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jw****88
  • 文档编号:100229783
  • 上传时间:2019-09-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第1课时)白鱼九年制学校 赖全周【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过程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探索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2.学会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和现象,在观察中获取信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探究微观世界的奥秘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教学重点】感受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探究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二、学生认知分析学生通过初中物理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但是由于分子、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要真正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并通过“生活经验——化学实验——科学技术”的途径帮助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1】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投影图片)(1)走到花园会闻到花香;(2)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教师:那今天就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化学的另一个世界!学生观看,思考,并作出猜想: “花香”、水、糖块可能都是由看不见的更小的东西构成的通过学生熟悉的宏观生活现象,引发学生感悟“宏观的物质可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并带着困惑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演示实验】向盛有等量冷水和温水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问题】请认真观察,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观察实验,交流讨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加入的品红,在水中慢慢的扩散品红可能是由更小的看不见的“品红粒子”构成的,这种粒子还在不停的运动 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实验继续让学生感知“物质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教师讲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证明了物质确实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构成的展示图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  观看图片,并思考图片所表示的意义——宏观物质确实是微观粒子构成的通过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的分析,都只是一种推断只有通过更科学的手段,才能得出更科学的结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的重要性环节二、探究分子的基本特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资料卡片】[ 分子的自述 :“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在每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个水分子,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

      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咧我想请你们猜一猜:我们这么小,我们会运动吗?当我们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水时,彼此之间是否会存在空隙呢?”【问题】根据对“水分子自述”的分析,你认为分子有哪些基本特征呢?阅读、分析所给材料,并经过讨论得出下列结论:(1)分子的体积很小;(2)分子的质量也很小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演示实验】教材P49“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和C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将小烧杯放置在到烧杯外,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猜想,并进行实验验证 【问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认为分子有哪些基本特征?【问题】根据引例中的品红扩散试验的不同现象,思考分子的运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迁移运用】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A烧杯中溶液变为红色C烧杯中溶液仍为无色猜想一:是蒸馏水使酚酞溶液变红了 猜想二:是空气使酚酞溶液变红了 猜想三:是浓氨水的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了。

      思考,得出结论: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思考,得出结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探究实验的基本环节,体验对比实验的意义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演示实验】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观察混合后液体体积? 【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分子有什么基本特征? 【实验探究】 气体和液体的压缩性比较在注射器内抽入等体积的水和空气,堵住出口,进行压缩实验交流现象,得出结论观察,发现实验结果“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竟然不是100mL”思考,总结出: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易被压缩 通过实验,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教师总结并板书】二、分子的基本特征1.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 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学生整理,记录 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使学生的知识得以条理环节三、学以致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请你试着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2.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3.香水、汽油等物质要密闭保存4.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会上升5.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可恢复原形思考,交流表达一是进一步理解分子的基本特征;二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节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 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二、 分子(原子)的基本特征1、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3、 分子之间有间隔1)温度升高,间隔增大2)同一物质在气态时间隔较大,液态、固态时间隔较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双减”背景下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趣味化教学策略探析.docx 超越表面趣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与高阶思维培育的优化路径.docx 高中语文整本书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新课标背景下的模式创新与能力培养.docx 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反思与能力提升路径探析.docx 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与策略研究.docx 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实践路径探究.docx 基于真实学情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docx 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安全管理与操作规范.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docx 10《苏武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9《屈原列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训练答案.docx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和反思.docx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docx 浅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的现状及应用策略.docx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优化策略.docx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