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态系统的功能提升训练.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39653539
  • 上传时间:2022-10-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0.7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生态系统的功能提升训练1.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家畜农作物沼气池-——-沼气桔秆沼漬A.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2. 某农田营养结构中各营养级(甲、乙、丙)之间的部分能量流动模型如图所示[单位为J/(km2・a)]列叙述错误的是( )同化112.45 xJO11同化就呼吸址7.15同化认呼吸试2.18 xlflT7.5x I0f『1身生性. 境育和繁殖 3Jx W1自身生长 炭育和繁甲乙丙光一A. 甲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中有一部分由乙来实现B. 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乙同化能量的一部分C. 丙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占其同化量的百分比不到5%D. 乙和丙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3. 下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了生物群落,图2为相关食物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1中缺少两个箭头,分别是无机环境一丁以及甲一丙B. 图1中的丁、丙分别和图2中的A、E相对应C. 图1中的甲对应图2中的D、C、BD. 图1中甲和乙之间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4.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浅水湖型湿地,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尤 为重要。

      请回答下列问题:(1) 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 该系统能为居民提供大量鲜活鱼虾,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2) 植食性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 (填组成成分),要调查鲤鱼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 法3) 根据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合理确定其载鱼量,从而保证渔产品的持续高产且资源不被破坏,体现了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 4) 白洋淀水体中的浮游动物主要以有机碎屑为食,由此推测,这类生物在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 5.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碳循环平衡被破坏有关,如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乙是某湿 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0蛙①鸟类④圏乙(1)图甲生态系统中, (用 图中字母表示)共同构成生物群落碳循环的平衡是由于 与 的速率相同(用图中数字序号表示) ,而导致这一平衡被打破出现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2) 参与过程⑦的主要生物类群除细菌和真菌外,还有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若要调查研究后者类群的丰富度,常用 法进行采集、调查3) 图乙湿地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群落的 结构。

      根据图示可知鱼类与螺的种间关系为 蛇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 6. 我国西北内陆降水较少,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人们结合当地实际,通过 退耕还草、植树造林,发展生态农业建成了很多食用菌基地、养殖场和沼气池,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生态效益逐步体现请回答下列问题:(1)连年过度放牧,使草原的物种多样性锐减,土地荒漠化严重,群落中植被的类型发生了变 化,这属于群落的 演替停止放牧后的草原能逐渐焕发生机,这表明生态系统居右 稳定性退耕还草、植树造林使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分层现象越来越明显,这种变化提高了 2)食用菌基地中植物秸秆的碳元素以 的形式传递给食用菌食用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其功能是 ,加快了物质循环3)鼠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大危害之一,可通过 调查草原灰鼠种群密度,进而采取相关措施治理鼠灾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蛇和鹰的存在,一般不会发生鼠害草原 上的鼠、蛇和鹰之间的种间关系是在 (填“个体”、“种群”或“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灰鼠、蛇、鹰的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的生存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 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有 的作用7.图1 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请分析 回答:(1) 图1中D指向A的箭头代表的生理过程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是以 形式流动的。

      2) 在图 2 的食物链中③属于 (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用图中的符号表示)3) 图 2所在的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一部分和分解者分解利用之外,其他的流向是 4) 图 2 所示生态系统在引入鹰之后,免的数量在变化后,最终达到平衡,这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 能力,该种能力的基础是 机制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种能力大小的因素是 8.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类型众多,如河流、湖泊、稻田、红树林等科研小组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在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 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 进行传递2)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发现,低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多,高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少,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原因是 3)决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的因素是 4)调查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湖泊已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自动净化能力的限度,使其自动调节能力下降富营养化水体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有 (答出两点即可)1【答案】C【解析】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可以成为家畜的饲料和人的食物,家畜也能成为人的食物,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人和家畜粪便中的有机物,而沼液和沼渣又可以为农作物 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该生 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无生命的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属于 分解者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所以C项的叙述是错误的2. 【答案】 D解析:甲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甲的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分解,另一部分为被乙摄 入后以乙粪便的形式被分解者分解,A正确;丙粪便中的能量来自乙,属于乙同化的能量,B正确; 丙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占其同化量的百分比p7xl05)/(2. 25xl07)xl00%a.3 1%<5%, C 正确;能量传递效率为两相邻营养级间同化量的百分比,结合题中数据可计算乙和丙之间的能量 传递效率为(2. 25x107)/(7. 5x108)x100% = 3%,D 错误3. 【答案】 B解析:图1中丁是生产者,丙是分解者,所以图中缺少无机环境一丁以及甲一丙的两个箭头,A正确;图2中的E是次级消费者,不是分解者,B错误;图1中的甲应代表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图2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是B、C、D,C正确;图1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碳都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 递的,D正确4. 【答案】(1)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直接(2)初级消费者 标志重捕(3) 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4) 加速水体中物质循环,消除有机物污染【解析】本题涉及种群密度的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等基本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属于辨识和理解层 次的考查。

      详解】(1)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渔产品给人们带来食物和经济效益, 属于直接价值2)鱼类为植食性动物,故属于生态系统的初级消费者鲤鱼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调查 其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3)合理确定载鱼量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4)以有机碎屑为食物的动物分解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加速了水体中物质循环, 消除有机污染物点睛】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合理调整能量流动方向, 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5. 【答案】(1) A、B、C ① ②⑥⑦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二氧化碳短期的大量释放,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2 )取样器取样(3)水平 捕食与竞争 植物—鱼类—蛇【解析】【分析】1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部分1)生态系统的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2、 减缓温室效应的核心内容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要减少来路,增加去路,即倡导“低 碳”生活,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或者植树造林,增加值被,或开发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另 增加去路的措施是植树造林,以增加光合作用的的消耗,从而使二氧化碳减少。

      3、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 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线明暗、地形起伏、 湿度的高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4、 题图分析:图甲为碳循环,A、B、C、D依次为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和二氧化碳库,① 可表示光合作用;②⑥分别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③表示生产者被捕食;④⑤表示生 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等传给分解者;⑦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图乙为食物网详解】(1) 图甲生态系统中,A、B、C共同构成生物群落碳循环的平衡是因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的速率相同,即①与②⑥⑦相等,而导致这一平衡被打破出现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 料的大量燃烧,使得二氧化碳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进而出现 温室效应2) 过程⑦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属于分解者的主要生物类群除细菌和真菌外,还有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若要调查研究后者类群的丰富度,常用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3) 图乙湿地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喜湿的植物 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根据图示可知鱼类与螺有共 同的食源,故二者的种间关系为竞争与捕食 蛇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应该是蛇所处的营养级 最低的食物链,即图中的植物-鱼类-蛇点睛】 熟知碳循环和能量了流动的基本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关注与生活的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 键!6. 【答案】(1)次生 恢复力 群落利用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有机物 分解者 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利用(3)标志重捕法 群落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分析】1、 碳循环: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 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 要以co2的形式进行2、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生态系统中,各种各样 的信息在生物的生存、繁衍和调节种间关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详解】(1) 连年过度放牧,使草原的物种多样性锐减,土地荒漠化严重,群落中植被的类型发生了变化,这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能够逐渐恢复,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退耕还草、植树造林使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分层现象越来越明显,这种变化提高了群落利用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在群落内部,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真菌是营腐生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 解者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利用,加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