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盟军与敌军(下)美国新军事革命分析(十一).doc
7页盟军与敌军〔下〕美国新军事革命分析〔十一〕 上期文章中,笔者大致盘点了美国的英、法、加、澳几个盟国,另外还分析了美国军事体系的高端性和完好性对全球军事格局的深远影响,在这期我们继续谈谈美军的其它盟军以及他们的对手们纷繁复杂的欧洲盟国英、法、加、澳之外,比拟值得关注的美国盟友还有不少,欧洲国家是其中的主体,在盘点这些美国的盟国时我们主要看两个因素,一个是政治意愿,一个是军事才能比方说荷兰,这个国家就政治上是高度亲美的,当然这也毫不奇怪,因为它近代以来曾被英国打击,被法国入侵,进入20世纪后更是先后两次被德国破坏中立地位,由此荷兰人彻底认清了形势周边的欧洲列强都是靠不住的,大洋此岸来的美国大兵反而是最平安的伙伴,当美军开进时,荷兰城镇人山人海的欢送队伍是发自内心的情况类似的还有挪威、丹麦及比利时等国不过比利时和法国有更深的渊源,战后这些国家一直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和美国保持着高度一致,上世纪70年代末这四国一起批量采购了F-16战斗机,成为这种战斗机最早的客户,而且先后的采购总数着实不少荷兰102架,丹麦78架,比利时60架,挪威72架,也就是说这四个国家的F16机队加起来有312架之多。
由于国家兴旺,军费充裕,这些国家虽然小,但是武器装备都相领先进,训练也充足,因此军队的素质是比拟高的如在1999年空袭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中,荷兰空军不止积极参加了作战行动,其F-16战斗机还获得了击落敌机的战绩,当然荷兰不止有F-16,AH-64D武装直升机也有近30架作为当年的海洋霸主,富有海洋传统的荷兰海军也是小而精,这个2000万人口的国家拥有2艘1.4万吨以上的大型两栖船坞登陆舰和4艘装备相控阵雷达的6000吨级七省级护卫舰等新锐舰艇,实力不容小觑总之,这几个欧洲小国经常以其小而精的武装力量参与美军的全球行动,虽然实力不算雄厚,但战力不能无视,如在打击卡扎菲政权的战争中,仅仅是丹麦空军就在头几个月的时间里投掷了近500枚准确制导弹药,相当可观 当然相较于西北欧这几个兴旺富裕的小国,南欧的几个国家在军事实力上更强一些首先意大利不用说,一直都是列强之一虽然很多时候可以认为是最窝囊的列强,但就实力根底而言毕竟是那些小国不能比的,其人口到达了6000万,GDP也超过2万亿美元,这些都和英法两强差异不大,而且意大利的工业根底很好,其工业设计和制造才能颇为不俗,因此不能因为其历史上的战绩就过分轻视它。
意大利军队总兵力超过18万,陆军超过10万,装备有自己研发的公羊式和进口的豹式主战坦克,武装直升机方面有近60架自己研发的猫鼬武装直升机,虽然这种直升机就性能而言在世界专用武直中不算突出,但毕竟赢得了土耳其的军火大单,也算产生了国际影响当然意大利军队的精华一向在于海军和空军,其海军现拥有加富尔号和加里波第号航母,以及16艘驱护舰只其中包括和法国根据地平线方案结合研制的新锐护卫舰其空军装备有近50架台风战机和约70架狂风,以及数十架F-16等战机,整体作战实力还是不错的而在政治层面上,意大利其实是个很亲美的国家,大家一般都比拟关注英国和美国的特殊关系,但是不要忘了冷战时期美军第六舰队的总部就在意大利,当年美军要将北极星核导弹分散部署到欧洲盟国时,法国坚决反对,而同意的国家里除了铁杆英国,被保护的德国外,就是意大利,当时是把意大利的加里波第号巡洋舰的舰尾进展了改装,可以储存、起竖和发射这种核导弹科索沃战争和利比亚战争期间,北约就很依赖意大利提供的空军基地因此意大利属于一个默默奉献很少闹腾的忠实盟军而意大利西面的西班牙是个从弗朗哥专制统治时期就非常亲美的国家,很多读者可能还记得那次著名的断箭事故1965年搭载氢弹的美军B一52战略轰炸机在西班牙某地的上空进展空中加油时,和一架K-135加油机相撞并坠毁,遗失的4枚氢弹美国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回。
要知道,当时西班牙甚至还没有参加北约,但已经为美军提供了重要的军事基地,并听任美军携带核弹的飞机在自己领空做战备飞行,这种关系显然很不一般不过西班牙在西方世界里位置稍显另类,一方面它的兴旺程度比起西北欧等高度兴旺的老牌富国要逊色很多,另一方面它是在摆脱了弗朗哥专制统治后才在1982年参加北约,并逐步被西方接纳加之其独特的文化,西班牙一般很少采取主动的对外军事战略,而只是在某些问题上被动配合美国的军事需要当然这种配合也不是无条件的,1986年美军施行黄金峡谷行动时,因为法国和西班牙都不开放领空,美军的F-111机群不得不沿大西洋一路南下从直布罗陀才绕道进入地中海,大大增加了任务难度 接下来要说的是两个北约里的地区性军事强国:希腊和土耳其这两个国家经济上并不突出,8000万人口的土耳其以其人均产值约1万美元而拥有近8000亿美元的GDP,这个数字不错,但在北约中并不算突出但是就军事而言,土耳其却是一个地区的强者军队总数到达了50多万,其中陆军有40多万,坦克4500多辆,空军拥有包括213架F-16和126架F-4在内的庞大阵容,甚至还采购了4架波音公司的预警机而希腊的军力也可圈可点,其空军拥有160多架F-16系列的战斗机和40多架幻影2000,这大大超出了与其3000亿美元GDP相称的规模。
这两个地区军事强国的出现不是因为其它什么外敌,而是在于两国几百年来因为奥斯曼帝国的征服以及塞浦路斯问题而积攒下来的刻骨仇恨在冷战时期,美国就在小心翼翼地调解两国关系,尽力让他们为了对抗苏东阵营而出力,而不是互相掐架因此即使不考虑其它情况,而仅仅只是这种互相角力的状况,就决定了这两国的庞大军力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为美军的全球行动提供什么支持,它们对美国更大的价值在于其地理位置,如土耳其东部的英契尔利克空军基地对于美军在中东的军事行动就助益良多,而土耳其对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控制对于遏制俄罗斯在黑海方向的力量也有很大价值很多人可能会奇怪我一直没提到德国,德国就经济而言是欧洲第一强国,拥有兴旺的工业,但它在美军的全球布图上的位置是比拟暖昧的,一方面是因为在政治上虽然德国不可讳言是比拟亲美的国家,二战后美国对德国的保护和改造,以及长期并肩对抗来自东方威胁所结下的战友友谊都是很实在的,但德国也是一个被战争打怕的国家,他们本能地回避任何会导致战争和通货膨胀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德国人常常以国内的法律为借口推脱掉出兵海外的任务,同时基于某种民族心理的落差,德国人对美国在全球的强势地位也是心理百昧杂陈加之冷战后德国逐渐倾向于左派政治道路,和新保守主义的美国分歧日益显现,因此德国对于美国的全球战略时不时也喜欢阻挠一下。
以2022年法国和德国联手阻挠美国在伊拉克的动武为标志,证明德国并不会事事都追随美国人的脚步,而美国也愤怒且略带鄙视地将法国、德国和比利时等几个反对的国家称之为老欧洲另一方面,德国在军事才能上能为美军提供的帮助也确实有限,德国在冷战时期的建军重点是地面的装甲力量和战术空军,是要作为炮灰顶住第一波苏联的钢铁洪流冷战后,这个任务想定已经不复存在,而更多的任务需要的是远间隔 投送才能,更灵敏的力量架构,更好的信息化才能,更精干和可部署的职业化军人,这时候德军的那种以义务兵为主体的重装甲部队日 本文由论文联盟搜集整理 益脱离现实在阿富汗战争中,德军也只是在战局已定后,被美国分配了一块防区,在地面和塔利班周旋,而且据说实战表现问题多多因此假如德国不对其国防战略做大的调整,对军事建立投入更多的资源,那么即使不考虑政治因素,德军对于美军的价值也不会很大 最后说说东欧国家,这些国家的国力军力都较弱,只有波兰相对突出一些,3000Z人口和5000多亿美元的GDP,可以支撑起一支可用的军事力量了,因此波兰在2022年就进口了48架F-16战机,加上原有的米格29等战机,空中力量已经初具规模不过东欧的其它国家就没这么乐观了,这些国家实力都太弱小,几乎无法采购任何先进的大型作战平台和系统,而只能维持一只根本的陆军力量。
如就国家规模而言仅次于波兰的罗马尼亚,也长期无法更新武器装备,现役的主力仍然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T-55-坦克、米格21战斗机等装备,在现代战争中聊胜于无不过虽然军力有限,但这些国家对于配合美军还算比拟热心,因此在伊拉克战争时期被美国称为新欧洲将来,由于要承受来自俄罗斯的压力以及对欧洲几个老牌强国的不信任,东欧国家会继续保持其亲美的倾向,不过由于其实力有限,其能起的作用主要在于非战争或低烈度冲突状态的治安性任务,不过这也能让美军解放出很多的人力进展其它更高难度的军事行动 东方的盟军 除了在欧洲有数量众多的盟军,美军在东亚地区的盟军也实力不俗,但是详细情况和欧洲有很大差异首先最重要的一个差异就是,美国在欧洲指导的是一个集体防务体系,虽然美国独大,但仍然是相对对等的,美国受到武力威胁一样可以要求北约盟国出兵协助,而且这个体系不单纯只是防御性的,它从组织到理念都不排挤对外部动武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欧洲盟军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乃至利比亚战争中都表现活泼而东亚地区就不同了,就战略层面而言,首先美国和这里的国家都是双边军事同盟关系,并不存在集体防卫的条约,其次这些军事同盟根本都是防御性质的,如美日同盟的主旨就是在冷战时期以军事保护奉行?和平宪法?的日本免遭苏联的入侵,美韩同盟那么是完全围绕着军事对抗朝鲜为目的构建的,至于美国和中国台湾的军事盟友关系,那么限于政治上的约束而退到台下并主要以军售方式表达。
更重要的是,这些同盟是单向的,也就是美国对这些国家提供保护,而这些国家并没有义务反过来保障美国的军事平安 而就军事才能方面来看,冷战时期日韩两国的军备建立长期围绕着配合美军在本国外乡抵御来自苏联和朝鲜的进攻来进展,这种兵力构造根本不适应在海外的作战因此在冷战后的历次美军在全球的作战行动中,东亚这些盟友都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不管是日本还是韩国,都最多只是派遣一些辅助性的力量进展补给和巡逻等任务,或者是少量军事力量配置在较为平安的前方区域帮助维持治安和帮助重建不过在将来这个场面可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首先是日韩的军事力量得到了长足的开展,尤其是韩国进步更加明显,继装备了F-16K和F-15K战机以及波音的E-737预警机之后,将来韩国还将采购和装备最新的隐身战机F-35,将来韩国军队的远间隔 投送才能和多任务才能会有一个更大的进步同时,由于苏联威胁的消失和在力量比照上日益被动,日韩都开场有了更平安的周边环境,因此也就可以将力量专注于其它威胁那么从如今来看,对于日韩来说,日益受到关注的外部军事压力就来自中国,加之这两国都和中国有海域及岛礁的争端,将来这两国在军事战略上会逐渐倾向于将中国作为主要潜在敌手而建立军力。
而美国为了以最低的代价来应对中国的军力崛起,抛出了空海一体战理论,这个理论除了充分结合和发挥美国海空军力量之外,对于前沿盟国基地及其军队的作用也予以了充分的考虑尤其是信息技术时代,日韩这些前沿阵地的传感器网,结合进美军的整体的传感器网和战场信息系统后,具有非常宏大的军事价值因此将来虽然日本和韩国以及暗中的台湾的地理位置不会动,以防御为主的军事战略不会有大的变化,但是通过结合进美国的空海一体战战略,将会越来越具有进攻性,这是中国将来军事战略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至于东南亚国家根本很难称之为美国的盟军,虽然美国在这里有比方说和泰国长期的同盟关系或者曾经殖民统治菲律宾这样的历史渊源,但就军事而言,不管是泰国还是菲律宾都不会在军事上对美军的行动有什么助力,事实上很可能美军会尽力撇开这些落后和笨拙的队友以免干扰自己的军事行动,这些国家真正的作用仍然就是其基地,不管是泰国的乌塔堡空军基地还是菲律宾的苏比克海军基地,假如能获得使用权,都将大大便利美军的行动 对手和敌人 说到美军的对手,我们将之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政治层面上既非美国的敌国,同时也不是美国的盟友,但将来有潜在冲突的可能第二类就是同美国保持敌对关系的国家,这两类国家各自有其鲜明特色。
第一类国家首先自然是中国和俄罗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