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教育制度习题.doc
2页习 题1、对不同国家的学校教育制度进行对比,总结出不同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差异答: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中、法、德、美四个国家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法、德、美四个国家都设有学前教育,都注重儿童的早期身心发展健康,强调对儿童的包括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审美等方面的培养而其中,中国和美国的学前教育是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中国更强调对幼儿的保育功能,而美国则是将两者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法国和德国的学前教育则更注重于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和能力的培养,为儿童接受初等教育做准备,且法国的学前教育由幼儿学校免费实施2)中、法、德、美四个国家都设有义务教育,有相应的立法保证儿童受教育权利的实现然而各自设定的年限有所不同,起止年龄也不同,划分义务教育的年龄阶段也不同,(3)中、法、德、美四个国家都设有中等教育其中,中国的普通中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初级中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而第二阶段则在学生接受初级中等教育后,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和特点,分流到不同性质的学校或休学这样虽然尊重学生个人发展意愿,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人才的流失。
学生分流到不同性质的学校,可能会与学生之前所学知识相脱节,这样的话,学生之前花费9年得时间去学习知识就等于白白浪费时间和资源法国普通中等教育与中国相似,都分为两个阶段,而法国的第二阶段的第一年也属于义务教育,这样使中等教育的两个阶段相衔接,有利于学生知识的顺利过渡和节约教育资源德国的中等教育阶段分得比较细,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总的来说,德国的中等教育可以看成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中间衔接的很好,有利于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的顺利过渡,也节约了教学资源美国的学制在中等教育阶段则出现了直接分流,以综合中学为主体,实施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这样既尊重学生的意愿,一方面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提供了机会,也满足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的要求4)中、法、德、美四个国家都设有高等教育,并且形式多样,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培养各种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提供了机会(5)除了设置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外,部分国家根据本国实际需要设置了特色教育中国设置了师范教育和成人教育师范教育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培养更多的教师、提高教师职业水平以及专业素养做准备成人教育则根据我国国民的不同现状和需要,提供了人们接受再学习和提高文化知识甚至专业技能的机会。
德国设置的继续教育与我国的成人教育类似,都是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可以满足各种年龄、各种文化程度和职业的成年人参加继续教育的需要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学制的选择和设定是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各国的学制各有其特点,都是根据本国的基本国情而设因此,我们应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本国的国情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探索出一种既科学又适用的教育学制2、查找关于学校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资料答:孙小梅,《现行三种主要义务教育学制之比较》,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第12期张蓉,《学校制度比较》,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余白《西方发达国家学校教育制度发展趋势》,《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冯永刚《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趋势》,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第10期3、查找相关资料,总结出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答: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特点主要有:客观性、取向性、历史性、强制性4、如何全面把握教育制度的本质?答: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而教育制度本质是均衡发展各类教育要全面把握教育制度的本质,首先要明白教育制度的内涵,即教育制度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其次,要弄清楚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第三要弄清楚教育制度的各种类型第四要切实明白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弄清其来龙去脉5、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进入了以综合国力激烈竞争为特征的冷战时期为了在竞争中取胜,都把改革和发展学校教育作为主要手段之一综观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改革,呈现出六大态势: 第一,重视早期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基于心理学的一项研究结果:人的智力发展呈现为负加速度,儿童在早期阶段智力发展特别快,随后逐渐减慢,因此早期教育非常重要于是,各发达国家为了培养科技精英人才,注重发展学前教育,并从确定入学年龄、教育内容上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普及义务教育和义务教育年限随着科技对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增强,发达国家逐步认识到科技要真正变成生产力,不仅需要科学工作者的发明创造,也需要全体国民掌握和运用,加之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科技平均含量增高,这就需要普及义务教育来提高国民的受教育水平,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来提高国民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的能力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以升学为目标的普通教育与以就业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相互渗透,以解决普通学校学生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职业学校学生缺乏重新选择职业的机会等问题。
第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样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进而使传统的以“学术”为标准的单一大学,在形式、内容、目的、考评方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随着教育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化,以补充个人的知识和丰富人生,而以非获得学历为目的的教育对象越来越多 第六,各国教育制度相互靠近和接轨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迅速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在科技、文化、教育上的交流日益频繁,作用更加重要,各国教育制度逐步向有利于国际沟通的方向转化,如相互承认学位、学分等。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