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血指征参考标准(共2页).doc
2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输血指征参考标准 一、 红细胞(>14岁的成人标准) 内科: ◆Hb<60g/L或Hct<0.20,慢性贫血患者 ◆Hb<70g/L或Hct<0.22,急性贫血患者 ◆Hb70~100g/,伴有: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岁高龄)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外科: ◆Hb<70g/L或Hct<0.22,扩容后病情稳定 ◆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 ◆Hb70~100g/,伴有: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伤口创面伴持续性出血,DIC 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65岁高龄)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 △特别说明: ●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Hb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 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 ●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小时;次选第24或72小时; ●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2U 红细胞=Hb-10g/L或Hct-0.03; ●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 输血合理: ●关于检测误差,判定标准可放宽+10% 二、冰冻血浆 ⑴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 ⑵DIC急性期; ⑶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 ⑷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自身血容量),PT或APTT延长>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⑸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 ⑹肝素抗凝时补充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
△特别说明: ●搭配血:整个住院期间并未发现血浆输注指征,但24小时内习惯性按照 “2U红细胞2u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天输2U红细胞,第二天输200ml血浆,两者反复轮替输注 ●非血浆输注适应征: ★ 烧伤外科早期(<24h=复苏扩容; ★血液稀释,但出血量<70%血容量; ★心外术后抗凝治疗期PT或APTT显著延长或INR<5,但无出血症 状; ★低体重早产儿PT或APTT显著延长,但无出血症状 ★血浆输血目的为扩容、补充营养(白蛋白)、增强机体免疫力及全血 再构成(红悬液+血浆)均为不合理输血;三、血小板 内科: ◆血小板计数>50×109/L,不输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10~50×109/L,伴有出血或预防出血,可输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 外科: ◆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 ◆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 ◆血小板计数是50~100×109/L,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如术中出现不可控制渗血,不受限制四、冷沉淀 ◆纤维蛋白原缺乏<0.8g/L ◆甲型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 ◆因子Ⅷ缺乏症(无生物制剂时) 儿科调查参考标准(红细胞) 一、儿科(<4个月) ◆出生24小时:Hb<120g/L;Hct<0.36 ◆一周内:累计失血达血容量10% ◆急性失血:血容量的10% ◆ICU:Hb<120g/L ◆慢性低氧血症:HB<110g/L ◆迟发性贫血:Hb<70g/L 二、儿科(>4个月) ◆急性失血低血容量,对其他治疗无反应 ◆围手术期贫血急症手术;手术期间失血量≥总失血量15% ◆围手术期贫血,药物治疗难以纠正 ◆Hct<24%:放化疗期间慢性原发性或获得性系统性贫血 ◆Hct<40%:重症肺炎、体外循环膜肺 ◆Hb>100g/L:遗传性血红蛋白病的高量输血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