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简述宋徽宗崇道的表现汇总.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缘***
  • 文档编号:252883310
  • 上传时间:2022-02-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4.66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简述宋徽宗崇道的表现宋真宗死后,宋徽宗继位,宋徽宗同时也继承了其前辈的思想,同样的崇拜道教,其对道教的崇拜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徽宗之所以笃信道教,这与他在年少的亲自经历的一件事密不可分,当时宋徽宗在刚刚当皇帝的时候,下无子女,其请教当时擅长医药学的道家术士刘混康教授“广嗣之法”,尽管这个方法到底效果怎样?至今已无人可知,但是相对于当时的宋徽宗而言,其在不久之后始得子嗣,还不止一个,宋徽宗的一生,子嗣众多,据统计就有几十人至此,赵佶便将刘混康等道士当作神仙,曾很多次的向道士讨要“灵丹”、“仙饵”、“镇心压惊符”等仙丹灵药,也像其前面的皇帝一样追求长生不老同时,崇道也是宋徽宗加强政权巩固的一个重要的政策之一,因此才导致他如此的崇尚道教第8页共13页、宋徽宗崇道的源起(一)北宋历代皇帝对道教的崇拜宋初,宋太祖、宋太宗亦祭祀老子和建道观,对道教著名的人物苏澄隐、马志通、张守真等人赐“先生”、“大神”称号,宋太祖在夺取政权后周时,曾利用“符命”为其制造舆论,特别是华山道士陈技,曾以此帮助他积极争取群从太祖赵匡胤即位后还组织开封城内的道士进行道教学业考察,辞去道学品行不优者,使道家的学员素质得到了显著地提升。

      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召见道徒更是频繁,同时对黄白等术颇感兴趣,在太宗统治时期,陈技、王怀隐、陈利用、赵自然、柴通玄等人均受到尊宠同时加大对道家宫观的投入,兴修了众多的道院还下诏搜寻全国道经命部下等人进行校正,删简杂重部分始得三千七百三十七卷,分别赐予每个道观在太祖和太宗皇帝的大力支持下,使五代之乱以来道教微弱的局面得以改变,道教得以恢复发展,并为它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宋真宗赵恒时,道教已经发展到很高的程度,由于宋王朝的统治已日益巩固,社会经济也比较繁荣至“演渊之盟”以后,外部的环境更加稳定,使他有更多的精力和物力来扶持道教宋真宗亲自制造了诸如天书符瑞、天神下降的奇迹,并效法唐代宗祖老子的做法认道教神仙为祖,只是因为自己姓赵不便奉老子为圣祖,所以宋真宗从道教历史中选取一位赵姓者当作圣祖,至此天神下降并赐语的故事便频繁出现,借此来维护其赵姓王朝的统治就如史料所记载的一样“来月三日,当降天书《大中祥符》①三篇,勿泄天机尤中神符五年(1012)十月,宋真宗自称梦见神人传达玉皇大帝的命令,让他等候赵家始祖的接见原来赵家始祖是远古的轩辕黄帝,名为赵玄朗同时真宗布告天下尊黄帝为“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上帝",圣母号曰“元天大圣后”。

      从此一个有名有姓的道家神仙人物、赵氏始祖产生了,公元1015年,又将玉皇大帝的圣号尊称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就此,宋真宗将道教与北宋赵家王室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在天书下降的影响下,宋真宗更加热衷于兴建宫观并制定了许多与道教有关的节日,像天庆节、天祝节、天祯节、降圣节等等,此外,他还制定了有关朝拜圣祖、玉清昭应宫、景灵宫等敬神乐章,制订道书在宋真宗的大力支持下,道教的发展在北宋出现了第一个崇道的高潮,也为接下来宋徽宗更加崇拜道教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二)宋徽宗的个人原因在元符三年(1100),宋哲宗赵煦驾崩,当时只有25岁,哲宗无子嗣,所以当时的继承人成了最大的问题,而端王赵佶是与哲宗同父异母的兄弟,最有继承权的申王有目疾不便为君,于是赵佶便被选中早在即位之前,就有方士郭天信预言他“当履天位”就此,先天不足的赵佶登上皇位后对道士和道教表现出了特别的尊重,此乃宋徽宗崇道的一个前提原因在宋徽宗在位期间,为了神化自己,赵佶极力效仿唐玄宗和他的前辈宋真宗,利用“天神下降”来神化自己,认为自己即位是一种理所应当的事情,这也是一个原因还有就是当时的政权可谓是政局危机四伏、内忧外患在内有方腊的农民起义,外有北方的金国时刻威胁着他的统治,为了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稳定人心,利用道教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所以这是造成宋徽宗如此崇道的根本原因。

      最后则是在当时一些道士和奸臣的妖言惑众下,如林灵素,王老志和蔡京之子蔡攸等人的蛊惑,也为宋徽宗崇拜道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还有在宋徽宗即位之处,无子嗣,茅山道士刘混康教以“广嗣之法”,最后生下皇子因此对道教道士很是崇信,至政和年间,他开始大规模的崇道,他多次命令下面的各个郡县搜寻和讨访懂得道家法术和仙术的道教人员,当时著名道士徐神翁、王老志、王仔昔、林灵素、张虚白、王文卿等,都是从各个郡县的官员推荐给宋徽宗的宋徽宗赵佶又下诏让各个郡县州府按照儒家学说的模式建立道家学说,同时还按照当时的朝廷给政府官员的官吏制度,给道家的道士建立了道教的各种官职和设立道官制度宋徽宗还非常看重道教的书籍,对其进行详细的编著和撰写,继承皇位的不久之后,又在各个郡县范围内,收集和道家有关的史料和书籍,在政和年间的中期,最终整理和编撰了《政和万寿道藏》,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一卷,并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印刷同时,宋徽徽宗还利用大批的人力和物资资源,在各个地方修建和维修了大量的道院和宫观,这是继唐朝以来又一次使全国的道院宫观发展到巅峰宋徽宗在大力崇道的同时,对佛教采取贬毁的政策,将佛教划为外来的,不是中国本土宗教,而且还宣扬乐死恶生,与中国传统的人情伦理不符,故而不予重视,并严令三教相混,旨在抬高道教和儒教的地位。

      接下就让我们看看宋徽宗在政治上和文化上对于道教崇拜的主要表现宋徽宗崇道的表现(一)宋徽宗崇道在政治上的表现1.宋徽宗梦“天神”下谕而兴道,大兴土木他和宋真宗一样,都是天神下降从而指引他兴盛道教,根据史料《续资治通鉴》卷九十一记载,宋②徽宗还在他的端王藩邸时,就曾自己梦到太上老君面谕:“汝以宿命,当兴吾教”政和三年十一月(1113),还宣称有天上的神仙人物降临到他的玉津园,因此宋徽撰写了《天真降临示现记》散布到全国当时的道士林灵素为迎合旨意,在政和七年二月,宣称青华帝君将在晚上降临在宣和殿,火龙神也③在内宫中降临,两者都说:“假帝诰、天书、云篆”于是宋徽宗便在上清宝箓宫召见二千多人道士,并让道士林灵素宣谕其梦见天神托梦这件事言徽宗为神霄玉清王下凡,左右近臣及宠妃皆是神仙下凡,林灵素还宣称:“天有九霄,而神霄为最高,其治曰府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长子,主南方,号长生大帝君,陛下是也既下降于世,其弟号青华帝君者,主东方,摄领之己乃府仙卿曰褚慧,亦下降佐④帝君之治建立了神宵教,宋徽宗便以道教教主自称,同年,他还授意当时的道录院正式册封他为“教主道君黄帝”,使道教成为了国教自此宋徽宗开始了轰轰烈烈崇道之路。

      为了发展道教,宋徽宗在完全不顾国家财力和物力下开始大兴宫观宋徽宗在公元1102年于京师修建了长生宫,以祠荧惑又于大观年间,为纪念祖先赵匡胤举兵反周,在陈桥修建显烈观政和年间,宋徽宗又修建了阳宫和玉清宫在他的出生时的地方福宁殿的东面,在后来因为宋徽宗宣称自己为教主道君黄帝,乃是神霄玉清王下凡,所以将玉清宫改名为玉清神霄宫同年,又在开封修建了葆真观,次年在皇宫附近修建了上清宝箓宫,为了方便他经常前去座斋醮和授箓等事,在城上建造了复道使其与皇宫相通,还在其神霄宫中铸造了九个巨大的鼎,彰显他的功绩铸造九个大鼎这也是宋徽宗当时崇道的重要活动,铸造九鼎起源于道士魏汉津,魏汉津在崇宁年初被宋徽宗召见,并向宋徽宗惑言,蛊惑宋徽宗的禀赋超凡脱俗,与其他人不同于是请求宋徽宗按照拇指的长度为标准,中指的直径及周长为标准,用以制造大鼎,当时的大臣皆不赞同,但唯独宰相蔡京却极力赞同这件事,最后在宋徽宗的命令下先将九个大鼎铸造好,以后再慢慢铸造帝座大钟和二十四节气钟与此同时,不仅是在京师,他还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大兴土木政和五年九月,令天下洞天福地普遍修建宫观,塑造圣像第二年又下诏命令天下的天宁万寿观改名为神霄玉清万寿宫,在大殿上设立长生大帝君、青华帝君神像等。

      同时宋徽宗还规定凡是改建时“不虔”者或执行不力者都要受到惩罚公元1119年宣和年间在京城的玉清神霄宫建成,宋徽宗亲自撰写了《神霄玉清万寿宫记》,并命令将这本书制作成碑文放于开封城内的神霄宫里,以此碑作为蓝本让天下摹勒立石,于是刻有《神霄玉清万寿宫记》碑文的神霄玉清之宫观遍布天下在崇宁、大观这几年的时候,修建大量的元符万宁宫于当时的道教圣地茅山和一些著名道教名山,将上清观迁往龙虎山上等等这是继唐代以后,宫观再一次出现发展的盛况此外,宋徽宗在崇道期间中最大的兴作当数万岁了,在宋徽宗的极力支持下,开始时本不过数仞冈阜的万岁山,一日日的逐渐广大,宰相蔡京和童贯等大臣为了迎合宋徽宗,在苏、杭两州设立了花石纲、置应奉局等,大力收集江南的奇石异竹,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运送到京师,历时六年方才完成2 .为神仙人物加封赐号、设官职政和六年九月,宋徽宗将玉皇大帝加封成“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仁体道昊天玉皇上帝”第二年的五月,又上地祗徽号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祗”宣和元年六月,又将庄子封为“微妙元通真君”列御寇则封为了“致虚观妙真君”,配享混元皇帝除此之外,茅盈、茅固、茅衷、张道陵、真武、关羽、陶弘景、陆修静等人赐号或加封真人、真君,并且对龙神、山神、城隍以及江河神等神人大加封赐。

      其他诸神,都加有封号并切制定了道教节日,如老子的诞辰作为真元节和请华帝君诞辰作为元成节等宋徽宗按照当时朝廷的官吏制度,给道士设立了道职和官位根据《宋史・徽宗本纪》记载,在公元1118年十月,宋徽宗设置了道官共有二十六等,道职则分八等,有校籍、授经、诸殿侍晨等等,这些官位相当于当时朝廷的修撰、直阁、侍制等官吏宣和三年(1121),在京师里设置了道录重和元年开始建立道学制度,还命令各地仿照儒学的形式设立道学,每年进行考试,试经选拔,分元士、高士、良士、上士等若干品级同时令太学和辟雍置《内经》、《道德经》、《庄子》、《列子》博士各两名不久又于诸州添置道学博士3 .诏令天下搜寻和重用有法术、道术的道士徽宗执政期间,曾多次下旨在全国范围内令各地郡县搜寻道士在当时有很多的道士都受到了宋徽宗的亲切召问和封赐,例如王允诚、王老志、张虚白、王文卿、刘混康等等其中尤以林灵素的权势最⑤为显赫,可谓是“出入呵引,至与诸王争道”,林灵素和王允诚被称为“道家两府”除了召见和各种赐封道士外,为了提高道士的社会地位,宋徽宗在大观园年二月(1107)还下诏规定了了道士序位在僧人、女冠之上在政和七年正月下旨要求各地方在冬季祭祀大礼和朝觐神霄宫时,作为前导的道徒需要数百人为标准去朝觐,同时还下令在与政府衙门迎接时,全国的道士可以免掉阶墀等礼节。

      同时道士在与各郡县官员监司接见时,按照长老法的规定公元1121年,又下旨命令天下的宫观道徒、道士与地方官员相见时,各监司和郡县官员必须以客礼待之,不仅是地方官员,就连宋徽宗自己在会见道教人士时,也经常以客礼相待以至于当时很多的道教首领的实际地位已然超过了一般的大臣,许多的道士不仅拥有道官官职,还享有俸禄,而且每到节日斋施,动辄数十万人,可谓数量庞大,赐予每一个道观的田地都不于数百千顷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当时宋徽宗在对道教的崇拜上已达到了一种疯狂的地步4 .崇道毁佛宋徽宗在统治期间,为体现道教是国教这一基础地位,宋徽宗在极力支持道教地位的同时,还竭尽全力摒除佛教徽宗极力崇道意犹未足,同时还辅之以对其他宗教的排斥、打击,佛教自然是首当其冲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与本土自生宗教--道教的冲突由来已久然而经过千余年的发展,佛教早已中国化了但在宋徽宗执政期间,位于北宋北方的金人却一步步的强大起来,来自女真族的军事压力下,外来之教佛教的地位再一次的被推到了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