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七课 第1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69125474
  • 上传时间:2024-05-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01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标分析本节内容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一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2、内容分析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无法治不自由”本目主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由的内涵及其与法治的关系体悟自由都是有限制的,并非无限制的绝对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规范和保障自由,从而理解自由的真谛本目主要表达了四层意思其一,自由是人们向往的其二,自由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其三,自由的内涵其四,法治和自由的关系第二目“法眼看平等”本目主要引导学生从宪法的视角认识平等,让学生认识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条宪法的明确规定,理解这条规定真正包含的主要内容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其一,平等的内涵其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内容。

      其三,平等的法律规定二、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知道自由、平等在法治意义上的内涵;懂得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掌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认同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的保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德修养: 感受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体会法治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体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领会平等的真谛所在,做遵纪守法的社会好公民法治观念: 树立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观念,崇尚法治精神,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着、坚定捍卫者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和平等观,增强自由平等意识责任意识:知道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领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内容,增强公民意识,依规依法参与社会生活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教学重点:自由平等的意义和内涵教学难点: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内容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发出的撤侨通知视频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回顾一则新闻:2022年2月乌克兰国内局势急剧恶化,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发出紧急通知,我们来看视频生:观看视频。

      师:通知中的“自愿撤离”和“乘坐大巴时照顾老人、妇女和儿童”分别体现了什么价值追求?生:自由和平等师:自由和平等是人类两大文明之光,也是人类世世代代追求的社会理想,那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平等?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谛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从“自愿撤离”和“乘坐大巴时照顾老人、妇女和儿童”这两项措施中感受到自由和平等就在我们身边,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自然而然的引出本课内容师:本课总议题是:法律为自由平等保驾护航,两个分议题:议题一,明辨是非,法眼寻自由;议题二,一视同仁,法眼看平等下面我们进入议题一:明辨是非,法眼寻自由,首先来看活动一活动一:畅所欲言话自由师:那说到自由,同学们你认为自由是什么,请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描述一下生1:回答略生2:回答略师:那你渴望自由吗?你想拥有自由吗?生:渴望自由,想拥有自由师:其实不仅是你们想要自由,所有的生命都渴望自由,正如毛主席在词中写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还有句诗叫“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都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师:那你所向往的自由是什么?生1:回答略生2:回答略师:如果你获得了想要的自由,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或情感呢?拥有自由对你有什么好处?生:开心、快乐、幸福。

      师:也就是说,拥有自由会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激发每个人的活力,这是自由对个人的价值,那自由对社会有没有价值呢?生:有师:其实,自由不仅对个人有价值,自由对社会也是有价值的,当我们每个人的活力竞相迸发时,就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这就是自由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它凸显了自由的可贵设计意图:对于自由的理解,让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既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遵循了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认识到,自由是人们向往的,自由是可贵的】过渡语:同学们,我们渴望自由,又希望拥有自由,那拥有自由是否意味着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呢?我们来看活动二活动二:析案例明自由边界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案例生:阅读材料,了解案例内容师:请同学们思考议题1.1:李某有言论自由吗?为什么却被立案调查?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法律要对言论自由作出限制性的规定?这说明了什么?生:思考问题师:本案中,李某有言论自由吗?生:有师:李某有言论自由却被立案调查,这是为什么?生:因为他违反相关法律,越过了自由的边界师:这里的边界是谁?生:法律师:这说明什么?自由可以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吗?生: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师:我们继续思考:为什么法律要对言论自由作出限制性的规定?这说明了什么?我们以本案为例,本案中,李某对言论自由的过渡滥用:1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2侵犯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权益;3自己也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所以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也为了保障该权利能够被更好的行使,所以法律对言论自由作出了限制性的规定,这些限制性的规定,实质是对公民自由的保护,这说明了什么?生: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师:根据刚才的案例分析,我们从法律的角度看,自由的含义是什么?生: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师:为什么这里用的是“主要”一词呢?生:因为除了法律的约束外,还有道德和纪律的约束师: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这个我们在3.1公民基本权利中已经学习过了,也就是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师:我们接着来看议题1.3:结合案例和教材内容谈谈自由和法治的关系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2分钟)生:小组活动讨论交流师: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生: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师:《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诋毁、贬损军人荣誉、侮辱诽谤军人的名誉,或者故意毁损、玷污军人的荣誉标识,而本案中李某在演出中发表侮辱人民军队的言论,就触碰了法律的红线,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这说明了法律标定了自由的界限;另一方面,李某被立案调查就保障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权益,说明法律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即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师总结:自由和法治的关系:(1)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在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设计意图: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在真实案例和法律条文中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引导学生增强无法治不自由的意识】师:下面我们进入议题二的学习:一视同仁,法眼看平等师:首先来看活动三:人类追寻平等的足迹西汉《史记·陈涉世家》在描述陈胜揭竿而起时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指出“人皆生而平等”;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指出“人们生来权利平等”;1884年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指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指出“人人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平等写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

      从足迹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平等的追求,那为什么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平等呢?平等具有什么意义?生:平等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人类追寻平等的足迹,从足迹中可以看出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平等的追求,从而领悟平等的价值】 过渡语:那什么是平等呢?在学习平等含义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活动四:小游戏,我们之间平等吗?师:请所有同学举起你的左手,如果符合这个条件就把手一直举着,如果不符合就把手放下来1、每年假期可以出去旅行的;2、可以自由支配零花钱;3、拥有属于自己的房间;4、遇到问题家长会听取你的意见,请大家把手放下来通过这四个案例老师发现有的同学的手一直举着,而有的同学手就举得很少,那我们之间平等吗?生:不平等师:我们再来看4个案例,看一看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之间平不平等?请所有同学举起你的右手,如果你符合这个条件就把手一直举着,如果你不符合就把手放下来1、可以坐在教室学习知识;2、有家长抚养我们健康长大;3、他人不能限制我的人身自由;4、可以在期刊杂志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到这,老师发现大家的手好像都没有放下过,那能不能体现平等?生:能师:为什么在刚才的案例中我们不平等的地方好像很多,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却一直处于一个平等的状态呢?是谁在保护我们?是谁让我们平等?生:法律让我们平等。

      师:我们可以坐在教室学习、有家长抚养我们健康长大、他人不能限制我的人身自由、可以在期刊杂志发表自己的作品是因为我们分别有什么权利,他人对我们要履行什么义务?生:受教育权、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人身自由权、出版权师:这些权利和义务是谁规定的?生:法律规定师:所以我们说的平等是法律上的平等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就把有差别的个人拉平为无差别的公民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明确是法律让我们变得平等,初步领会平等的真谛所在,游戏又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活动五:学法律明等内容师:出示《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有关法律条文,提出问题:结合上述材料,思考法律意义上的平等含义是什么?生: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1、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2、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获得特殊关照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趣味分类:下面这八种情况分别是平等的哪一层含义生:回答略设计意图:通过法律条文的学习,让学生从法律条文中理解平等在法律意义上的两层含义,明确是法律让我们平等。

      师:前面我们讲,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来看活动六,析案例明平等内容活动六:析案例明平等内容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案例生:阅读材料,了解案例内容师:有人认为,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法外开恩”,你觉得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3分钟生:小组活动讨论交流师: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生:回答略师总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1、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一律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师:法院最终审判结果是:省高院驳回了徐某的上述,维持了原判,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授权,核准对徐某的死刑判决设计意图:通过对徐某案的分析,强化学生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认识,明确法律面前没有特殊的公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