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3).pdf
3页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业题目:在本模块中, 我们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完成一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作业要求:1. 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要体现教学难点的信息技术的应用;2. 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3. 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4. 字数不少于 300 字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课题名称:《钟表的认识》姓名刘喜锋工作单位商州区北宽坪镇小宽坪小学年级学科一年级数学教材版本新课标人教版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91—92 页,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第一课时—认识整时这部分内容是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教材在例题中先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弄清楚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再以认识7 时为例,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数,使学生感悟到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接着安排“试一试”让学生认识几个钟面上的整时数又安排例题教学认识接近整时的时间,在学生表述“7 时不到一点”和“7 时刚过一点”的基础上,指出这些都是“接近7 时”,从而理解“大约几时”的含义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1. 初步认识钟表面,了解钟面的特征,会比较熟练地认读整时,会用两种表示方法表示整时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懂得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会比较熟练地认读整时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 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即: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尝试探究,小组交流——多层训练,深化知识——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 教学课件)观察思考激趣,为学习新知作铺垫引导探究,课堂互动观察钟面感知钟表老师指导汇报交流强化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质疑总结,反思评价自我评价增强信心六、教学评价设计项目A级B级C级个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认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 参与讨论态度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积极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数字 1、2、3、 4,,钟面大格12 个分针——细长时针——粗短分针→12 时针 →几,就是几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