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习波浪理论不可缺少的前提.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37238312
  • 上传时间:2018-04-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普莱切特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值得投资者深入思考:“尽管艾略特波浪理论是现存的最好的预测工具之一,但他主要不是一种预测工具,他实际上是对市场行为的一种细致刻画这种刻画传达了:有关市场在行为连续统一体中所处的位置,及其随后运动轨迹及方向的问题波浪理论的主要价值在于它为市场提供了一种背景这种背景既有严谨的逻辑思考基础,又为研究者提供了对市场总体位置及前景的展望波浪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股价围绕“推动-调整”波动态势行进这种态势呈现加速上扬的对数螺旋线结构以上两条都是生长的基本要素,遵从宇宙膨胀法则所以,应用波浪理论,必须基于生长这个主导趋向如果对即将摘牌退市的个股,用爱略特波浪理论分析,便会画地为牢当股票都不存在了,用任何分析都无济于事因此波浪的行进是建立在对数螺线这个宇宙间基本的生长形态之上,通过推动-调整来完成基本运行态势其实从小到原子大到银河系,其运行或生长模式都遵从这种自然法则在四个正向与四个逆向构成的 5 推动-3 调整结构中,蕴含着黄金渐开线 1.618 的宇宙法则关于 5 浪推动 3 浪调整的看法:艾略特波浪理论的基石就是 5 浪推动 3 浪调整然后通过 5-3 分形,展开小无内大无外的循环体系。

      所以,划分波浪是爱略特波浪理论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有网友说,对于普莱切关于爱略特波浪理论基本分形 5-3 的阐述,不甚明白其实对这一问题,要从最基本的波动单元展开论述,即最小的波动形态必然是 N 字型,即 3 浪如果事物是静态的,非生长性的,即左边一个 N 字上涨,右边一个 N 字下跌,也许是一种平衡态势的分形但是,客观世界的生长特性是有目共睹的,只有两个 N 字形构成的 5 浪和一个 N 字形 3 浪,才能构成最基本的,具有生长特质的推动-调整波浪分形思想因此,波动法则和生长特性,决定了波浪理论最小的波动结构分形只能是 5-3 结构虽然推动-调整以 5-3 的形态最为普遍,但并非绝对经过近 7 年的观察,我认为如果依靠所谓的铁律 5-3 外表来划分所有级别的波浪,肯定无法避免困惑和失误虽然周线以上级别基本上都是以 5-3 外表来划分波浪,但在日线以下级别中出于市场波动的复杂性和划分的灵活性,常常会产生并非经典的 5-3 形态这也是容易导致千人千浪误区的一个原因其实学习波浪理论必然要经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样一个禅宗公案的道理上来即,第一阶段认为推动-调整必然是5-3 外表;随后发现有些情况例外,调整浪可能是 5 浪,推动浪可能是 3 浪;最后发现不管 3 浪还是 5 浪,核心主导思想依然是推动-调整这个基本模式。

      在日线级别下,以 000005 商业指数为例,看 20050920-20051206 这一段走势,明明是第 2 浪调整,但却走出了 5 浪下跌同时看 20050718-20050920 这一段走势,明明是第 1 推动浪,却走出了 3 浪上涨所以,5-3 外表作为划分波浪的普遍依据来理解,是没有错的,但不能理解为唯一依据,否则就可能面对作茧自缚的划分矛盾有网友提问如何理解波浪理论的三条铁律呢?第一:通常情况,推动浪以 5 浪展开,调整浪以 3 浪展开,但也有例外:少数情况下第1 推动浪和第 5 推动浪也会出现 3 浪推动比如刚才我们举得例 000005 商业指数例子,就出现了第 1 推动浪是 3 浪结构的客观事实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第1 浪或者第 5 浪处在一个大级别的调整-推动或者推动-调整的转换中,表现为涨跌两种力量的胶着和纠缠状态,两种力量对抗衡使得这两个分浪可能出现 3 浪模式的推动调整浪出现 5 浪的情况,一种是 A 浪和 C 浪出现 5 浪,我们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书上有相近的阐述;还有一种就是 2 浪或 4 浪出现调整 5 浪调整,虽然普莱切特在书中说调整浪不可能出现 5 浪,但是市场用极其复杂的客观走势告诉我们,没有不可能。

      关于 2 浪出现 5 浪下跌的例子刚才已经将了,可以参考 000005 商业指数在 20050919-20051205 的走势,关于4 浪出现 5 浪的情况可以参考 399106 的走势出现在 2 浪的前提是,处于一个长期跌势开始转向牛市的过程之中且仅仅限于日线以下级别那么当第 4 浪也呈现 5 浪推动下跌的假象时,常常预示着随后的下跌的幅度是巨大的第二:第三推动浪肯定是最长的,该铁律在 90%情况下是可行的但在引导或者终结倾斜三角形和 C 浪以 5 浪推动展开时,不可避免会出现较短的第 3 浪,甚至在普通坐标下第 3 浪最短的走势对这一表述,可以从历史的走势总结出,第三推动浪通常不是最短的表述比较严谨第三:第二浪肯定不会低于第一浪的起点,我们可以更细致的表述为,950%的情况下,第二推动浪的最深回调幅度应在在第一推动浪幅起点的 1/8 之上有网友提问如何确定浪级?1、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根据调整幅度来确定浪级在小级别波浪态势中,比如 1-60 分钟级别中,仅仅根据调整的绝对点数比对,就能大致把握波浪是否同级,当调整浪的波动幅度比对,呈现 2 倍以上的放大,通常是是浪级发生了跃迁在日线以上级别中,尤其是面对巨大涨幅的波浪,普通坐标的绝对调整点数比对此时已经无法灵活应用,这个时候要分清浪级,必须借助对数坐标,看待相对涨跌百分比幅度。

      图 2 中从 2245 下跌到 998 调整 55%与 6124 下跌到 2566 调整 58%因此,可以从对数的相对幅度比对上对浪级的判断进行辅助参考2、某些黄金分割比率也是判断浪级的可行办法通道通常是确定波浪级别最简洁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不同周期的比对,借助 ASI 或者 MACD 指标来把握波浪的级别比如我们在划分2008 年 1 月 15 日到 2008 年 5 月 14 日这一段走势时,存在两种波浪的划分,一种是我在论坛帖子中贴出的观点,即期间走了 1-2-3-4 浪;一种是只运行了 1-2 浪,在周线应用 ASI就可以大致发现这种划分波浪的依据另外一种划分有网友提问,如何确定是 A 还是 A 之 a 浪?这个问题结合 998-6124 的推动来讲,比较形象在确定 A-a 还是 A,完全取决于调整针对那个推动浪来进行?即当你在判断 6124-4778 的调整时,你只需要想一想,该浪是否针对 998-6124 的充分调整?结果应该很显然:6124-998 只能算作 A 浪的一个子浪来划分才合理,因为 6124-4778 从调整的幅度和时间上讲,都不够这里顺便谈谈我对 6124 之后调整浪的一些划分观点:由于 6124-4778 之后的 4778-5209-4812-5522 反弹,以一个典型的平坦形态进行,故可以认定 4778-5522 这个平坦形态前后应该是 5-3-5 的模式,即 5522 之后应该还有一个 5 浪推动的下跌。

      实际上市场从 5522-2566 可以划分一个 5 浪下跌的推动浪,见图 5,是一种可能另外一种可能可以打开000008 综合指数,即从 20080115-20080703 仅仅走完了两波下跌的即 1-3 浪,目前处于第 4 浪反弹,反弹完之后还有一个下跌浪从现在的反弹走势来看,这种可能性在增加从波动法则的角度而言,至于是大 A 还是 A 之 a,完全取决于是对浪推动进行的的调整而是仅仅针对第 5 浪进行的调整故在划分波浪的时候,可是从幅度、时间周期和结构进行综合研判有网友问如何寻找正确的起点?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事实上并不是上市日就是起点不管是指数还是个股,通常基于国民经济运行背景、市场总体环境和个股的上市表现状态,会出现不同的起点很多人习惯于把 19901219 日作为上证综合指数的起点,这种方法值得探讨因为深圳综合指数的走势并非从一开盘,就表现为持续上涨,而是在 1991 年 9 月 7 日创下最低点那么通常情况下,大级别的波浪,理应从最低点来划分但事实上,一个正确的起点,却并非都是从最低点来划分因为市场并非像人们理解的,起点是与生俱来的从哲学层面上讲,参考的起点之前还有一个漫长的孕育和契入过程。

      我们可以称之为破土之前萌生或者类似十月怀胎孕育,就能形象的理解我提出的这一观点其实这一观点与艾略特提出的 A-B 底有一些联系打开 B 股指数,更能验证在经过一定阶段的市场交融和接纳之后,方才建立起自己的正确起点并非从开市日就算起点在此之前,很多指数都是处于一个震荡盘底或反复筑底的过程之中个股这方面的例子就更多了由此,才导致出,正确起点的重要性我认为中国股市的起点,应该从 1994 年 7 月 29 日算起在此之前,不管深沪,不管AB 股,都是萌芽阶段,或者孕育阶段,是生长形态之前的必要积累阶段我可以这么说,4 年熊市即 2245-998 的调整,时间周期上针对 7 年牛市 325-2245 进行非常充分调整,而价格上,998 的调整,不仅仅是针对 325-2245,而是针对 95-2245研究成本的人应该能理解我这句话换句话说大盘下跌到 998,就已经达到了牛市第一浪之前的市场成本因此我认为从 998 开始的推动,不应该是第五循环浪,只能把他纳入第二浪 2245-998 之后的第三推动浪的第 1 子浪中理解,才能反映市场的真实面貌从这个角度理解,那么 6124之后的调整将是针 998-6124,而并非有些人担心的认为是对 95-6124 中国近 19 年走势的调整。

      以上这些说明了正确理解起点,将对波浪理论的正确分析,起到主导作用为了与传统波浪理论接轨,可以将 325 之前的 95-325 划分在新推动浪之前的 A-B 底这一提法,肯定会遭到遵从普莱切特波浪理论学派的猛烈攻击,因为普莱切特是反对 A-B底的提法但是根据我对波动结构的能量法则的理解,我对 325 之前的 AB 底观点是非常自信的其实用反证方法也可以论证 19940729 是一个循环级波浪的开始,不管艾略特原著还是普莱切特对波浪理论的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第三推动浪不可能是三角形或者楔形很多人如果这样划分波浪理论 95-1558-325-2245-998-6124,则存在对数坐标下,第三推动浪 325-2245 是一个楔形形态的误区因此结合对爱略特波浪理论深层次的哲学认识而言,只能把 325-2245 划分为一个循环级推动的第一浪那么对 2245-998 以及 998-6124的理解,就相当清晰其实,你能应用江恩理论的结构平衡点来划分正确的起点,不仅可以提高波浪理论的有效性,而且还可以窥探市场内在的波动平衡所以,希望大家在学习 波浪理论的同时,能兼容并举,学习江恩理论尤其是关于波动结构平衡的论述,将会对增加市场认知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网友问时间周期与波浪理论如何结合?实际上,周期理论和波浪理论的路径并不相同周期理论核心是固定时间周期和周期平衡波浪理论的体系认为级别不同,故循环周期不同因此,用周期来理解波浪比较困难,但用周期来理解波动,却十分必要因为每个浪点既然都是一个平衡点的话,就说明可以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关于周期平衡,可以从结构对称、周期比率和固定周期共振上寻找蛛丝马迹其实,如果能够跨越波浪理论的级别束缚,你一定能发现每一个平衡点都是周期对称点,只不过这个周期并不是通常理解和看到的同一级别,而可能相差很多个级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级别虽然是价格的跃迁所致,但不影响波动周期的时间转向因此,灵活应用周期对称,虽然是最笨的方法,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你可以将所有周期点一一标示,寻找对称周期关于应用时间周期的比率来确定周期转向,这个冯雷老师在《波浪理论买卖点揭秘》中有详细的探讨,的确相邻周期之间存在比率关系,很多时候,对这一问题的认知我们仅仅限于大概率的现象因为全凭经验和概率进行判断比如判断 2245-1004 共运行了 987 交易日,而 1004-6124 运行了 545 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