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第八章节社会分层socialstratification课件幻灯片.ppt
19页第八章 社会分层 (social stratification),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 一、社会分层的涵义 二、社会分层的根源 第二节 社会分层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二、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 第三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内容 一、社会分层的方法和标准 二、层内与层间关系的定性研究 三、多元分层结构的量化研究 第四节 中国的社会分层状况 一、改革开放前的社会分层结构 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分层结构 三、当今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一、社会分层的涵义 (一)定义社会分层的角度 1.分析方法(研究方法) 2.客观事实(过程和现象) (二)社会分层的含义 所谓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以及占有社会资源的不同而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社会资源: 经济资源——物质财富——经济资本 政治资源——政治权力——政治资本 文化资源——教育程度——文化资本 关系资源——社会网络——社会资本 (三)社会阶层 所谓社会阶层,是指在社会分层结构中,处于同一等级、层次的社会成员所组成的社会类属或社会集团。
二、社会分层的根源,社会分化→社会差别→社会地位差异→社会不平等→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化 1.社会分化及其后果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单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单位的过程 社会分化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功能专一化或专门化;二是地位多样化如“党政一手抓”到“党政分工” 社会分化产生两个方面的后果: 一是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功效社会分化导致的专门化,可以提高社会管理的专业化程度 二是增加了社会整合的难度分化程度越高,协调的任务越重,协调的难度越大,协调的要求越高 2.社会分化的类型 (1)水平分化水平分化是指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的类型的地位群体或集团(也可以称为社会类属) (2)垂直分化垂直分化指的是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层次的地位群体或集团,由垂直分化所导致的差别叫做社会不平等二)社会成员的差别,1.自然差别 自然差别是根据自然属性(生理属性或生物属性)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类别的成员在生理或遗传机制方面存在着各种差异如性别、民族、肤色和容貌的差别 2.社会差别 社会差别是根据社会属性划分的各类社会成员在社会境况方面的差异,如职业差别、收入差别、教育差别、职务差别。
社会差别是影响社会成员的思想态度和社会行为的重要变量 3.两类差别的关系 (1)两类差别不是截然分开的,而者之间区分既有绝对性也有相对性 (2)自然差别也是影响社会成员的思想态度和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3)社会学的研究主要关注社会差别和具有社会意义的自然差别三)社会地位差异,1、社会地位的含义 社会地位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空间中的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社会地位可以分为正式地位与非正式地位两类 社会地位既是人们相互识别、相互对待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们社会互动过程中影响力的主要源泉和基础 在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概念是社会经济地位(简称SES, socio-economic status, ),包含个人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职业声望三个方面的综合值 2、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 社会地位是社会成员的社会属性差别的反映,由于人的社会属性的多样性,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空间的位置并不完全一致,出现了社会地位多重性的结果 由于人的社会地位的多重性,导致个人社会地位的不一致现象个人地位的不一致现象,会影响个体的态度与行为四)社会不平等,社会不平等是社会垂直分化的结果,直接体现社会成员的地位差异,同时也是社会分层研究的基础。
分析社会不平等现象有许多视角: (一)法律上的不平等与事实上的不平等 法律上的不平等表现为不同的地位群体享有不同的法定权利和义务这里的“法律”包括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总体上讲,法律上的不平等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事实上的不平等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二)稳定性的不平等与暂时性的不平等 从时间的角度看,社会不平等包括长期性的不平等和短期性的不平等 (三)社会不平等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社会不平等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社会不平等现象伴随人类,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各有不同 总体而言,平等是相对的,不平等是绝对的第二节 社会分层理论,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 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基本方法,阶级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容: 1.阶级的含义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 2.阶级产生的条件(剩余产品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3.阶级的内部关系和发展 (自在阶级和自为阶级) 4.私有制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 5.阶级的历史发展趋势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6.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具体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我们坚持和发展阶级理论,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和阶层状况进行历史的动态的分析。
二、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一)韦伯的三位一体模式 1.财富——经济标准 财富反映人们所拥有的经济财产,包括土地、金钱和其它物质产品拥有财富的多少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物质享受,求学与就业机会,还会影响人们的社会政治观 2.权力——政治标准 权力是指一些人对其它一些人施行控制和支配的能力,权力以两种形态存在:一是个人权力,主要为个人拥有;另外一种是社会权力,即个人在科层制组织中的地位,是社会、组织赋予个人的权力 3.声望——社会标准 声望是指个人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获得的声誉和尊敬,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标准确定的 韦伯认为,财富、权力和声望这三种东西在任何社会都是有价值的和稀缺的,因此,在各种社会中,人们总要逐利、争权和追名,社会分层结构就是用等级秩序把上述活动纳入制度化的轨道 韦伯还认为,财富、权力和声望三者是相对独立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或者把某一方面推到突出的位置二)帕累托的精英理论,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使用的“精英”一词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英是一个中性的描述性概念,指那些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里取得突出成就或冒尖的人如腰缠百万法郎的富翁,研究尖端科学的科学家,到处行骗又能逃脱法律惩罚的狡猾骗子,著名的诗人、棋手和运动员,丐帮的帮主等等,他们是生存竞争中得到高分的人,在社会存在的赌博中交了好运的人。
狭义的精英是指少数的统治者,他们制定政府的政策,作出重大决定 帕累托把在社会中生活的人分为两个阶层:一是低级阶层,或称为下层,是普通群众;二是高级阶层,或称为上层,是精英阶层精英阶层又可分成两部分:统治精英和非统治精英 高级阶层:精英阶层:统治精英和非统治精英 低级阶层:普通民众 帕累托认为,政治变化的形式就是一种类型的精英取代另一种类型精英的循环帕累托说:“在实际的阶级循环中,统治精英总是处于缓慢而又不断的变革之中,就像河流一样,今天永远不是昨天的样子时而激荡,汹涌澎湃,河水漫过堤岸新的统治精英通过缓慢地变革,洪水跌落,河水又回到惯常的河床里流淌历史是贵族的墓地”,“人类社会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贵族继往开来的历史”这就是 “精英循环论”三)帕森斯的职业分层理论,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帕森斯认为,社会成员处于不同等级、层次既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有用的;因为一个社会要正常运转,就必须把成员安置在不同的位置上,发挥不同的功能 帕森斯主张以职业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认为职业是阶层划分最重要的标准帕森斯认为,财富、权力和声望都是依赖于职业的,职业的等级代表各个人的成就,从事不同的职业,就处于不同的阶层。
帕森斯的这一分层思想深深影响了美国社会学家的分层研究美国社会学家经常通过调查把美国的一百多种职业按照声望高低排列出名次 例如美国社会学家特莱曼在1977年发表的《从比较的观点看社会声望》一文中,对美国的73种职业打出等级分第三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内容,一、社会分层的方法和标准 (一)社会分层的方法 1.主观法(自我评分法) 2.声誉法(声望法) 3.客观法 4.综合法 (二)社会分层的标准 1.收入 2.职业 3.教育 4.权力 5.消费,二、层内与层间关系的定性研究,(一)层内关系的定性研究 1.阶层意识研究 2.层内互动研究 合作关系 竞争关系 冲突关系 3.层内组织化程度研究 4.阶层行动研究 (二)层间关系的定性研究 1.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 2.阶层之间的竞争关系 3.阶层之间的冲突关系 4.阶层之间的合作关系 5.阶层之间的流动关系,三、多元分层结构的量化研究,(一)社会多元分层结构的含义 社会多元分层结构是指由社会成员在分层空间中的具体分布确定的各分层地位的关联状态 社会分层的标准是多元化的,不同标准的分层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根据不同分层标准得到的分层结构之间的组合就是社会多元分层结构。
(二)结构弹性分析 1、刚性结构 社会成员在社会空间的分布具有很强的地位相关性,即不同分层属性和结果之间的相关性高如一个人的收入分层与教育分层之间的结果基本相同 2、弹性结构 社会成员在社会空间的分布具有很弱的地位相关性,即不同分层属性和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低如一个人的收入分层与教育分层之间的结果完全相同 (三)多元分层结构与个人多重分层地位 1、个人多重分层地位间关系的类型:地位一致与地位相悖 2、多元分层结构与个人多重分层地位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第四节 中国的社会分层状况,一、改革开放前的社会分层结构 (一)分层结构的制度背景 1.行政权力控制社会资源的再分配 2.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 3.城市社会的“单位”化 (二)改革前我国社会分层状况 1、分层结构 2、分层特点 (1)政治性分层 (2)权力化分层 (3)身份制分层 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分层结构 (一)社会转型对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影响 (二)经济体制转轨对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影响 (三)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研究的若干问题,三、当今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二)城市的社会分层结构,1.六阶层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心与社会学系的研究人员认为,可以将我国城市社会区分为六个界限相对清晰的社会阶层。
它们分别是:(1)管理阶层,包括企事业单位中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单位负责人;(2)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指专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技术人员,包括高级、中级和初级技术人员三个等级;(3)办事员阶层,指一般性的管理人员、企事业单位的一般职员,如主要从事文秘、簿记、电脑操作等事务性工作的人员;(4)工人阶层,包括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和技术工人,以及下岗职工三类;(5)自雇佣者阶层,这个阶层的主要特征是从事自己所选择的职业,而不受雇于他人;(6)私营企业主阶层 2.十阶层论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刘欣在《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上发表的《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制度基础》一文中,根据享有再分配权力、寻租能力和市场能力的差异,把城市的社会阶层结构分为十个阶层:(1)有技术的权力精英2)无技术的权力精英3)国有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4)私营企业主和经理5)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低级专业技术人员7)职员办事人员8)自雇者9)技术工人10)非技术工人三)全国的社会分层结构,作业及思考题 1.名词解释: 社会分层 社会阶层 社会分化 2.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与帕森斯的分层理论有何区别? 4.谈谈你对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结构的看法。
5.谈谈你对中国城市社会分层结构的看法 6.谈谈你对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划分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