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示范单位评审标准.doc
4页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示范单位评审标准一、为了发挥在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中做出显著成效的单位对 全国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国浅层地温能 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与有效保护,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开发利 用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规范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示范单位的命 名行为,特制定本标准二、 本标准适用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条件清楚,开发利用合理,并 有一定规模,在利用技术创新等方面有突出成就和示范作用的浅层地 温能开发利用示范单位的命名三、 符合命名条件,中东部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面积大于 50000m\西部地区在30000m2以上的单位,工程运行三年以上,可申 报参与全国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示范单位的命名四、 评审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示范单位,重点是对其资源条件、 开发利用工程技术水平、供暖(制冷)实效、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情 况等项进行评定,即对下列10项具体指标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 评分总分小于60分的则予以否决五、评审指标及赋值:1、资源条件25分1. 1区域地质条件的适宜性,5分(1) 区域收集了地质资料,进行区域地质勘查评价并与地质条 件相适宜,符合总体规划要求,5分(2) 工程设置与地质条件基本适宜,基本符合总体规划要求,3 分(3) 工程设置与地质条件不大适宜,不符合总体规划要求1分 1.2场地地质条件查明程度10分(1) 按要求进行场地地质勘查,已查明场地地质结构并取得了 可靠的地层物性参数,10分(2) 进行了场地地质勘查,基本查明场地地质结构并取得了部 份地层物性参数,7分(3) 依据区域或相邻地区资料类比,了解了场地地质结构及部 份地层物性参数,4分1.3资源评价精度10分(1 )主要依据实测物性参数评价场地可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满足场地水、热均衡条件,10分(2 )主要依据部分实测、部分物性经验参数评价场地可用地热 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满足场地水、热均衡条件,7分(3 )主要依据经验物性参数评价场地可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场地热均衡条件不十分清楚,4分2、开发利用工程技术水平30分2. 1地下换热系统工程质量15分(1) 地下换热系统设计与地质条件相适应,井(孔)布置合理、 工程质量优,15分(2) 地下换热系统设计与地质条件基本适应,井(孔)布置比 较合理、工程质量较好,10分(3) 地下换热系统设计与地质条件不完全适应,井(孔)布置、 工程质量一般,7分2・2地上及配套系统工程质量15分(1) 工程与可供热资源量和热能需求量匹配,自动化控制程度 高,工程质量优,15分(2) 工程与可供热资源量和热能需求量基本匹配,自动化控制 程度较高,工程质量较好10分(3) 工程与可供热资源量和热能需求量不完全匹配,自动化控 制程度差,工程质量一般,7分3、 供暖(制冷)节能效果20分3.1供热采暖节能效果10分(1) 能效比>3.5,节能>20% 10分(2) 能效比3〜3.5,节能15〜20% 7分(3) 能效比2.0〜3.0,节能10〜15% 4分 3.1制冷实效10分(1 )能效比>3.5,节能>20% 10分(2) 能效比3~3・5,节能15〜20% 7分(3) 能效比2.0〜3.0,节能10〜15% 4分4、资源管理与保护25分4. 1管理制度建立与实施效果5分(1 )管理制度健全并得到严格实行,5分(2) 建立了管理制度但执行一般,4分(3) 管理制度不完备且执行较差,3分4. 2开采动态监测控制程度10分(1 )建立场地动态监测剖面,控制场地水、热动态均衡变化, 10分(2) 建立了场地控制性的动态监测井(孔),了解场地水、热局 部动态均衡变化,7分(3) 未建立场地动态监测井(孔),但依据开采利用实际,了解 场地水、热年变化趋势,4分4・3资源保护10分(1) 场地可实现水、热均衡,开发利用环境不受影响,10分(2) 场地基本可实现水、热均衡,开发利用对环境影响不大,7 分(3)场地水、热均衡不十分清楚,开发利用对环境有潜在影响, 4分六、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和负责解释。
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示范单位评审标准示范单位名称评审指标及赋分一、资源条件三、供暖(制冷)节能效果1.1区域地质条件的满分得分3」供热采暖节能效果满分得分适宜性5101.2场地地质条件查满分得分3.2制冷节能效果满分得分明程度10101.3资源评价精度(可满分得分四、资源管理与保护靠性)104」管理制度建立与满分得分二、开发利用工程技术实施效果52.1地下换热系统工满分得分4.2动态监测控制满分得分程质量15程度102.2地上及配套系统满分得分4.3资源保护及开满分得分工程质量15采对环境的影响10总评分评审专家(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