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docx
7页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学号:0928401125 姓名:房逸楠 班级:09 电科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摘要: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快发展使人类 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能力极大增强,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和财富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肆意破坏我 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来满足人们 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却很少考虑环境的供给能力,结果造成全球生态 环境危机,自然正以前所未有的反作用报复人类人类要敢于同大自 然斗争,但不能破坏自然,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正如恩格斯所 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全球环境问 题已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能源危机、物种灭绝、 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锐减、淡水资源枯竭、臭氧层 空洞形成、海洋污染及过度开发等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多年梦想近 30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并付诸行动,这在很 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抑制了环境恶化的速度,然而中国在发展过 程中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环境已出现危机:中国的 SO2 和 CO2 排放量,尽管人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但排放总量却十分显著 ;一 些城市的大气污染和酸雨污染比较严重;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 程度的污染;部分近岸海域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一些地区土地荒漠 化以及水土流失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物种数量减少,有 些物种濒临灭绝。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可持续性发展正文: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快发展使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能力极大增强,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和财富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肆意破坏我 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来满足人们 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却很少考虑环境的供给能力,结果造成全球生态 环境危机,自然正以前所未有的反作用报复人类人类要敢于同大自 然斗争,但不能破坏自然,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正如恩格斯所 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全球环境问 题已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能源危机、物种灭绝、 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锐减、淡水资源枯竭、臭氧层 空洞形成、海洋污染及过度开发等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 民的多年梦想近 30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并付诸行动,这在很 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抑制了环境恶化的速度,然而中国在发展过 程中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环境已出现危机:中国的 SO2 和 CO2 排放量,尽管人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但排放总量却十分显著 ;一 些城市的大气污染和酸雨污染比较严重;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 程度的污染;部分近岸海域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一些地区土地荒漠 化以及水土流失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物种数量减少,有 些物种濒临灭绝。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 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 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 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 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 ,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 , 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 ,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 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 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 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 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 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 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类与自然界是不 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 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 ,尤其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 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 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 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
可见经济要持 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 ,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不 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发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 济模式,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 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 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 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 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 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 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 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 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 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 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 的历史相比 ,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 ,但是,环境危机 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 ,环境危 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 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 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 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 景中来加以思考。
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 ,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 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 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 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 ,是经济能够得到进 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 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 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 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972 年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或为 人类环境保护工作的转折点 ,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从全 球来看生态环境破坏此环境污染更严重冲破了就环境的狭隘观点 , 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与环 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 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 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 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 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标的关键。
《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 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 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 ,它使人作为的 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 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 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 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 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 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 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 ,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 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 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