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童庆炳教材第十六章:文学批评.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312231
  • 上传时间:2017-08-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51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六章: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一、文学批评的性质(一)何谓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一定的理论和相关的人文科学理论为指导,对各种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科学认识活动它既是一种高层次的接受活动,又是一种具有独立地位的文学研究活动文学批评的对象远比文学鉴赏广泛,除文学作品外,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发展、作家的创作活动、读者的接受活动以及文学批评自身的现象等,都可以成为文学批评所关注和研讨的对象而其中心任务是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阐释、评价二)文学批评的性质文学批评是人类的文学活动与科学活动相互交叉、碰撞的产物,介于文学活动和科学活动之间,因而其性质也具有双重性: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1、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文学作品的理性认识为主,其思维形式主要是抽象思维文学批评的职能是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运用行之有效的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和评价,总结创作经验,探寻艺术规律,进而推动全社会的文学事业走向繁荣和发展学批评虽要从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开始,却不能停留在感受印象阶段,还必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经验直观上升到理论分析,从具体的文学现象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还要对这些见解进行论证,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才具有更大的合理性和说服力。

      2、文学批评又是一种文学活动文学批评少不了形象思维的参与,因为文学批评主要以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而文学作品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是作家运用形象思维创造的艺术品,这就决定了文学批评必须高度重视文学的审美本质,必须把确定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审美特征放在中心地位 (“以美学的、历史的观点” )此外,在撰写批评文本的过程中,评论家还常常把自己对作品的直觉印象和独特体验用描述方式或其他方式表达出来;写的虽然是评论文字,笔端却时带感情由于评论的是文学作品,因而对批评文本的文体和语言等比较讲究,力求达到既有哲理,又有诗情(“诗意地批评” ) ,尽量避免枯燥乏味的政论式的批评评论家的这类做法,正好说明了文学批评不只是具有科学性,同时还具有文学性二、文学批评的作用作为研究文学的一项特殊活动,作为人类精神生产的一个特殊门类,文学批评对于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于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都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其中,比较直接、比较突出的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学批评对读者阅读和鉴赏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1、文学批评可以帮助读者深入地感受和理解2、文学批评可以帮助读者选择和鉴别作品二)文学批评对作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调节作用1、文学批评可以向作家反馈社会的接受信息2、批评可以帮助作家总结创作上的经验和教训三) 、文学批评对于发展文学理论具有推动作用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标准文学批评作为一种带有人文科学性质的活动,总要对作品的艺术质量和艺术价值的高下忧劣、成败得失进行评价和判断,总要对文学创作应该坚持什么、改正什么提出某些规范性的要求,而要作评价、判断和要求就要有一定的标准。

      一、如何理解文学批评的标准所谓文学批评的标准,就是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艺术质量和艺术价值进行鉴别和判定时所依据的尺度或准绳它是一定时代、一定阶级或处于一定社会文化共同体中的人们根据对文学的认识和要求,在反复比较各种文学作品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审美效果的基础上总结和制定出来的应当注意的是,从来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任何批评标准都具有相对性文学作品虽然是一个充满生气的有机整体,是多样性的统一,但批评却需要进行分析和综合的工作,否则,面对的就是一个混沌的整体,就无法进行批评从批评的实际情况看,最常见的操作方法就是将其划分为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与此相应,就有了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提法一)思想标准,是用来衡量文学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意义的正误深浅的尺度文学作品虽然是艺术品,但是它所表现的内容却不限于纯艺术的东西,它总是包含着作家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和理解,总是对这种或那种意义的表达,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有总少不了对意义的探寻,因此对意义的发现、阐释和评价便成了文学批评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对新写实小说、 《上海宝贝》等的评价,对终极意义的追问) (二)艺术标准,就是用来衡量文学作品的艺术水平和审美价值的高下优劣的尺度。

      文学作品按其本性来说又是人对世界的一种艺术把握,是专门为了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审美客体,文学的本质在于审美,其意义也必须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表现,因此,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和审美价值的考察更是文学批评的重心所在二者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因此在实际的批评操作中,对思想性的考察必须兼顾艺术性,对艺术性的考察也必须兼顾思想性另外,绝不能把它们简单地等同于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思想意义只是作品内容的构成要素之一,并不是作品内容的全部;艺术更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形式二、具体的批评尺度标准的作用在于对作品的各个方面各种程度进行具体的衡量,为此,就需要将文学批评的标准具体化根据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可以引申出一些具体的批评尺度,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语言的表现力看一部作品在语言的运用上,是否具有较高的水平,关键是看其语言是否具有较强的表现力,而不在于其辞藻是否华丽所谓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就是能够描绘出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的语言,能够传达出复杂微妙的思想情感的语言,能够以少胜多,具有丰富意义和艺术张力且变化多端、独具个性色彩的语言 “有意味的形式 ”(以画圈故事为例)(二)形象的生动性形象性是文学的重要特征,只有做到形神兼备、心物交融、生气灌注,艺术形象才会具有动人的魅力。

      三)构思的新颖性每一部独创性的作品,都讲究材料选择的别开生面,切入角度的独辟蹊径,表现方式的别出心裁,艺术手法的花样翻新,结构方式的不落窠臼四)情感的真挚性文学是以情动人的,要想传达出真挚的情感,作家除了要对人生、对社会有真切的体验外,还要对艺术、对读者抱真诚的态度,必须以诚待人,不为文而造情,不作假,不矫饰五)意蕴的深广性所谓深,指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或必然趋势,表现了人生的某些深层体验,甚至达到了某中形而上的哲理层面;所谓广,是指其意义大于形象,具有较大的生活覆盖面,并且具有丰富的意义和意味优秀的作品,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 ”的特点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多样形态正如文坛创作实践十分丰富一样,文学批评的实践也一样丰富多彩,形成了不同的批评方法和模式,这里仅介绍几种主要方法一、道德批评道德批评是指以道德标准为基本尺度进行的评价活动,又称为伦理批评我国先秦有“美善相乐”论,认为一切令人快乐的事物之所以“美” ,只因为它是“善”的孔子虽然分清美和善的不同,但他最迷醉的还是“尽美矣,又尽善也”的《韶》乐这种善的本质,不过是“事父、事君”的道德要求和不能“犯上作乱”的等级观念孔子以此为标准,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是道德批评的例子。

      总之,儒家树立的“诗教” “乐教”传统,把诗歌看成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工具的做法,都是立足于道德批评的,这形成了中国古代批评观的主要形式在西方,道德批评也源远流长柏拉图的老师——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色洛芬就曾经说, “任何美的东西,从同一角度看来也是善的每一件东西对于它的目的服务得很好,就是善的和美的,服务得不好,就是恶的和丑的 ”之后,柏拉图对文艺的负面作用进行了道德批评,他认为荷马史诗把神和英雄写成了道德败坏的人,是亵渎可神灵,贬低了英雄,悲剧有挑拨情欲、撩起激情、破坏理性的坏作用因此,他认为“除掉颂神的和赞美好人的诗歌外” ,其他诗人都应赶出他的“理想国” 这显然是用道德价值去判定诗人的去留,采用的是一种道德批评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对人的心灵有一种陶冶净化的作用,不但可以培养道德,也有利于培养理性在他们之后,贺拉斯更为重视文学的道德教育功能,他创立了“寓教于乐”的批评标准,此后西方采用道德批评的人物比比皆是,这说明道德批评也是贯穿西方文论批评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二、社会批评所谓社会批评,是以人类的社会生活为比照系统,以描绘社会生活的逼真程度作为评判文学作品优劣的尺度的文学批评。

      它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它看重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它发现作家虽然是文学作品的创造者,但实际上并非任意创造,或明或暗地要受制于一种更为本源性的力量,这便是人类的社会生活这使社会批评成为马克思主义批评之前最有影响的批评方法三、文本批评这是一种着眼于文学作品本身、关注语言组织方式的批评类别主要由二十世纪盛行于英美两国的新批评学派和法国结构主义组成一)新批评新批评作为一个学派发端于英国,而盛行于美国它是由该派的第二代评论家美国学者兰色姆的一本著作《新批评》 (1941)的出版而得名艾略特和英国学者瑞恰兹为该派提供了思想倾向、重要论点和基本方法,素有“新批评之父”之誉新批评是在对传统批评方法的反驳中诞生的兰色姆认为,道德评论把文学作为道德表现的工具,忽视作品本身的价值;社会评论把文学作为社会的附属品,忽视作品的想象世界;所以,他们都是脱离文学本体的研究,而文学的本体只能是作品本身说到底,新批评的批评方法就是“就文论文” 整个批评以作品为文学研究的中心所以又称为”向心式批评“首先提出了”细读原则“(close reading) ,即抓住作品作详细地不惜篇幅的结构和语义的分析,并同时反对那种模糊的印象式的批评,主张用一种成套的评论术语、评论程序构成十分规范的科学评论。

      他们的科学理论也就是对以诗歌为典范的语义学分析兰色姆在《世界的肉体》 (1965)中将诗歌分为特质诗(形象诗) 、柏拉图诗(理性诗)和玄学诗(既重形象又重理性的诗)三种,而极力推崇玄学诗艾略特主张“诗人的最后地位必须由他诗中所表现的哲学以及表现的程度如何来评定 ”这说明“新批评”学派的最终目的是为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普遍的哲理化倾向张目它在风行世界的四十多年间,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成果和启示它不仅纠正了诸如道德批评、社会批评等的缺点,启示人们应当永远立足于文本,把文学文本当作主要的批评对象,同时还为我们创造了一整套进行语义学分析的方法如他们把“反讽”和“悖论”看成是诗歌的基本技巧,还把复义和含混当成诗歌强有力的表现手法等新批评虽然把作者和读者排除在外,但并不反对文学应反映对客体的认识,所以, “新批评”既看重文学形式,但又与唯形式论者不同;既重视审美批评,又与唯美主义有别新批评派的缺点也是明显的,首先它排斥作者与读者的做法,忽视了人类文学活动的整体性在理论上虽可以把作品地位提高,把文学批评搞得纯而又纯,然而在实践上却是常常做不到的例如,他们在对哈代的比喻作语义分析时,不得不论及哈代的生活,他们大发议论,难道他们本身不也是一种读者反应吗?其次,他们坚持“向心式批评” ,只是研究孤立的单个文本,而忽视了作品与作品之间关系的研究和文学史研究,失去这样的比较研究,他们所从事的文学批评也很难说是公正的科学的。

      二)结构主义批评结构主义起源于俄国形式主义和索绪尔语言学研究,盛行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他们忽视人类社会生活与一定的结构模式的内在联系,又忽视文学的内容意蕴和文艺创造性对结构的作用,把复杂的精神现象简单化,仅从形式上追求过于机械地模式分析,特别是硬把整个文学作品塞进语言模子里去分析的做法,是有偏颇之处的比如俄国批评家普罗普研究了近百个俄罗斯童话,得出结论:“就结构而言,所有的童话都属于一种类型 ”并为这一类型规定标准模式如下:沙皇有三位公主,公主至后花园[离家],在花园中流连忘返[违命] ,终为毒龙所虏[ 挑衅]沙皇征诏勇士拯救(B)[间介] 三位英雄应诏出寻(C)[C↑表示初步 对策, ↑表示出发] ,与毒龙大战三次(H—I)[H 表示斗争, I 表示胜利] ,终于救出三位公主(K)[ 补足欠缺]英雄凯旋(↓)[归来 ],接受 赏赐(W)[结婚 ]于是形成这样的叙事(结构)模式: ABC↑H——IK↓W最终连该派代表人物罗兰.巴尔特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