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职教育条件下教员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研究-教员队伍能力素质模型.docx
3页任职教育条件下教员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研究|教员队伍能力素质模型 摘 摘要: 任职教育是集职业教育、专才教育、能力教育、随机教育等为一体的军事教育,为了适应这种教育模式的转变,担任任职教育的教员就要改变以往学历教育中的传统观念,全面优化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结构�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员;知识;能力;素质 �� 一、任职教育的内涵� 军队院校的任职教育就是指“为使受教育者适应岗位职务以及逐级晋升而进行的专业教育”就其内涵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任职教育是一种面向国防的职业教育� 任职教育与职业教育虽然有共同之处,但是两者是不同的,不能完全吻合任职教育中的“职”不是“职业”而是军队岗位“职务”、“职责”军队作为国防力量的主体,是一个特定的利益集团,这就决定了军人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尤其是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他们负有特殊的使命因此,军人为履行岗位职责所接受的教育必然带有其他职业所不具备的个性特征� (二)任职教育是一种面向岗位的专才教育� 任职教育对象的教育生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学历教育阶段,主要是学习基础性科学知识、陶冶公民意识、健全人格养成以及培养一些非专业性的实践能力,使其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并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而岗位任职教育面对的是特定的工作岗位,具有很强的专一性,所以任职教育是建立在学历教育基础上的一种深加工,是一种培养岗位任职能力的专才教育� (三)任职教育是一种面向职责的能力教育� 所谓任职,通俗地说就是能够胜任特定的职务,要求任职者能够很好地履行岗位职责,能够有效解决职责范围内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显然,这是需要能力的知识再丰富,素质再全面,不解决实际问题,只能是潜在的资源,而不是现实的动力为此,岗位任职教育虽然也注重知识的传授、素质的蓄积,但更看重的是任职能力的生成与应用� (四)岗位任职教育是一种面向需求的随机教育�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的作战理论、新的武器装备以及新的保障方式都将应势而生战争样式的不确定性和军队建设的发展使得军队在不同时期的工作岗位会有所不同,同一岗位在不同的战备状态下和在军队的不同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职责诉求因此,岗位任职教育必然以岗位任职需求的不断变化为转移,在随机应变中不断地调整自身,以使每一个军官(或士官)在他们需要的时候,都能接受必要的培训� 二、任职教育条件下教员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鉴于以上任职教育的内涵,为了适应任职教育的需求,教员必须要具备更加完善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改变学历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培养和知识应用的传统观念,使教员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既能担任教学,也能担任专业技术工作� (一)任职教育条件下教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既然任职教育同时具备了职业教育、专才教育、能力教育以及随机教育等多种教育模式的特色,那么单一的知识结构必然不能满足其教学的需要,所以教员必须要具备复合的知识结构� 1.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指作为教员必备的常规性前提性知识,包括大学本科程度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一般社会知识、大学外语、大学数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等工具性知识等这种知识是任何一位军校教员都应基本具备的基础知识既是教员胜任任职教育工作必要的文化知识,同时也是任职教员继续学习,接受终身教育的基础� 2.专业知识� 本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是教员的“立身之本”,包括本技术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本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对本技术领域前沿问题的了解、对本技术领域技术应用情况与发展趋势的了解,等等;没有精通的专业知识,教员就无法顺利从事教学,也就不能够胜任任职教育工作� 3.相关知识� 所谓相关知识,是指与本专业技术领域相关或交叉的科学知识。
包括对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新兴学科的了解,对边缘交叉学科的了解等等任职教育是学历教育基础上的扩展教育,在满足岗位任职需求的基础上,要尽量扩展学员的思维以及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都需要相关知识作为强大的后盾来支撑� 4. 教育科学知识� 教育科学知识是教员的“傍身之木”,包括军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技术教育科研方法等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任职条件下的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传承的活动,更表现为一种军事科学的研究活动,一种军事实践的操作活动以及一种教学过程中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所以在任职教育条件下,教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深厚的教育科学知识,这是任职教育教员的“傍身之木”� 在教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中,基础知识是必要的前提,专业知识是重心所在,相关知识是有力支撑,而教育科学知识则是激发潜能的磁石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二)任职教育条件下教员应具备的能力结构� 能力是任职教育条件下教员胜任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教员的能力结构应着眼于任职教育的需要,围绕教学实践,突出实际操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来看任职教育条件下,教员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教学能力� (1)教学实施能力� 教学实施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资料的选择与利用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实践教学组织能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等。
� (2)教学开发能力� 教学开发能力包括: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教学资料设计与制作能力、新技术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能力、课程评价与改进能力等等� 2.教研与科研能力� (1)教研能力� 教研能力包括: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能力、教育教学论文与著作的撰写能力、专业课程的探索改革能力、任职教育的研究能力等等� (2)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包括:学术与科研课题的研究能力、学术论文与著作的撰写能力、学科专业领域的研究能力等等� 3.专业实践能力� 专业实践能力包括:专业设备的操作与指导能力、军事训练的组织与指挥能力、解决或指导部队专业训练(演习)的能力等等� 4.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包括:训法、技术、理论等各个方面的改进、创新,甚至是打破原有模式的全新创造能力� 5.持续发展能力� 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工具(外语、数学、计算机及网络等等)的运用能力、信息运用能力(获取、选择、利用)、学习能力(获取、理解、运用新知识的能力)、自我反思的能力等等� (三)任职教育条件下教员应具备的素质结构� 1.基础素质� 基础素质包括:热爱国防教育事业、健康身心、正直人格、高度的责任感、敬业精神、强烈的求知愿望、科学的思维习惯等等。
� 2.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包括:理解并积极研究任职教育、对学员充满热情、具有创新精神、对与本专业有关的军事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变化高度敏感、有教育质量意识等等� 3.相关素质� 相关素质包括:自觉遵守军事职业与教育规范、对军事变革与政策高度敏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等等 对任职教育条件下教员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不是单一分离的,而是三位一体,统合发展的只有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任职要求(见图1),才能成为任职教育教员在职培训的目标 �� [参考文献]� [1]屠恒章.军事任职教育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2]周华丽. 试论高职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目标与途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7)� [3]张连盈.军校教育评估[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 [4]李春华.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