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物理复习试卷---简单机械与功.doc
7页第六周中考复习知识清理测试卷 简单机械与功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A B C D图4-11.如图4-1所示的几种杠杆类工具,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图4-2A B C D2.如图4-2所示,绳子OO′悬吊着质量忽略不计的杆,在杆的a点挂上重物G,在O右侧某点b处挂上钩码.重物G的质量及a到O的距离不变,要使杆保持水平,b点挂的钩码个数(各个钩码质量相同)和b到O的距离的关系是图7中哪一幅图(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B.做功时间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大图4-4C.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l 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图4-34.如图4-3所示,要粗测小明同学做“引体向上”时的功率。
下面所列的物理量中,不需要测量的是( )A.单杠的高度 B.小明的质量 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 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5.如图4-4所示,建筑工人用一个滑轮组将重为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的时间为40s,人所用的拉力是400N,则( )A.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B.物体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不变C.拉力所做的总功为2800J D.此人的功率为40W 图4-6图4-56.在图4-5中,重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擦)( )12 C.F347.如图4-6所示滑轮下挂重500N的物体G,滑轮重40N,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要在图示位置使杠杆平衡,在杠杆的A点所加的竖直向上的力F应是(杠杆上标度的间距相等)A.720N B.540N C.360N D.270N ( )8.用图4-7所示动滑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4-7A.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B.物体被拉起的越高,机械效率越高C.拉起物体的速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D.拉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9.如图4-8所示,重为80N的物体在大小为2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F1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2m/s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撤去拉力F1,物体静止后,改用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30N的拉力F2使物体向左运动10m,在力F2作用的过程中( )图4-8A.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30N2m/sF2做功为300J图4-910.如图4-9所示装置中,均匀木棒AB的A端固定在铰链上,悬线一端绕过一固定定滑轮,另一端用线套套在木棒上使棒保持水平现使线套逐渐向右移动,但始终使木棒保持水平,则悬线上的拉力T(棒和悬线足够长)( )图4-10A.逐渐变小 B.先逐渐变小,后又逐渐变大C.逐渐变大 D.先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11.小明同学利用圆珠笔杆、钢丝、细绳制成了如图4-10所示的滑轮组用其匀速提升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细绳的力F等于钩码重力G的1/3B.拉细绳的力F等于钩码重力G的1/7C.用该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多,机械效率越大D.用该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少,机械效率越大图4-1112.如图4-11甲所示,底面积为50cm2的圆柱形玻璃筒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放在水平台面上,底面积为10cm2的圆柱形物体B浸没在水中,杠杆CD可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CO=2DO;物体A是质量100g的配重。
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作用在物体A上竖直向下的拉力F为,物体B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筒中水的深度比图甲中水的深度下降了;此时,物体B所受的浮力为F浮水在物体B底面处产生的压强为Pg取10N/kg,杠杆、悬挂物体的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压强P的大小为500Pa B.浮力F浮的大小为 图4-13AC.物体B的密度为7g/cm3 D.物体B的体积为100cm3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8分)图4-1213.2008年5月12日,四川波川发生级地震救援队员利用各种器材展开抢险救灾工作利用如图4-12所示的钢丝钳,救援队员把钢筋剪断,钢丝钳是 (省力/费力)杠杆;使用撬棒,救援队员把滚落在公路上的石块撬起,如图4-13所示,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M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 点;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 点 图4-1414.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用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吊起建筑材料,如图4-14所示绕在滑轮组上的钢丝绳最大拉力为6×103N,不计滑轮、吊钩、绳的自重及摩擦,一次最多能起吊 N的建筑材料,实际使用该滑轮组最多只能吊起×103N 的建筑材料,且将建筑材料1s 内匀速吊起了lm , 起重机的功率是 W ,机械效率为 。
若吊起的建筑材料重力减小,机械效率将 增大/减小/不变) 15.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来的新项目,它集健身、娱乐、竞技于一体,以其独有的登临高处的征服感吸引了众多爱好者要测量某运动员在一次攀岩比赛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该运动员的重力、 和 图4-1516.如图4-15所示的滑轮组,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将质量为3kg的物体A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以1m/s的速度匀速拉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G/10,则物体的重力为 N;在2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 m;拉力F为 N;拉力F的功率为 Wg=10N/kg)图4-1617.庆“六一”趣味运动会中,小敏和小王分别把图甲中三个质量均为1㎏、边长为30㎝的均质正方体泡沫塑料块按图乙堆叠起来,如图4-16所示小敏和小王叠起这堆正方体泡沫塑料块,每人至少要做功 J比赛中小敏快于小王完成堆叠,则堆叠过程中小敏做功的功率 (大于/等于/小于)小王的功率图4-1718.小红所在的科技小组利用所学知识自制一杆秤(自重不计),其照片如图4-17所示。
秤砣的质量m0为1kg,根据照片估算此杆秤最大测量值为____kg;若要增大该杆秤的测量范围,可采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方法);已知秤杆上0.5kg和2.5kg的两根刻度线相距10cm,则秤钩连接点A与提钮O点的距离是______cm图4-19图4-1819.如图4-18所示,小华用水平力F拉着木箱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了距离L,则小华对木箱所做的功为W1= ;小昕沿如图乙所示的斜面用同样大小的力F拉着同样的木箱在力的方向上也运动了距离L,小昕对木箱所做的功为W2,则W2 W1(大于/小于/等于)20.如图4-19所示,OA是起重机的吊臂,可绕O点转动在距O点6m远的B处吊有重3000 N的物体为保证吊臂在水平位置平衡,则绕过定滑轮斜向下的拉力F为动滑轮重/N钩码重/N钩码升高距离/cm时间/s甲同学11752乙同学12601丙同学14903 N将吊臂缓慢拉起,使用A点升高2m的过程中,拉力变 绳重、吊臂重、摩擦均不计)21.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动滑轮竖直向上匀速提升不同的钩码,并记录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不计绳重和滑轮摩擦):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知道,有一位同学做功最多,他做的功为 J,做功最快的是_____同学,该同学做功的功率为 W。
图4-2022.如4-20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5N.不计滑轮、绳子、弹簧秤的重力,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A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 N,若物体A匀速运动2秒钟,拉力F做功为 J,拉力F的功率为 W三、解答题(本题共10小题,共48分)23.(4分)(1)如图4-21所示,曲杆B点挂重物G,求作用于A点且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力的方向(设杆平衡时在图示位置静止) 图4-21AlOB图4-22(2)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图4-22中力臂l的长度,是 cm杠杆AB处于平衡状态,请在图中作出与力臂l相对应的力F的示意图24.(5分)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骑自行车经过一个斜坡,小明沿直线奔向坡顶,小红则沿着“S”形路线骑向坡顶到达坡顶时两人很有感慨地进行了一番对话,如图4-23所示1)为了验证小明的说法,他们设计实验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①如图4-24所示,选用的器材有长木板、木块1、木块2各一个,还需要的测量工具图4-23是刻度尺和_______②在实验过程中应拉动木块1应做________运动。
③他们进行了甲、乙、丙三次操作:以上三次操作过程,能验证小明说法的两次操作是 ④如果小明的说法正确,你选择的两次操作中机械效率的大小关系是 2)小红的做法所依据的物理知识在实际中还有什么应用,请举出一例: 图4-24 25.(4分)在“研究杠杆平衡”的实验中:(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 (填“左”、“右”)边转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 A图4-25(2)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了3个钩码,如图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图4-25所示的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画出你的方法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结论,这样做的目的是 。
26.(4分)交流与评估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光明中学的同学,利用如图4-26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以后,进行了小组交流,下表是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请你对表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小组钩码重G/N动滑轮G′/N拉力F/N滑轮组机械效率η147.6%243.9%3153.8%4146.9%5268.0%6262.9%图4-26(1)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1、2两个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