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福利国家的发展演变.ppt

85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46058850
  • 上传时间:2018-06-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70.50KB
  • / 8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福利国家的发展演变• 历史线索 王 璐• 理论综述 陈慧荣• 对中国的启示 史 昊• 嘉 宾 国震寰(国际关系学 院)历史综述• 福利国家的概念 • 福利国家的类型 • 福利国家的起源、发展、演变 • 福利国家的新问题福利国家的概念• Welfare:Fate Well —过好日子 • 威廉 .坦普尔 • 福利国家:为普通平民的利益服务的国 家 • 纳粹德国:为统治者服务的权力国家 • 福利国家是那些直接运用有组织的力量( 通过政治运作和行政手段)对市场力量的运 作进行以下三个方面修正的国家: • 第一,保证个人和家庭一定的基本收入,而 不以他们的工作和财产的市场价值为决定因 素; • 第二,控制“社会偶然事故”(social contingencies)(如病、老、失业等)给个人 和家庭带来的不安全性的范围; • 第三,保证所有公民享有能够提供的最好的 社会服务,提供服务的对象和所商定的一定 服务范围不以公民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归属而 定• 非商品化(de-comodification)• 非阶层化(de-stratification)• 反映了对自由、平等的追求福利国家的类型• Esping Andersen • 划分标准:1、劳动力非商品化程度 • 2、福利受益人分布范围类类型特点非商品化 程度非阶级阶级 化程度代表统统合主义义 体制 corporatist regime 工作业绩业绩 是社 会权权利资资格 的 计计算基础础中 政府几乎 完全取代 市场场而成 为为福利提 供者 低 保护护既有的阶级阶级 分化现现 状。

      再分配对对社会权权利的 阶级归阶级归 属和社会分层层几 乎没有什么影响德国 法国 奥地利 意大利 自由主义义 体制 Liberal regime给给低收入阶层阶层 以社会救助、普 救式转转移支付 或有限的社会保险计险计 划 低 社会权权利 的扩张扩张 受到有力地抑制 高盎格鲁鲁- 撒克逊逊国家 社会民主 主义义体制 social- democratic regime 资资格的确认认取 决于公民资资格 或长长期居住资资 格 高 统统一定 额额式的 给给付原 则则 中斯堪的 纳维亚纳维亚 其他分类• 剩余模式 The Residual Model福利国家是对家庭和市场的补救作用 机构英国• 最低模式The Rudimentary Welfare Model承担非常有限且不易动摇的某个福利责 任水平爱尔兰Titmuss• 剩余型模式 :使贫穷最小化 • 工业绩效型模式:就业状况通过福利状 况反映再分配型模式对需求人口提供 普遍服务 • 机构再分配型模式:对需求人口提供普 遍服务• 贝弗里奇模式:普遍性公民权利 • 俾斯麦模式:德国依照社会保险法传统 ,使用制度性的阶级调动福利国家的起源 衡量福利国家起源的标准 • 社会保险开始实施的时间; • 从公共福利到公民权的延伸,推动福利 的目的逐渐从保持社会安定转到促进公 民的社会、政治权利; • 福利国家起源的标准是社会开支的增长 ,高社会开支(即福利开支)是福利国 家的主要特征。

      福利国家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 比例(1960-1980)单位:%年份瑞典荷兰前西 德英国加拿 大新西 兰瑞士美国澳大 利亚日本196010.811.718.11029.118.44.97.37.44.1196513.217.119.011.79.09.66.87.97.65.5197016.722.519.513.211.89.28.510.47.45.7197521.229.627.115.615.411.813.614.512.79.3198025.928.325.716.415.015.214.515.012.811.9起源• 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济贫法》 在地方政府层面进行管理的国民社会福 利标准制度 • 德意志帝国在首相俾斯麦(Bismarck) 治下分别于1882年、1884年和1889年颁 布法令,对工人的病、老、工伤等实行 强制性保险 铁血宰相 俾斯麦福利国家的发展 • 1941年 贝弗里奇报告• 报告从英国现实出发,指出贫困、疾病、愚 昧、肮脏和懒惰是影响英国社会进步、经济 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五大障碍,并据此提出政 府要统一管理社会保障工作、通过社会保障 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建议。

      报告设计了一 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保障的四个基本原则 • 普遍性原则 • 保障基本生活原则 • 统一原则 • 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 • 1944年发布了社会保险白皮书 • 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第一 个建成了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的发展• 福利国家大量涌现 Sourse:Francis G Castles国家政府税收 /GDP教育开支 /GNP 1973婴儿死亡率 (每1000)GDP(美圆)瑞士35.8 4.712.8 7340瑞典49.47.79.66878美国30.26.717.66660加拿大38.68.016.86465西德41.4 4.1 21.96195英国(14)40.76.316.73371福利国家的演变• 后福利国家:后福利国家是指20世纪70 年代以后福利国家不断进行创新、改革 和完善的一场治理运动冲向谷底的竞赛 Race To The Bottom• 70、80年代以撒切尔夫人改革为代表 的新保守主义的福利制度改革 • 三个方向 • 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 由普遍性福利向选择性福利转变; • 政府从社会福利领域“淡出“,提供福利 的责任逐渐向个人及家庭转移 第三条道路• 20世纪90年代 “第三条道路”基础上的福利 制度改革 ,是对社会民主体制的反思 • “第三条道路”既反对老工党所提倡的由国家 为全体国民提供普遍福利的作法,也不认同 新自由主义将劳动力简单地推向市场自行寻 求就业和生活保障的倾向,而是主张在国家 和市场之间建立一种平衡。

      • 分配的平等、机会的平等四项主张 • 建立合作包容型的新社会关系 • 建立能够团结各种政治力量的新政治中 心 • 由政府管理型向治理型转变 • 改革福利制度,重新定位国家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 财政问题 1、社会福利的扩张快于经济增长 英国德国法国GDP增长 率2.63.85.0社会福利 开支/GDP 增长率5.66.77.42、社会保障支出日趋庞大 1965-1970年西欧各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增 长了11.6%,1970-1975年间增长了15.3%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比重从60年代的 20%上升到了70年代的30%全球化对福利国家的冲击 • 税收的资金来源萎缩→政府公共支出减 少→福利水平下降 • 德国,1995年资本公司的纳税款与上 一个10年相比,几乎减少了40%,德 国股份公司的税收在全国税收收入中所 占的份额由1960年的9.5%降到1998 年的3.8% • 资本流动刺激了人员的跨国流动 • 大量劳动岗位的外移,福利国家内部劳 动就业机会的大量减少 • 大批经济移民的涌入带来了国家在住 房、医疗、失业救济和技能培训方面的 额外负担1973-1983年间西欧部分国家失业 率 •1990s年代的充分就业计划:克雷斯基欧洲就业问题委员会报告 国 家% 失业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百分比1973年1979年1983年联邦德国1.03.38.2法国2.76.08.4英国2.14.511.2比利时2.37.312.9爱尔兰5.77.114.0人口• 女权主义 国家市场二分 →国家,市场,家 庭 • 人口老龄化 • 据世界银行1990年的统计,英国、爱尔兰、法国、 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65岁以上人口占 国家总人口的比例分别达到15.7%、11.4%、 13.8%、20.3%、15.0%、13.2%、13.8%, 65岁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之比则分别为24%、 18.4%、20.8%、21.7%、22.4%、19.1%、 19.9% 东亚的福利模式• 以台湾、日本 、韩国 为代表的东亚国 家不同于 Esping 的三种模式,被称为「家户式福利国家」Oikonomic Welfare State特点 • 经济成长优于福利分配 • 家庭在福利提供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福利分配在有限的,低的福利支出中,其 又集中于某些特定的人口群体 成因 • 东亚的左翼政党及劳工运动力量薄弱 • 儒家文化的影响 理论• 第一板块: Macro-theories • 第二板块: Medial-level theories • 第三板块: Post welfare state第一板块:Macro-theories欧美社会福利理论主要流派 C:\Documents and Settings\hh\桌 面\table1.doc第二板块:Medial-level theories如何解释福利国家的兴起和 发展以及各种模式的差异工业主义理论 functionalist logic of industrialism theory• 第一代对福利国家的研究通常借助于工 业主义的理论,以期说明在于所有发达 国家的社会福利花费的共同增长轨迹问 题。

      这是一种聚合论,透过对西方工 业民主国家跨部门、聚集量化资料的收 集,得出工业化、都市化、人口老化对 社会支出的影响是结构功能主义的 社会变迁观点• 人物:Wilensky and Lebeaux, 1958, 1975; Kerr, 1960; Pryor, 1968; Rimlinger, 1971; • 观点 Wilensky(1975)是提出福利国家 扩张的不同经验性理论的第一人他认 为福利国家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口变化调 解下的经济增长,这就导致了人均寿命 的增长和人口的老年化, • 逻辑关系:工业化→社会经济与文化变 迁→新的社会需求与社会组织出现→新 的福利服务的结构与供应 • 批评:高索普(Goldthrope,1964) • Miller and Clark,1977 • Orloff and Skocpol,1984 资本主义的逻辑 Neo-Marist theories of the capitalist state• 人物:O’Connor,1973;Offe,1984; Gough, 1979; Adams, 1985 • ·观点:社会政策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国家转型 过程的功能需要(functional demand),但有 一种矛盾:国家既要促进资本积累,又要维 持民主合法性,因而,福利国家与资本主义 国家的矛盾在于资本主义与福利国家不能共 存,但是不能不共存。

      • 比较:工业主义逻辑是一种技术决定论 ,资本主义逻辑是经济决定论 • 局限:很依赖抽象的概念推演,尤其 是以个案研究为主的分析,不容易获得 跨国共通性的结论;主张劳工阶级组织 的重要性决定社会政策发展的说法,对 “社会民主模式”的福利国家解释力较 弱; 民主制度的逻辑the logic of democratic institutionalism • 社会政策起源与扩张应归功于代议政治 中社会力量的运作分三个次模型: • 简单民主模式:认为正式的民主结构, 大众选举参与,或者选举竞争导致社会 政策的产生与发展 • 批评:选民并非如想象中理性,也不见 得有清楚的偏好;选举中的政治承诺未 必被实现;同样高度民主制度的社会, 并不保证都有相近的社会福利发展,美 国 • 大众抗争模式:认为社会政策是在回应群众的抗争 Piven and Cloward, 1971,1977) • 支持者:Hicks and Swank,1984; Korpi and Shalev,。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