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2024年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实现人生价值》教学设计(2课时).docx
22页统编版(2024年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实现人生价值》教学设计(2课时)13.1《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实现人生价值》是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领会人生价值的重要性,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懂得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通过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来衡量,要追求高尚的人生价值本课共设计两框,由“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与“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两框体内容组成,第一框围绕人生价值的创造展开,第二框围绕精彩人生的实现展开本节课为第一框,主要阐述了为什么要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学生要准确理解人生价值,首先要把握人生价值的内涵,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和活动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要重点把握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也是创造人生价值的途径人生价值通过对他人和社会所作的贡献来衡量人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悦,积极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体悟人生的美好,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开始出现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初中生比小学生具有更丰富的知识、更开阔的视野,获得的信息量更大。
但他们的分辨能力、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普遍较弱,对人生价值缺乏深度的思考,此时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比较肤浅、片面,认知能力有待提高,此时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提高生命质量,创造精彩人生三、核心素养目标1.道德品质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道德品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的付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使学生明白劳动不仅是一种生存手段,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2.心理健康素养帮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成就感和幸福感,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通过参与劳动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劳动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通过克服这些困难,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耐力3.社会责任素养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劳动,为社会做出贡献让学生明白劳动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劳动中,很多时候需要与他人合作,通过合作劳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尊重劳动者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劳动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劳动帮助学生理解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的深刻内涵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1.课的类型:新授课与实践课相结合2.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劳动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劳动的价值和尊重劳动者的重要性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实践体验法: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学环节:播放视频,引发思考教师活动: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不同职业的人们在工作中的场景,如农民在田间劳作、工人在工厂生产、教师在课堂授课等播放完视频后,教师微笑着提问:“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视频中的人们在做什么?他们的劳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看视频,积极思考问题有的学生说:“视频中的人们都在努力工作,他们的劳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有的学生说:“农民的劳动让我们有食物吃,工人的劳动让我们有各种物品使用,教师的劳动让我们学到知识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思考,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被视频吸引,积极参与讨论,对劳动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二)劳动的意义(15分钟)教学环节:案例分析,理解意义教师活动: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案例,如袁隆平通过辛勤劳动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乔布斯通过创新劳动创造了苹果公司,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等教师结合案例详细讲解:“同学们,袁隆平爷爷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间劳作,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最终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让全球无数人不再挨饿他的劳动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再看乔布斯,他带领团队不断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子产品,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他的劳动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成功,更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让学生总结劳动的意义教师提问:“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劳动有哪些意义呢?”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分析案例,总结劳动的意义有的学生说:“劳动可以创造财富,让我们的生活更富裕有的学生说:“劳动可以推动社会进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有的学生说:“劳动可以实现个人价值,让我们感到自豪和满足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正确认识。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劳动的意义,认识到劳动在个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三)尊重劳动者(20分钟)教学环节:小组讨论,分享观点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尊重劳动者?我们应该如何尊重劳动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倾听学生的讨论内容,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比如,当学生讨论不积极时,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想想,如果没有农民的劳动,我们会怎么样呢?”当学生的观点有偏差时,教师及时纠正:“大家要记住,每一个劳动者都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无论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讨论结束后,教师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小组说:“劳动者为我们的生活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比如,我们要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这就是对农民劳动的尊重有的小组说:“不同岗位的劳动者都在为社会做贡献,我们应该平等对待他们比如,我们不能因为清洁工的工作脏累就看不起他们,而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有的学生说:“我们要珍惜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有的学生说:“我们要爱护公共设施,尊重工人的劳动有的学生说:“我们要尊重老师的教导,努力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尊重劳动者的原因和方法,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意识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准确说出尊重劳动者的原因和方法,树立尊重劳动者的观念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学环节:总结回顾,强化重点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劳动的意义和尊重劳动者的重要性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劳动的意义和尊重劳动者,谁能说一说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回顾所学知识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劳动可以创造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有的学生说:“我明白了要尊重每一位劳动者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明确重点内容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准确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对劳动的意义和尊重劳动者有更深刻的认识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学环节: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教师活动:教师提问上节课的重点内容,如劳动的意义、尊重劳动者的原因和方法等教师可以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比如,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说说劳动对社会进步有哪些作用?”“我们为什么要尊重劳动者呢?”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回忆上节课的知识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学习做铺垫,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准确回答教师的问题,对上节课的知识有较好的掌握二)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15分钟)教学环节:故事讲述,启发思考教师活动:教师讲述一些名人通过劳动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如雷锋通过无私奉献的劳动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屠呦呦通过艰苦的科研劳动获得诺贝尔奖等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着重强调他们的劳动精神和对社会的贡献比如,讲雷锋的故事时,教师说:“雷锋同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的劳动不仅仅是帮助他人,更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生的价值讲屠呦呦的故事时,教师说:“屠呦呦奶奶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失败,最终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为全球抗击疟疾做出了巨大贡献她的劳动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故事,让学生思考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的方法教师提问:“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呢?”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故事,分析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的方法有的学生说:“我们要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通过劳动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有的学生说:“我们要像屠呦呦一样,勇于创新,通过劳动实现自己的梦想。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讲述,让学生从名人的经历中学习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榜样力量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的方法,树立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三)劳动实践活动(25分钟)教学环节:实践体验,体会价值教师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劳动实践活动,如打扫教室、校园绿化、社区服务等在活动开始前,教师明确劳动任务和要求,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比如,教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劳动实践活动是打扫教室大家要分工合作,有的同学扫地,有的同学擦桌子,有的同学倒垃圾在劳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要打闹,不要损坏公物教师在劳动实践活动中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学生安全有序地进行劳动教师可以亲自示范如何正确地打扫卫生,如怎样扫地才能扫得干净,怎样擦桌子才能擦得整洁等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克服困难比如,当学生觉得劳动辛苦时,教师说:“同学们,劳动虽然辛苦,但是当我们看到整洁的教室时,就会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快乐大家加油!”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劳动中的感受和收获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认真完成劳动任务在劳动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有的学生说:“扫地真累啊,但是看到干净的地面,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有的学生说:“和同学们一起劳动很开心,我们学会了合作学生在交流分享中,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在劳动中的感受和收获有的学生说:“通过劳动,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有的学生说:“劳动让我学会了合作和奉献设计意图:通过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在实践中体会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的快乐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中体会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增强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四)课堂总结(10分钟)教学环节:总结升华,情感教育教师活动: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的重要性教师对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点评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和责任感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参与劳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比如,教师说:“同学们,今天的劳动实践活动大家都表现得非常出色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积极参与劳动,用我们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反思自己的学习和劳动过程有的学生表示今后要更加热爱劳动,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