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微观经济学文字背诵.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4155199
  • 上传时间:2018-09-0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3.8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商品需求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商品需求具有何种影响?答: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因此,商品需求受以下因素的影响:(1)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会增加对正常品的需求量,减少对劣等品的需求量;相反,消费者收入水平下降时,会减少对正常品的需求量,增加对劣等品的需求量例如,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收入增加,则对汽车的需求会增加,对黑白电视机的需求会减少 (3)相关商品的价格 1 互补品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对其需求的减少例如,在其他条件不变之下,墨水价格上涨,则不但会引起对墨水的需求的减少,同时也会造成墨水互补品的钢笔的需求减少2替代品的价 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一特定商品而言,如其替代品的价格上涨,则会造成对此特定商品的需求的增加例如,猪肉的价格上涨,则对猪肉的需求量下降了,但间接地导致对其替代品——牛肉的消费需求增加了4)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5)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 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2.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因此,影响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有:(1)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小2)生产的成本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减少相反,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增加3)生产的技术水平在一般的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会提供更多的产量 (4)相关商品的价格在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发生变化例如, 对某个生产小麦和玉米的农户来说,在玉米价格不变和小麦价格上升时,该农户就可能增加小麦的耕种面积而减少玉米的耕种面积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上涨,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增加产量供给。

      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下降,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减少产量供给3.各类需求价格弹性商品的价格变动对该商品销售收入有何影响?答:以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为依据, 大体可以把商品分为五种类型 各类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其销售收入变动的影响如下:第一,0PE这种商品由于价格的任何变化都不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即在公式QPY中,P(价格)的任何变化,Q(需求量)都固定不变,因此,Y(销售收入)将与P按同方向同比例地增减第二,PE这种商品由于在大于零的任何一种价格水平上的需求量都无限大,因此,若价格下降,只会使总收入无必要地减少,所以,厂商一般不会降价;若价格上升,又会使需求量无限地减少,以致使总收入减少为零第三,1PE这种商品由于价格变动的幅度与需求量变动的幅度相等,所以,价格与需求按相反方向变动引起的一增一减的变化幅度恰好可以相互抵销,因此,价格变动前后的销售收入不变第四,1PE这种商品由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大于需求量变动的幅度,所以,当价格下降时,一般只会引起需求量较小幅度的增加,从而会使销售收入减少;反之,当价格上升时,一般只会使需求量有较小幅度的减少,从而会使销售收入有所增加。

      第五,1PE这种商品由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小于需求量变动的幅度,所以,当价格下降时, 一般会引起需求量较大幅度的增加,从而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反之,当价格上升时,会引起需求量较大幅度的减少,从而会使销售收入减少公式推导:表格:6.何为需求价格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重庆大学2004 研)答: (1)需求的价格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①需求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ddddd QPPQPPE.②平均弹性,其计算公式为:21211212. PPPPEd③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QPdPdQEd.(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是很多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①商品的可替代性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相反,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如苹果替代品多,盐替代品少)②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般来说, 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 (因为,如果一种商品具有多种用途,当它的价格较高时,消费者只购买较少的数量用于最最重要的用途上。

      当它的价格逐步下降时,消费者的购买量就会逐渐增加,将商品越来越多地用于其他的各种用途上③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一般说来,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如粮食小,电影票大)④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能越大⑤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说来, 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因为,当消费者决定减少或停止对价格上升的某种商品的购买之前,他一般需要花费时间去寻找和了解该商品的可替代品如石油)7. “谷贱伤农” ,粮食丰收反而会带来农民收入的下降,请分析背后的经济学原因,并说明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哪些作用答:“谷贱伤农”指风调雨顺时,农民粮食增收,粮价却下降,卖粮收入反而比往年少的现象1) “谷贱伤农”的经济学原因分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的变动其原因在于: 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 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

      这意味着需求量的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所以, 降价最终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造成“谷贱伤农”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以图 2.7 来具体说明 图中的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 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 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1P下降为2P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111O P E Q和222O P E Q的面积之差2)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的作用由于农产品是缺乏弹性的商品,农产品的丰收反而会降低农民的收入,这会降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保证农民的收入,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措施:第一,政府保护价收购即在农业丰收时,为了避免价格大幅度下降,政府设定农产品收购保护价, 这就保证了农民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农产品,从而使得农产品丰收时农业也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保证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第二,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政府可以采取直接补贴的形式,对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财政补贴, 这种补贴实质上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农民不会因为农产品丰收反而收入减少,这保证了农民未来农业生产队积极性8.当一年气候变得风调雨顺时,农民应该喜还是忧?答: 当一年气候变得风调雨顺时,农民应该喜还是忧,要看农民的总收入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如何变动风调雨顺的直接影响是农业增收,即农产品的供给增加,这表现为农产品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如图 2.7,供给曲线由S 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假若此时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状况不发生改变,即需求曲线固定不动,在由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1P 下降到2P 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222111QEOPQEOP和的面积之差若需求状况也同时发生变化, 或需求不是缺乏弹性, 那么农民的收入也不会因风调雨顺而减少,所以, 在风调雨顺的条件下,农民该是喜还是忧依赖于对弹性系数及需求状况所做的假设,一般不能笼统下判断图 2.7 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和谷贱伤农图2.14 保护价的福利效应分析图9.运用微观理论并结合实际说明我国政府以保护价(支持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福利效应和积极作用。

      答:当政府以支持价格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时,意味着农民出售粮食的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尽管从私人部门来看,粮食产品存在过剩,但加上政府的收购,从整个市场来看粮食是供求平衡的相关的福利效应可从图2.14 来分析如图 2.14 所示,原均衡价格为1P ,作为福利的衡量,原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1WQP的面积,原生产者剩余为三角形1QGP 的面积;当政府实行支持价格2P 后,消费者(不包括政府)剩余为三角形2WDP的面积,减小的福利为QDPP12的面积,生产者剩余为三角形EGP2的面积,增加的福利为QEPP12的面积且大于消费者的福利损失,就此而言有福利的净增加,数值上等于三角形DQE 的面积,因而对于生产者即农民而言是有收益的;然而考虑到政府因此而不得不有大笔的支出,支出额在数值上是大于上述的福利净增加值,这种支出可能导致政府在其他领域的支出减少或采取增税等政策,因而社会总福利并不一定有所改善由上面分析可知,就这种政策的积极意义来讲,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增加了农民的福利此外, 由于粮食的价格需求弹性较小,在年成好的时候农民收入反而减少,因此支持价格保证了农民的收入稳定第三章效用论1.试述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与联系。

      答:(1)区别:①假设不同基数效用论假设消费者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是可以度量的,可以用基数表示 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准确地说出自己所获得的效用值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只可以进行排序,只可以用序数来表示效用的大小及特征表现在无差异曲线中②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同基数效用论使用MU 即在预算约束下求效用值的最大化作为工具而序数效用论则使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作为分析工具③均衡条件的表达不同基数效用论使用表达式为iiPMU/,序数效用论则表达为YXYXXYPPMUMUMRS//④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故效用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而序数效用论表示效用作为一种主观的感受是无法用基数来衡量其大小的,故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 )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和顺序2)联系:①都是从市场的需求一方着手,通过推导需求曲线,说明需求曲线上的任一点都表示消费者获得了效用最大化②都是一种消费者行为理论,都把消费者的行为看做是在既定的收入限制条件下追求最大化效用的过程③都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认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是由商品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的 ④他们推导的曲线具有相同的趋势,都符合需求规律。

      5.序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基本的假定?答: 根据消费者偏好某一个商品组合,而不喜欢另一种商品组合,以及消费者对其所消费的商品组合间的关系的安排,西方经济学者提出了三个基本的假设1)偏好的完全性偏好的完全性是指消费者总是可以比较和排列所给出的不同组合在这一公理的假设下,消费者对任何两组物品A与B,必须有能力辨别其偏好A优于 B,或 B优于A,或两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