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安徽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及答案.docx
12页2024年安徽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错误主要是否定了教育的()A.继承性B.社会性C.永恒性D.独立性 2.重大成功时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等情绪状态属于A.心境B.应激C.激情D.热情 3.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矛盾,并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明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 4.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规定,农村成人教育的重点是()A.扫除青壮年文盲和职业人才培训 B.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C.加强农业知识的教育和实用技术的培训 D.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 5.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 )A.次要作用B.协调作用C.重要作用D.主导作用 6.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 )A.连续性、广延性B.长期性、间接性C.主体性、示范性D.复杂性、创造性 8.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是( )A.小组活动B.集会活动C.个人活动D.文体活动 9.集体舆论是指( )A.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 B.班主任所提倡的言论和意见 C.集体中所有人都一致同意的言论和意见 D.集体中优秀分子的言论和意见 10.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娶卵学制C.壬子要丑学制D.壬成学制 11.了解智力活动的动作结构,明确活动的方向是智力技能形成哪一阶段的特点( )A.原型定向B.操作定向C.原型内化D.原型启发 12.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所谓个别教育是指( )A.班集体中优秀生的个别教育 B.班集体中后进生的转化教育 C.既包括优秀生的个别教育,也包括后进生的转化教育 D.全班学生的教育 13.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是教育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的?()A.程序编排的原则B.激发动机的原则C.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D.结构主义的原则 14.我国现代学制确立和发展中所沿用的基本类型是()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分支学制D.多轨学制 15.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对课程进行这种划分的角度是( )A.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B.课程管理制度C.课程的组织核心D.课程的存在形式 1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与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7.《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A.昆体良B.赫尔巴特C.洛克D.福禄贝尔 18.教育是一种( )A.生物现象B.自然现象C.社会现象D.心理现象 19.下列不属于青少年人际交往基本原则的是A.实事求是原则B.互相接纳原则C.社会交往原则D.维护自尊原则 20.教育起源于无意识模仿的观点属于教育的()。
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意识起源说D.神话起源说 21.人们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偶发事件能做出巧妙、恰当处理的行为称为“教育机智”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创造性B.主体性C.广延性D.间接性 22.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另一代这种功能称之为()A.教育传递—保存文化功能B.教育传播—交流文化功能C.教育选择—提升文化功能D.教育创造—更新文化功能 23.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是指( )A.竞争目标结构B.合作目标结构C.个别化目标结构D.成就结构 24.以纲要形式规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 )A.教材B.课程评价C.课程计划D.教学大纲 25.下列不属于学科课程特点的是( )A.课程内容开放,主题多元,形式多样 B.课程内容按知识的逻辑结构来选择和安排 C.重视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 D.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 二、判断题(8题)26.我国明确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须实行“六三”分段A.正确B.错误 27.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一定是优秀教师A.正确B.错误 2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A.正确B.错误 29.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A.正确B.错误 30.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高中阶段应以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为主A.正确B.错误 31.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A.正确B.错误 32.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盒提取的过程A.正确B.错误 33.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A.正确B.错误 三、填空题(2题)34.注意具有选择、保持、____的功能35.___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四、简答题(10题)36.美育的实施途径有哪些?37.意志的品质是什么?如何培养?38.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39.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40.简述情绪的定义及其功能41.进行教学评价的主要原则有哪些?42.简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示范性的特点43.简述智力的定义及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44.班主任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45.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参考答案1.B2.C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3.B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B5.D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学校作为专职教育机关,有着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科学的组织,有经验丰富、掌握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专门教育工作者6.B暂无解析7.C“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主体性、示范性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示范性指教师言行摹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8.A小组活动是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小组活动的特点是自愿组合、小型分散、灵活机动9.A暂无解析10.B王实学制是中国细方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没有实行,杂甲学制主要承量了日本的学制,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读学划明文规定教育旧的是“选君,单孔,向公,南责,内案”明显及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网”的思想另外,还规文不许男女同枝,轻视女子孩育,保现了平监民地平并建的特点11.A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原样”,了解原型的动作结构,即动作构成要素及动作次序这一阶段是智力技能形成的准备阶段,可以使学生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12.C暂无解析13.C14.A15.B从课程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校本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把课程划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从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方面可把课程划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从课程的存在形式的角度可把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16.D暂无解析17.B《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赫尔巴特昆体良的代表作为《论演说家的教育》,洛克的代表作为《教育漫话》,福禄贝尔的代表作为《人的教育》18.C暂无解析19.A青少年人际交往主要进循互相接纳、社会交往、维护自尊、情境控制等基本原则20.B21.A22.A题干所述为教育的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3.B合作目标结构是指,在团体中不同个体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24.D学科课程标准又叫教学大纲,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25.A学科课程的特点在于:它是依据知识的门类分科设置的;它是将人类活动经验加以抽象、概括、分类整理的结果;它往往是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它通常按特定知识领域内在的逻辑体系来组织故A项排除26.B我国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可以实行多种分段,既包括“六三”分段、“五四”分段,还有九年一贯制等。
27.B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1)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2)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学科专业、文化基础、教育科学等知识;(3)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教育教学的管理与组织、自我反思等能力.“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只能说明该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否达到“优秀”也未可知,其职业道德素养如何更没有体现,据此判定“一定是优秀教师”是错误的28.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29.B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30.B高中阶段应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同时要设置丰富的选修课供不同的学生选修初中阶段设置的课程才是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31.A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学制中关于学校专业的设置,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的、学制年限、入学条件等要直接受统治阶级的有关方针、政策的制约,反映统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32.A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信息的输入编码是识记过程,信息的储存时保持过程;信息的提取是再认或回忆过程33.B此说法不全面教育规律既包括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也包括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等34.调节和监督35.义务教育36.(1)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2)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3)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37.意志的品质:(1)意志的自觉性2)意志的果断性3)意志的自制性4)意志的坚韧性意志品质的培养:(1)胸怀大志,确立崇高的理想2)加强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3)从小事做起,在困难中磨炼意志4)根据意志品质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38.(1)社会实践活动2)学科活动3)科技活动4)文学艺术活动5)文娱体育活动6)社会公益劳动7)课外阅读活动39.(1)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2)可以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3)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4)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40.(1)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2)情绪的功能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适应环境的功能②调节认知活动的功能③信息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