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doc
4页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李玉琴一、命题思路从上学期期末考试监测试卷总体分析,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试题既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为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导向作用,更好地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二、考试情况分析1、成绩分析 我班共有43名学生参加考试,合格42人,合格率为97.7%按90分核算,优秀人数24(23)人,优秀率为55.8%(53.4%)试卷满分为100分,最高分100分,最低分48分,平均分为88分 2、学生答卷情况第一大题计算,分为口算、解方程、脱式计算,满分34分,得满分的有32人,正确率73.8%命题时计算比较简单,口算及计算能力较强。
也有个别学生计算不认真,出现马虎现象,还有少数学生计算策略出现问题,教学时教师应予以关注第二题:填空,共10道小题,满分20分,全对的有10人,正确率23.8%,本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增加了题目的灵活性失分最多的是第10小题:从学校到书店,小明用了40分,小华用了50分,小明比小华的速度快( )此题单位“1”没找准,全对的只有13人学生都会背概念,但缺乏概念的应用能力如果给出具体的数字,学生可能很容易写出,换成了字母形式就无从解答,不能“活用”所学知识,这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发拓展教学资源,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知识的水平第三题判断,共5道小题,满分5分,全对的15人,正确率35.7%部分同学出错误,错误原因一是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准确,导致学生的判断能力降低;二是学生对非知识性的语句,不会分辨第5小题错误较多,主要原因是试卷打印错误:5比4多25%,4比5多20%第四题选择题,共5道小题,满分5分,全对的33人,正确率78.6%个别学生出现错误,说明学生缺乏必要的空间观念,最重要的可能没有动手实践经历,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这样的动会,多给学生体验的机会。
第五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全对的有14人,正确率33.3%前两小题是作图、计算,全对的25人,作图较好,个别学生画两条垂直对称轴不够准确,动手操作、作图能力有待加强第三世界国2-7题解决问题,共5道小题,满分26分,全对的有20人,正确率92.4%题目不难,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高,失分较多的是3小题有一种现象,就是平日的教学,教师为学生创造这样的动会少,让学生体验的机会少,致使学生把知识学的过死,不会变通 三、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1、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如填空题的第1、2、4、8题;选择第1、4题,判断1、2、3、4题等得分率比较高,正确率达到95%以上;2、具备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从答卷情况来看,学生在做第五大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共7题正确率较高,说明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答卷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同学已具备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说明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次考试,也从某些方面暴露出我们在教学上的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几点:四、存在问题1、计算方面。
本次考试的计算题难度并不大,但是学生的失分仍然不少,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还不够扎实,还不能有效选择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 2、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提高看错、抄错题目的现象时有发生 3、灵活解题及认真审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题目的叙述方法上与我们刚刚做过的一道题很相似,思维定势的影响造成大部分学生不加思考直接填上一次做过的结果,实际是错的另外学生没有认真观察和思考,只做题、看书而不及时的反思,怎么会使成绩提高的更快呢!4、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扩大视野,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联系生活实际,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中的素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应用的价值,形成数学的应用意识同时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研究过程中,也激发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体验成功的乐趣5、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习惯、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者要有目的地设计好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审题、验算的良好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 教学改进意见(1) 从学生解题时暴露出问题可以发现教师用新理念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师必须进一步认真学习新课标,更新旧的教学观,领悟新教材的呈现方式对教学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2) 注意联系学生的社会实际,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4)计算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今后应坚持抓好学生的计算基本功的训练 (5) 新教材给教师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因此合理有效的开发教材资源,有助于把课 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要对学生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6)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双基训练,落实必须到位,使每位学生能学到最基本的数学,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问题教师要给予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与思维空间,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避免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