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阳****
  • 文档编号:245079657
  • 上传时间:2022-01-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概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英文:Molotov–RibbentropPact,又称苏德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斯大林条约)是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一份秘密协议苏方代表为莫洛托夫,德方代表为里宾特洛甫该条约划分了苏德双方在东欧地区的势力范围这个条约造成日后苏德对波兰的侵略,苏联为了应对来自西线的可能的战争威胁、争取备战的时间,于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间,以保卫“西部边界安全”为目的,在东欧建立的战争防备缓冲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英法等国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引的必然结果,条约的签署为苏联争取了更多时间备战,但也使波兰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背景十月革命及苏联建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以英国、法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苏联的矛盾激化到20世纪30年代末,英、法的主要战略对手是苏联,而在东欧地区的问题上又与纳粹德国发生冲突而纳粹德国向来仇视共产主义,要向苏联采取军事行动,也必须经过东欧。

      对苏联而言,英、法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冲突显而易见,而纳粹德国的崛起更是直接威胁到苏联的国防安全故此,西方、德国与苏联三方之间的博奕与斗争便开始了阿道夫·希特勒一面声称要消灭社会主义苏联,一面又加紧准备向西方侵略扩张面对德国咄咄逼人之势,英、法一味退让,推行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流”1938年9月29日《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而斯大林为了保护苏联的安全及利益,决定放弃与英、法共同对抗纳粹德国,反而与之保持表面上的友好关系,一方面保护自己在东欧的利益,另一方面争取时间及空间应对纳粹德国在日后可能进行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希特勒为了执行1939年4月3日制定的闪击波兰的“白色方案”,避免过早地与苏联发生冲突,陷入两线作战的困难境地,所以也愿意与苏联签订非战条约▲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主要内容1.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2.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3.缔约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4.双方以和平方式解决缔约国间的一切争端5.条约有效期为10年6.秘密附属议定书。

      其中规定:双方以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立陶宛北部边界、波兰的那累夫河、维斯瓦河和散河为分界线同时,德国还默许了苏联在比萨拉比亚的利益二战初期苏联建立的“东方战线”,大体上就是根据这个边界完成的这个条约的签订使当时欧洲局势顿时明朗化▲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性质1.“革命妥协”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打破帝国主义包围,粉碎帝国主义阴谋的革命妥协”,“它与列宁主义的外交原则:既考虑苏联的国家利益又考虑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利益是不相违背的”(刘士田《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布列斯特条约比较》)2.“绥靖”说苏联与德国缔结条约是真正的祸水西引,实行了比英法更甚的绥靖政策”(帅桥昌《又一种绥靖》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85年12期第47页);《苏德不不侵犯条约》“同《慕尼黑协定》的区别仅仅在于,英、法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和自身利益,而苏联得以强行恢复了1913年的俄罗斯帝国疆界”(沈志恩《1939~1941年苏德关系剖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慕尼黑协定》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欧洲大战前夕绥靖政策的典型表现,或者说苏德条约是继英法之后苏联掀起的又一个绥靖高潮”(孙红旗《苏联与绥靖政策》)。

      3.“分赃”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一桩大国之间带有分赃性质的秘密交易”(徐炽庆《从列宁的对外政策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江西师大学报)1984年第4期);《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一份地地道道的大国宰割小国的预分赃合同”(陈海燕《从布列斯特到莫斯科──综论战前苏德关系》)4.“同盟”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成了事实上的同盟条约”(王斯德《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九三九·八)》)▲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价1.“有利”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不仅打破了英德勾结起来反对苏联存在的企图,而且打破了德日法西斯的反苏联盟约和战线,使苏军在军事上避免了两线作战”(李安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再研究》)2.“利大于弊”说我们既要看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积极作用,又要如实地分析客观存它的消极后果但是两相比较,权衡利弊得失,尽管条约给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以及苏联本身曾经暂带来一些消极的后果,但积极的作用是根本的,主导的”(高明振《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几点看法》,《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4期)3.“弊大于利”说条约弊大于利、过大于功,尽管条约为苏联赢得了一年多的备战时间,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它由此带来的后果也是严重的。

      如“客观上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大大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威信”,“给国际共运造成了分裂,损害了各国共产党的威信,破坏了开始形成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使自己丧失警惕,使苏联在卫国战争初期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损失”(薛龙根《过大于功弊大于利──也谈苏德条约》4.“不利”说条约消极作用很大,理由是:“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苏联的手脚,不利于充分利用帝国主义矛盾,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推迟世界大战的爆发”模糊了苏联和世界人民的认识,不利于推动世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王斯德《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九三九·八)》)▲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消极影响首先,它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设置了障碍,促使法西斯德国加速发动战争条约的签订,表明苏联在外交战略上发生重大的变化,希特勒上台以后,苏联就致力于建立集体安全体系,为了遏制法西斯侵略,它曾一再争取和英法联合,结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然而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祸水东引”使苏联面临遭受孤立的危险,苏联为了自身安全开始调整外交政策,做两手打算正是在三国谈判的关键时刻,由于希特勒的插手,使苏联迅速转向德国,这使反法西斯统一战线面临巨大困难条约签订后西方民主国家更加敌视苏联,直到苏德战争爆发前他们都认为苏联和德国一样都是侵略者。

      条约的签订使欧洲力量对比即刻发生有利于德国的变化,它解除了德国两线作战的威胁,促进它下决心按原计划进犯波兰,而后德国又放心地去进攻法国,避免了两线作战所以《苏德互不侵略条约》的签订在客观上为德国侵略提供了保证其次,条约的签订也使苏联自食其果,最终成为条约的受害者由于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联始终对德国抱有幻想而放松了警惕,英法的警告未引起斯大林足够的重视,斯大林甚至认为“英国报纸上出现关于苏德之间将发生战争的谣言是荒谬的,是反苏反德力量的笨拙的宣传伎俩”苏联对德国的突然袭击缺乏思想准备,以致战争初期苏联防线被迅速突破,造成军事经济上的重大损失所谓“东方战线”的建立,是大国沙文主义的体现,极大地损害了西邻小国的民族感情,国家主权独立地位的丧失使他们极端仇视苏联战争爆发后这些国家不仅没有成为反德防线,反而毫不犹豫地同德国站在一起攻击苏联,成为希特勒侵略苏联的前哨阵地东方战线”的建立实际上把这些国家推向了法西斯一边另外,该条约遗留下严重的历史后果苏德战争爆发后,该条约自动废除,但是它的影响延续了几十年,战后波兰和在建立“东方战线”时被占领的其他国家要求归还领土主权的要求屡遭苏联拒绝,这些领土纠纷给苏联留下无穷后患,成为苏联民族矛盾的一个焦点。

      第 6 页 共 6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