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46高产栽培技术.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l****6
  • 文档编号:38064452
  • 上传时间:2018-04-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 46 高产栽培技术作者:沈金弟 张海林 顾雪根 顾传梅 谢根荣摘要阐述了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 46 的特征特性,介绍了南粳 46 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料运筹、科学灌水、病虫防治等内容,以为南粳 46 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优质粳稻;南粳 46;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南粳 46(原名宁 5047)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 194 为父本,与江苏优质高产粳稻武香粳 14 杂交选育而成苏州市吴中区于2009 年从苏州市种子站引进该品种,在示范基地及各村示范试种,种植面积6.67hm2 左右,表现为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等特性,现将南粳 46 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特征特性 1.1 生物学特征 南粳 46 全生育期 165d,比嘉 33 晚熟 5d 左右该品种株高 108cm,株型紧凑,分蘖性中等偏强,穗型较大,直立,穗长 15.5cm,总粒数 130.3 粒,结实率 90.7%,千粒重25.1g,植株生长清秀,抽穗期长,灌浆速度快,后期熟相较好但该品种的茎基部节间长而细,容易倒伏,抗倒性差 1.2 品质特性 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 2007 年检测,整精米率 66.8%,垩白粒率 20.0%,垩白度 2.4%,胶稠度 83.0mm,直链淀粉含量 15.0%,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

      食味品尝结果:香味明显,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冷而不硬 1.3 抗逆性 南粳 46 抗逆性强,根据示范结果分析,表现抗条纹叶枯病、稻曲病,另外耐干性2耐湿性均强,但不耐肥 1.4 产量表现 该品种高产、稳产性好,在后期高温、干旱、无雨等不利气候条件下,仍然获得高产示范基地平均单产 7 785kg/hm2,比当地主推品种嘉 33(平均单产为 6 930kg/hm2)增产 855 kg/hm2,增幅达 12.3%澄东村马金根种植南粳 46 产量为 8 287.5kg/hm2,比同等条件下种植的常优 3 号(7 381.5kg/hm2)增产 906kg/hm2,增幅达 12.27%在示范基地甚至出现 9 000 kg/hm2 以上的高产田块 2 栽培技术 2.1 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旱育秧一般在 5 月中下旬播种,机插秧一般在 5 月下旬播种播前用药剂浸种,防止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子传染性病害湿润育秧,旱育秧净秧板播量825~900kg/hm2,机插秧每盘播种 150g,大田用种量 45.0~52.5kg/hm2(270~300 盘/hm2)旱育秧秧龄 30d 左右,机插秧秧龄 15d 左右,秧田施足底肥,抓好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1]。

      2.2 合理密植 机插秧一般于 6 月上中旬机插,行株距为 30cm×13cm,每穴应控制在 4~5 株苗,大田基本苗控制在 105 万株/hm2 左右;旱育秧 6 月中下旬移栽,行株距为23cm×14cm,一般栽插 30 万穴/hm2,每穴 3~4 根,基本苗 105 万株/hm2 左右 2.3 肥料运筹 南粳 46 抗倒能力较弱,适宜中等肥料水平种植要注意因种栽培,施肥过多,易导致后期倒伏在肥料运筹上要掌握“重施基、蘖肥”和“巧施穗、粒肥”的原则,一般施纯 N 255kg/hm2 左右其中基蘖肥 60%~70%,穗粒肥 30%~40%基肥以复合肥为主[2] 旱育秧须早施、重施分蘖肥,以促进前期早生快发,拔节前配施适量钾肥,促进壮秆、大穗、增粒,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还能增强抗倒与防病能力穗肥可分 2 次3施用,以促花肥为主抽穗前 15d,根据田间长势酌情使用保花肥,以争取穗大粒多,增粒增重[3] 机插秧在施氮量与旱育秧相同的前提下,应适当降低基面肥用量基面肥以复合肥为主,增加分蘖肥与穗肥施用量,有利于提高产量由于机插秧缓苗期长,机械移栽植伤重,新根发生缓慢,如果基肥施用过多,则会导致肥害,出现僵苗。

      因此,应分次施用分蘖肥,以利于攻取大穗和争足穗水稻栽插后 7d 施返青分蘖肥,施肥量占总氮量的 20%,栽后 12d 施第 2 次分蘖肥,施肥量占总氮量 30%拔节前配施适量的钾肥,穗肥施用量可以根据苗情适当增减,注意捉黄塘促平衡缺肥田块应早施,掌握在倒 3.5 叶时施用穗肥,以争取穗大粒多、增粒增重[4] 2.4 科学灌溉 水浆管理要做到前期浅水勤灌,促进早发,中期足苗后适时搁田,强秆壮根,增强抗倒能力搁田结束后仍要湿润灌溉后期干湿交替,活熟到老[5] 2.5 病虫防治 播前用药剂浸种预防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子传染性病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灰飞虱、稻蓟马的防治,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三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特别要注意穗颈稻瘟的防治 3 参考文献 [1] 刘延刚,许立春,李相奎,等.中粳稻临稻 15 号的特征特性与超高产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9(1):90-92. [2] 倪四良.当前水稻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作物研究,2008, 22(2):124-126. [3] 阴小刚,余增钢,吴晓芳.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52-53. [4] 胡昌高.机插水稻栽培技术[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94-96. [5] 王彦军.超级稻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09(4):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