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docx
16页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一、建设基础承德技师学院电子技术专业开设于1958年,几十年来,根据社 会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子专业人才的需求,积极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 加强实训条件建设,注重师资队伍培养,在专业办学上积累了丰富的 办学经验,现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20000名电子专业技术人才,在 校生358人电子技术专业是学校的品牌专业,课程改革示范专业一) 师资队伍品质优良电子技术专业现有校内专业课教师25人,其中高级讲师10名, 占专业课教师的4洌,中级讲师12名,占专业课教师的47%具有 硕士学位的教师4人,占专业课教师的11%具有技师、高级技师等 资格证书、企业实践经历的“双师素质”教师16名,占专业课教师 的64%,河北省电子技术专业职教名师1名,河北省电子技术专业 骨干教师5名,河北省教学能手1名另外还从生产一线聘请了 12 位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担任兼职教师和教 学顾问,目前已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社会声誉高、充满活 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二) 实训建设基础扎实目前电子技术专业已拥有多个校内实训室、一体化教学工作站以 及6个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模拟实训室实训设备、实训资料齐全;校 外实训基地运行正常,基本上可满足学生观摩、顶岗实训的实践要求三)教学改革成绩显著电子技术专业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为 目标,强化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已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 现已建成《无线电调试工》试题库,2009年开发了本专业一系列校 本教材和满足一体化教学的工作页多位教师先后在各类专业期刊杂 志发表论文80余篇四)专业建设基础扎实,社会影响力强利用电子技术专业资源优势,多年来为社会提供电子技术专业方 面的相关培训业务,如电子电工从业资格考前培训、无线电调试工、 家电维修工等人员培训,先后培训人次20000余名另外还借助师资 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技术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方面的有 关问题,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创建适合经 济发展需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融培养、培训、职业技能 鉴定为一体,并能体现“真实工作”环境的多功能、开放型的校内实 训室、一体化工作站和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具有“双师”结构的专兼 结合专业教学团队,以中小型企业电子技术装接、检验、调试、研发 等为核心内容,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把学生培养成专业理论功 底深厚、实践动手能力强的职业素质人才,将电子技术专业建成办学 理念先进、办学条件优良、专业特色鲜明、工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 素质高、社会辐射能力强的一流专业,对河北及全国同类学校同类专 业建设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具体目标1、创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双证制”教育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电子产品组 装、调试研发能力为主线,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双 证制”教育,即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良 好的基础2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及综合化思路对课程体 系进行重组和整合,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岗位能 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基础理论课程及内容要以应用为目 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课程要形 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并加大其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建立有利于培养 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课程体系三年内,打 造5门校级精品课程,力争建设2门省级精品课程,形成电子技术专 业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和更强的辐射作用开发与电子技术职业岗位紧密联系的高质量特色教材依据科技发展、技术革新、新元件、新技术开发和利用,五年内 根据电子技术职业岗位要求,与电子行业专家合作开发具有中职特色 的专业系列教材10门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岗融合,做学合一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多样、教学 手段先进、培养途径开放的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单一的考核方法, 树立全面的考核考试观。
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注意 营造与课程相关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体验式学习,教师 边教、学生边体验,学生边做、教师边指导,让学生在“教、学、做” 中提高职业技能5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采取培养与聘请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一支富 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 岗实践,鼓励专业教师在业余时间到企业兼职,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 力计划在三年内,培养2名电子技术专业带头人,4名骨干教师, 通过实践培养和资格考试等形式,再培养15名双师素质专业教师; 从生产一线再聘请10名业务技能精湛、工作经验丰富、道德品质高 尚的业务技术骨干担任电子技术专业兼职教师,以丰富教学内容,强 化实践教学,形成良好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强化实训建设,进一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在现有校内实训条件基础上,建设4个模拟实训室、4个一体化 工作站将实训、技能鉴定、对内对外的技术培训相结合,为专业教 学及社会服务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积极与行业、企业等单位紧密合 作,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职 业能力,形成具有引领作用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使就业率稳中有升。
7、强化服务能力,扩大社会影响充分利用电子技术专业在我省中职教育界的威望和影响力,大力 推广专业建设所形成的精品课程和专业系列教材,强化电子技术专业 的社会服务能力,培养更多的专业人员,为更多的企业提供咨询和服 务同时,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室的社会服务功能,开展社会培训,使 电子技术专业的示范服务作用辐射到更广的区域8、加强沟通与合作,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更新电子技术专业职教理念,选派10 名以上的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对口院校、知名企业进修学习、参观, 参与校际之间、校企之间的相关论坛交流和合作三、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1、创建并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双证制”教育通过社会调查和毕业生就业岗位跟踪调查以及行业专家的分析, 中等职业电子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是:能熟练运用电子仪器 和仪表,完成电子产品的生产加工、维修调试和产品研发根据职业 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创建并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双 证制”教育即三年学制期间,第1学期,进行电子技术行业基本技 能培养,第2至4学期进行多个岗位技能训练以及职业资格鉴定,完 成独立岗位技能培养,第5学期校内综合实训,完成岗位核心技能的 培养,使学生从业资格获取率达9您以上,第6学期通过顶岗实习完 成岗位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就业率达9就上。
么人才教学计划的制定及实施专业人才教学计划流程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运作的核心是构建一个能够符合工 学结合要求的、与职业岗位能力相适应的、实用有效的课程体系围 绕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完备的教学资源支撑,包括实验实训条件建 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框架流程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多年办学的优势,加强与企业 深度合作,工学结合,并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融入课程内容的改 革,突出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环节以及“双证书”教 育的培训,体现出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工学结合”的人才 培养方式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根据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参照 电子技术职业岗位要求,改革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 断完善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制订各课程实训要求与标准,建 设单片机系统的设计与调试、电气控制柜的安装与调试、电子产品设 计与制作、机电产品单片机的控制、楼宇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室内综合布线个专业学习领域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满足 电子技术专业核心岗位技能培养的要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教学中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 生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以下为电子技术专业学 生基本素质与职业能力要素构成图,表明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应具备 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
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基本素质与职业能力要素构成图1>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积极与电子行业加强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根据 技术革新和市场变化及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改 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中,充分考虑专业 素质、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联系,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内容的 架构上,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将原来先集中进行理论学习,再集中进 行实践实习的教学模式改为工学结合,边学习边实践增设拓展、优 化学生知识结构的课程,使专业课程体系更趋合理,更能体现“应用 型”专门人才的要求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经济发展及社会对电子技术专 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要求,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重构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由思想政治素质模块、文 化素质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岗位能力模块、职业素质拓展模块 组成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素质、能力并重的课程体系 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附后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 以工业企业为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为主线,按照工作流程组 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及创新能力。
针对本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分 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并积极进行网络教学环境建设1 )理论教学:理论教学的课堂讲授部分,采用工作页、启发 式、案例式、问题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并与图文并貌的多媒体课 件相配合,对重点、难点内容讲清楚、讲透彻2)实践教学:将专业认知实习、课程单项实训、理实一体综 合实训、岗位实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采用仿真模拟试验、 实习方式,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 职业能力3)网络教学环境建设: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理论 与技能,要加强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要将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 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授课教案、课件、教学录像等上网,并与学 生进行网络互动答疑,发挥网络教学资源优势,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程 的教学内容与操作技术3、加强教材建设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的要求,五年内根据电子职业岗位 要求,与会电子行业专家合作开发具有中职特色的专业系列教材4实践教学的组织与考核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主导 地位,实践教学与传统理论教学相比,在组织形式和考核方法上都存 在很大差别,对实践教学宜采用标准评分与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式, 根据职业特点制订考核标准,以考核学生的实际职业能力。
5建设经费预算经费支出根据学校统一规划,分期、分批按实际情况具体实施三) 师资队伍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根据专业建设目标的要求,以全面提高教师 的职业教育能力为中心,以培养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为 重点,采取培养与聘请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水 平“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鼓励师在 业余时间到企业兼职,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用三年时间,培养2 名专业带头人,铭骨干教师,聘请1咯企业单位电子专业行家担任 兼职教师,形成良好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1、“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中等职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