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中学化学疑难问题研究.ppt
11页若干中学化学疑难问题研究,1.Cu与浓H2SO4共热的产物,Cu与浓H2SO4共热的实验现象,加热初期,Cu片表面变黑,溶液近乎无色(略带蓝); 继续加热,有大量刺激性气味气体,黑绿色浊液出现,管底灰白色固体沉积; 再加热管中“白雾”涌出,浊液澄清(略带蓝),管底灰白色固体增多,Cu片消失; 冷却、静置,将试管中溶液倒另入一支装水试管中,管壁发烫,溶液只略带蓝,将管底固体倒入水中,溶液蓝色十分鲜明质疑,黑色沉淀是何物?是氧化铜?如何鉴别? 过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共热反应时经一段时间反应后,由于硫酸的消耗和水的生成致使浓硫酸变为稀硫酸? 为何会出现如此多变的现象呢?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探究黑色沉淀的成分,黑色物质可能是CuO? Cu2S? CuS? 1950年 H2SO4 + Cu=[H2SO3] + [CuO] [H2SO3] =H2O+ SO2 H2SO4+ [CuO] = CuSO4 + H2O 1983年 2H2SO4 (浓)+ Cu = CuSO4 + 2H2O + SO2↑,黑色物质是铜被氧化成氧化铜吗? Cu2S, CuS不溶于稀酸 CuO溶于稀酸胡苗,陈贝,胡超凯.化学教学,2005,(7,8):45认为黑色物质是CuO 李 颖 ,刘 怀 乐.化学教育,2007,(11)认为黑色物质为Cu2O,Cu2S,CuS,S 段昌平,江岚.化学教育 ,2009,(2)认为黑色物质为Cu2S,CuS 翟菊红 .化学教育 ,2009,(9)认为黑色物质为Cu2S,CuS,加热初期,Cu片表面变黑,溶液近乎无色(略带蓝); 继续加热,有大量刺激性气味气体,黑绿色浊液出现,管底灰白色固体沉积; 再加热管中“白雾”涌出,浊液澄清(略带蓝),管底灰白色固体增多,Cu片消失; 冷却、静置,将试管中溶液倒另入一支装水试管中,管壁发烫,溶液只略带蓝,将管底固体倒入水中,溶液蓝色十分鲜明。
2H2SO4 (浓)+Cu = CuSO4 + 2H2O + SO2↑(150℃~338 ℃ ) 5Cu+4H2S04(浓) = Cu2S↓+3CuSO4 + 4H2O (0℃~150 ℃ ) 2H2SO4 (浓)+ Cu2S = CuS↓ + CuSO4 + 2H2O + SO2↑ CuS+ 2H2S04(浓) = S↓ + CuSO4 + 2H2O + SO2↑ S + 2H2S04(浓) = 2H2O +3SO2↑,H2SO4+2H++2e-=SO2+2H2O E⊙=0.17V H2SO4+6H++6e-=S+4H2O E⊙=0.36V H2SO4+8H++8e-=S+4H2O E⊙=0.30V 由电 势 数 据可见,硫酸并不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只在强还原剂存在时和高浓度(和高温时)才是强氧化剂更准确地说,即使是高浓度、高温条件下的浓硫酸,也只能算是一个中等强度的氧化剂由于它的氧化能力有限,在实际跟还原性较弱的不活泼金属Cu的反应中,它无力把所有的Cu+ 2全部氧化为高氧化态(Cu),它仅能把Cu氧化成较低氧化态(Cu+1),而自身更是还原为更低的氧化态(S-2, S)这是顺理成章的结果。
加热初期,温度不高(低于100℃),浓硫酸氧化性不够强,部分Cu失去1个电子,Cu+结构为3d10,在干燥环境(浓H2SO4)中较稳定;Cu2S溶度积又特小(KSP, Cu2S ﹦2.0×10-47KSP,CuS﹦8.5×10-45)易形成!,浓硫酸变稀?,产生黑色沉淀条件的探究,从以上实验可证明,铜与浓硫酸反应,低温或浓度在14~15 mol/L浓H2SO4易产生黑色沉淀,高温的浓硫酸几乎不产生黑色沉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