实践中,任何 正常人的行为都是在动机支配下做出的,同时任何行为都会产牛一定的后果所以,在评价人们行为的善 恶时,一般來说,既要考虑行为动机的善恶,又要考虑行为结果的善恶,要联系动机看效果,透过效果看 动机,要把动机和效果有机地结合起來,作为道德评价的依据,而不能只考虑动机,或只考虑结果,作出 单方面的判断。
二、管理与道德管理的目的是说组织达到预立的目标,管理的精髄是沟通与协调,调动人的积极性而道徳内化为人 的行为,具有协调、激励、教育的功能因此,对管理來说,道徳是其内在的要求,研究道徳可以使管理 理论更好地指导人们的行为,服务于管理实践一) 管理必须注重道德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并不是简单地用各种规章制度对被管理者进行捆绑和约 朿管理工作在考虑物质条件的同时,还必须注意人的精神因素也就是说,管理工作应该创造一个适宜 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气氛,让人们的聪明才智、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实现,保持吐盛的 进取心及鬲昂的士气这种适宜的环境,不仅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 环境,还包括道德环境,即组织中人们的道德风尚的培养、道德伦理关系的建立以及人们的思想觉悟、精 神状态、道徳品质、道徳心理、道德信念、道徳舆论等所以,从另一方面来说,管理工作不仅要与政治 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相适应,而且耍有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二) 管理主体决定组织道德环境作为管理的主体,管理人员木身索质的高低对被管理者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管理者的道德信条、道德 风范、道徳实践,对英追随者及下属会产半导向作用、潜移默化作用和同化作用。
管理者的言传身教、以 身作则,nJ以促进组织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发展管理者代表着一种素质层次和境界,荘中最重要的素 质之一就是道德素质如果一个人道德素质低下,地位越高,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所以,作为管理主休 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徳风范三) 道徳是重要的管理手段在管理工作中,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如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政治手段,还可以运用道德 手段从道徳功能可以看出,道徳有调节、教育和激励的作用,它木身就是一种管理的手段一个组织可 以用一定的道德标准、价值尺度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用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作为自己行动的纲领例 如,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人们制定出了各种公约、民约;在各个行业中形成了相应的职业道徳规范等道徳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政治手段等相比,冇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从其作用方式和效果 看,法律、行政、政治、经济手段是一种强制性手段,尽管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但毕竟是一种外在力量, 它往往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这在效果上可能造成一种“暂时效应”一旦组织运行出现“障碍”,已 经建立起来的新秩序仍然有被冲破的危险而道德是以良心、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等形式,规范着人们的 行为,通过教育,逐步使人们从内心体验什么是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从而把道徳原则变成自身 信念,口觉抵制各种负效应,从而达到行为合理化的“持久效应”。
而口,从调节范围上看,道德手段比 法律等手段触及的领域更广四) 道德能调节组织内部关系道徳是使规章制度运行并发挥作用的润滑剂规章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它能否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