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建筑节能EPS板外墙保温技术探讨.doc
9页基于建筑节能EPS板外墙保温技术探讨摘要:作为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的一项工程技术,建筑外墙外 保温技术的产生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创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并在全国全面推开本文就我国建筑节能技术中,EPS板外墙保 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关键词:建筑节能;外墙保温;EPS板保温;技术应川; 引言外墙外贴EPS板适用于各类建筑的外墙外保温,具有造价较 低、施工方便的优点,因而在建筑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EPS 板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1外墙外保温的优点1. 1基本上可消除冷热桥,绝热层效率可达到85%—95%;1. 2墙面内表面不会发生结露;1. 3不减少使用面积;1.4既适用于新建房屋,也适用于旧房改造,施工中不影响 正常使用;1.5室内热舒适度较好,不会对墙体、承重结构造成危害;1.6现场均采用预拌砂浆,施工按比例混合加水即可,解决 了传统砂浆现场称量、拌制所产生的配料不准确的缺点2外墙外保温的缺点2.1冬季、雨季施丁受到…定限制;2. 2施工要求较高抗裂层施工吋,对耐碱网格布的搭接处 理要严格,不然易发生开裂;对EPS板或XPS板施工时,要注意 板缝的处理,不然易导致整个墙体的开裂;施工需要一定的安全 措施。
2. 3由于板材自身的性质,其强度不高,承重能力较低,外 贴面砖时需要进行加强处理2. 4使川周期寿命较短,低于砖或桧结构的使川寿命3聚苯板(EPS板)薄抹灰建筑外墙保温隔热系统主要具有以 下特点3. 1节能效果明显容重为20kg/m3的EPS板的传热系数K为 0.038w/(m2・K),热惰性指标D为0. 40,保温隔热效果明显3. 2保护层具有较好的柔韧性,有效阻止系统开裂3. 3外墙外保温系统有效提高房屋有效利用面积约 1. 6%-l. 8%o3. 4EPS板根据厚度不同,适用于不同的节能阶段,而其他 的保温隔热措施由于保温层厚度的限制而不能适用于较高节能 要求的建筑3. 5室外施工,不影响既有建筑的正常使用:与其他外保温措 施相比,施工周期短3. 6已经行成体系,技术成熟由于它在欧洲及美国已沿用 了近三十年,在美国已建成的建筑高达44层因此,此项技术已 形成体系,粘结层、保温层与饰面层可配套使川,有较多较成熟的技术文件4原材料EPS板:阻燃型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的板材, 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GB/TI0801. 1-2002)的相关规定;主要尺寸规格为 1200mmX600mm,辅助板材尺寸规格为900mmX600mm,厚度以5mm 的模数进制。
胶粘剂:分为两种,液状和干粉状胶粘剂干粉状胶粘剂是 厂家生产袋装聚合物干粉料,现场只需按比例加水搅拌均匀即可 使用抗裂保护层:聚合物抹面胶浆,由水泥基或其他无机胶凝材 料、高分子聚合物和填料组成,薄抹在粘贴好的聚苯板外表面, 用于在聚苯板表面粘贴网格布,保证薄抹灰外保温系统的机械强 度和耐久性耐碱玻纤网格布:为增加面层砂浆抗裂、抗冲击能力,分为 标准网格布和加强网格布,性能指标符合《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 墙外保温系统》(JG149-2003)中关于耐碱网布的规定锚栓:建筑物高度在20111以上时,在受负风压作用较大的部 位使用锚栓辅助固定锚栓主要用于在不可预见的情况下对确保 系统的安全性起到」定的辅助作用因此胶粘剂应承受系统全部 荷载,不能因使用锚栓就放宽对粘结固定性能的要求性能指标 符合《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JG149-2003)中关 于锚栓的规定涂料:与薄抹灰外保温系统相容,性能指标符合外墙建筑涂 料的相关标准5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施工工艺5. 1施工工艺薄抹灰外墙保温隔热系统见图1所示图1中阴、阳角均进行 了加强处理,其中第二层网格布为标准网格布并进行搭接,而第 一层网格布为加强型网格布并进行对接。
施工工序依次为基层处 理、聚苯板粘结并锚固、抗裂保护层施工并进行网格布粘贴、憎 水处理及饰面处理图1薄抹灰外墙保温隔热系统5. 2聚苯板粘贴法聚苯板粘贴法--般分为点框法、条粘法采用点框法时,沿 苯板的四周涂宽度50mm、厚度10mm的条状粘结胶浆,并在板的 中部均匀布置8个胶点,胶点的直径100mm厚度10mm冲心距200mm; 采用条粘法时,粘结剂涂满聚苯板,川专用刮刀沿一定方向刮出 平行的条状粘结砂浆,砂浆宽度20nun,厚度lOmrn砂浆条间距 27.2mm粘贴聚苯板吋,应将粘结剂涂在聚苯板背面,涂粘结剂 的面积不小于聚苯板面积的40%,另外聚苯板应粘贴牢固,不得 有松动和空鼓5. 3聚苯板拼接保温层施工前,应进行基层处理,保证基层坚实、平整粘 贴聚苯板应自上而下,沿水平方向横向铺贴聚苯板在铺贴过程 中,转角处聚苯板应错接,交叉铺板;平面处聚苯板应错缝铺贴, 每块板错缝1/2板长;聚苯板接缝不抹粘接剂,缝间隙不大于2mm 使用锚栓固定时,锚栓头部不得凸出聚苯板面,锚栓要固定在苯 板的接缝四角处,呈丁字形排列,每m2不少于3个,对高层建筑, 锚栓个数根据风压设计可适当增加5. 4网格布搭接聚苯板表面不得长期裸露,聚苯板安装上墙后2-3天后及吋 做抹面层,若聚苯板表面不平整须打磨平整;薄抹面层施工时, 玻纤网不得直接铺在保温层表面,不得干搭接,不得外露;耐碱 网格布的拼接方式:标准耐碱网格布之间采取搭接,搭接长度 $200mm;加强耐碱网格布Z间采取对接;窄幅标准耐碱网格布翻 包 $65mm。
5. 5分格缝和伸缩缝在抗裂保护层上做各种饰面时,大面积整体饰面时,由于操 作、材料成分以及气候条件等影响,材料表面会出现无规则裂缝, 设置分格缝可以有效分散应力,避免大尺寸裂缝的产生另外聚 苯板最小厚度不能小于20mmo在以下情况下设置分格缝:基层墙 体结构设有伸缩缝、沉降缝和抗裂缝;外保温系统与不同材料相 接处;基层墙体材料材性相差较大时;墙面的连续高、宽超过23m; 结构可能产生较大位移的部位,如建筑体形突变或结构体系变化 处设置伸缩缝,可以防止基层结构形变而导致聚苯板大面积空 鼓、脱落伸缩缝密封使用密封膏,施丁密封膏时先川胶带保护 相邻墙面,将1.3倍缝宽的聚乙烯棒填满变形缝腔体,然后分2次填塞密封膏,密封膏凹进保护层外 表面5mm5.6阴阳角处理由于阳角经常受到剧烈的撞击、磨损或划伤,并且这些阴阳 角部位还是应力集中的区域,为了能保护墙角边口益磨损而不损 害到墙角,阴阳角处须做加强处理5.7勒脚构造勒脚一般有以下处理方式:距离地高度30cm处进行保温隔 热勒脚处理,包括多种方式:1)使用槽状铝合金条作为导轨进行勒 脚这样做的好处有:可以起到托架的作用,使聚苯板粘贴更容 易且整齐,同时可以导流冷凝水,又能有效防止鼠害;2)使用混凝 土、挤塑聚苯板等护垫进行勒脚处理;3)用建筑嵌缝膏进行处理。
5.8外门窗洞口构造门窗洞口角部用整块板切割成L形粘贴,板间接缝距窗边的 距离不小于200mm,锚栓距接缝的距离不小于300mm,锚栓距 窗口距离不小于lOOmmo为防止门窗洞口角产生八字裂缝,门 窗洞口四角部位应根据保温板尺寸由下而上排列,板整块切割成 形,不得拼接,局部门窗洞口部位不能满足洞口四角整板切割要 求的,应根据实际尺寸进行调整,以确保洞口整板切割为防止 窗洞口产生八字裂缝,须进行加强处理,主要对四角进行加强处 理、阳角进行翻包5.9外部构件的安装预留孔洞:将所需的PVC管按要求尺寸锯好备用,其长度等 丁保温层厚度加上50mm 一 70mm,待保温外墙薄抹面层完全固 化后,耙预留孔洞表面网布按“米”字型剪开,再把锯好的PVC 管从外孔向内压入压入时必须把网布压在PVC管外侧管头 压入(低于)外表面5mm左右,用粘结胶浆把管口封好雨水管:L 型固定* I-应在砖墙、混凝I :墙抹保温砂浆前安装固定,扁钢预埋 件应在砌块墙、空心砖墙砌墙时砌入空调室外机:分体式空调 机的室内外机管道的连接尽量对直安装,冷凝水立管和连接三 通,采用内径中30mmPRR管,用热熔法连接;冷凝水立管沿外 墙贴墙安装,安装时不能破坏保温层。
冷凝水立管在室外地面以 150mm处起弯,排向明沟或散水为保持外墙保温系统的完 整,固定件应预埋,悬挂件至少距系统20mm,且在固定件四周 嵌建筑嵌缝膏图2典型滴水线构造5.10阳台、滴水线本文仅对封闭阳台的保温隔热构造进行说明,敞开式阳台栏板无外保温做法,保温层作于阳台门四周墙面,厚度同外墙外保温层厚度为防止雨水“倒流”而破坏保温隔热系统,须专门做滴 水线,普通凸墙面保温隔热施工是滴水线做法;图2所示的槽形 滴水线为滴水线另一种构造,其作川同第一种构造相同对弧形 阳台,施工时将1200mmX600mm的标准保温板竖向排列,用壁 纸刀沿长度直线割缝;R<3m时,割缝间距约0.2m左右,害!J缝深 度是板厚的一半略多一点粘贴时,划口向弧形外侧,如果外墙 有装饰构件,可贴在阳台内侧,经过割划处理的板块,粘贴方法 简单,整体保温性能好,外观也美观,同时须进行滴水线施工5.11施工工艺注意事项外保温工程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24h内,基层及环境温度不 应低于5Co夏季应避免阳光曝晒在5级以上大风天气和雨天 不得施工建筑外立面宜采用浅色饰面涂料为保证墙体系统的 透气性,基层墙体内表面不宜采用不透气材料。
若使川点框法粘 贴聚苯板,锚栓须固定在砂浆点上6总结本文对聚苯板的粘结和拼接、耐碱网格布的搭接与翻包、锚 栓使用、系统分格缝与伸缩缝、阴阳角和窗洞口、阳台和滴水线 等的保温隔热基本构造形式进行论述,表明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建 筑外墙保温隔热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同时对 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参考文献:[1]出泽民•新型建筑材料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0, 20-228.[2]陈福广•新型墙体材料手册[M].北京:中国建材出版社, 2001,60-126.⑶金分树•新型墙体材料[M].安徽:安徽科技出版社,1999,89-196・⑷秦华虎•新型建筑材料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3,26-201.[5] 尚建丽•环保型建筑材料的技术经济评价[J].工业建 筑.2004,31(1):56-57.[6] 王晶•浅谈几种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J].甘肃科技, 2006,(07):87-89.。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