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山西省山阴县古城镇总体规划汇报.ppt

54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25909453
  • 上传时间:2017-12-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8.47MB
  • / 5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山西省最大的乳品生产基地所在地,汇报内容,一、规划任务解析,本次规划解决的问题:,1、城镇发展战略; 2、城镇性质; 3、村镇体系规划; 4、镇域基础设施布点; 5、镇域社会服务设施布点; 6、城镇人口规模; 7、城镇用地规模; 8、城镇用地布局; 9、城镇市政设施规划;,二、规划背景,,宏观背景: 1、我国人多地少,土地浪费现象在小城镇建设中尤其突出; 2、加速城市化进程成为解决一系列城镇问题的基本前提;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现实背景: 1、古城镇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2、古城镇产业结构面临战略性的调整; 3、现状用地布局不能满足城镇发展需求。

      规划期限: 近期:2006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5年,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有三个层次的范围 1、镇域村镇体系规划范围:为古城镇整个镇域范围,总面积153平方公里 2、城镇总体规划范围:指城镇镇区及因城镇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总面积3.12平方公里 3、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参与建设用地平衡的九类用地,总面积167.58ha三、规划内容及思路,,`````,,,,,,,,,,,,,,,,,,,,,,,,,现实发展状况,,发展条件的分析,,城市建设发展状况,,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发展状况,,上层次规划解读,,系统规划,,产业结构指引,,宏观发展策略,,规划目标及城市发展规模,,社会存在主要问题,,设计潜力的分析,,规划范围的确定,,多方案比较,,城市化引导策略,,空间功能分区,,确定最终方案,,宏观发展优势,,与山阴县的关系,,与周围镇的关系,,,,,,,,,,,,,,,,,,,,,,,,,土地利用规划,,,空间景观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公共设施配套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宏观研究将古城镇镇域发展的问题放到更大范围内去分析解决,系统规划建立古城镇镇区总体结构,优化镇区的功能布局等具体工作,规划内容及思路,四、现实发展状况,,古城镇位于朔州市山阴县境内,在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5KM。

      镇域内有大运高速公路南北穿越,设有山阴高速出入口;林荫路、虎山线和新建的北同蒲铁路都途经该镇,交通十分便利 古城镇北接合盛堡乡、岱岳镇,南临马营庄乡和后所乡,东与应县接壤,西与安荣乡、薛圐圙乡毗邻古城镇镇域总面积153KM2区位介绍,,,地形地貌——古城镇全镇为平川,镇区地形平坦,地面高程1006-1020米,自然条件——全镇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十年九旱,空气干燥,雨量较少年平均气温为6.7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384毫米,70%降雨集中在6-9月份;主要交通——大运高速、林荫路、虎山线及其他县乡道路、通村公路等;土地利用现状——镇区位于镇域中部;,自然条件,,,,,用地与人口,古城镇地域总面积153平方公里,辖古城村、四里庄、王庄、胡疃、上河西、西盐池、南盐池、快乐村、芦岭、安居坊、洪济屯、小圪塔、马梁村、杨村、西小河、东小河、中小河、东辛庄、北盐池、李珠庄、后射躲、前射躲、羊圈头、羊圈铺、前皇台、后皇台等26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村庄大致呈“S”形布置2005年底全镇户籍人口20976人,共5744户有耕地面积11.3万亩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第一产业:基础地位有待巩固,无特色农业。

      以奶牛、玉米、芹菜、土豆等为主2005年第一产业占三产比例为4.2%2、第二产业:龙头效益企业日显重要,主要工业企业为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古城予制厂、朔州市农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3、第三产业:基础及其薄弱,需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农业以奶牛、玉米、芹菜、土豆为主第二产业:在主导产业培育上,确立了以古城乳业多样化为主、煤炭等其他企业刚刚起步第三产业:煤炭现货交易市场的兴起,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社会发展状况,高中——1所;中学——1所;小学——23所;幼儿园——11所卫生院——1所;敬老院——1所,中,敬,十,高,,基础设施状况,高速公路——大运高速公路,设古城镇出入口其他道路——虎山线——内蒙杀虎口到山阴朔蔚线——朔州到河北蔚县古马线——古城镇到马营庄乡黑山路——黑疙瘩到古城镇加油站 邮电所,油,五、城镇综合评价,,优势与机遇,1、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2、工业发展特色明显,后劲强劲;3、土地资源丰富,可供城镇发展用地充足;4、农业基础雄厚,品种多,效益好;5、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SWOT分析,,劣势与挑战,1、镇区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体系不完整; 2、土地利用率低,功能布局不明确;3、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混合布置,未产生集聚效益 ;,,综合评价,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古城镇经济实力有了较大提升,工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为古城镇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但古城镇现有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城镇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古城镇应利用其优越的区位及交通条件、丰富的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同时加强环境投资改造建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是古城镇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城镇职能,,(1)是“山西省最大的乳品生产基地”;(2)乳品冷藏及运输等服务基地;(3)是未来山阴县域东南部的工贸型城镇;(4)是联系山阴与应县的必经通道之一;(5)镇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城镇性质,以乳制品生产和加工为主,乳品冷藏及运输、商贸物流等为辅的商贸达的工贸型城镇六、城镇发展战略,战略发展方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新的历史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迫切要求近几年,随着古城镇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古城镇的经济实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丰富的资源,构成古城镇发展比较坚实的经济社会基础从古城镇长远的发展要求看,还需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加强投资环境建设,这是古城镇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战略目标,,1、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规划预测近期2010年古城镇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7.01亿元以上,年均递增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80元以上;远期2025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2.24亿元以上,年均递增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经济增长和综合实力居于全县乡镇中上游水平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力度发展油料、甜菜等效益产业及发展特色种植业强化工业基础地位,积极扶持乳业加工、饲料加工、皮革工业以及肉制品加工等企业的发展加快提升传统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规划期末三产比例达到26:54:203、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建立空间布局合理、富有集聚创新功能的城镇体系,城镇人口规模达到1.4万人左右,建成区面积达到1.7平方公里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55%以上4、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宽裕恩格尔系数低于40%,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5平方米,普及率达到50%,有线电视入户率提高到9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巩固和发展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以内,每千人医生数达到2人;社保覆盖率达到9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5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绿化覆盖率为70%以上;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为30%,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高战略措施,,1、发展特色农业,扩大农业影响力;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设边贸重镇;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中发展特色规模企业;4、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强城镇建设;5、统筹城乡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6、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7、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七、策略与行动,,1. 现状建成区,2. 规划拓展区,3. 战略储备区,调整完善区,控制整合区,重建更新区,产业拓展区,生活居住拓展区,城镇中心区,镇区范围内空间分区策略,控制整合区,重建更新区,城镇中心,战略储备区,,1. 单核心结构布局,2. 强化城镇中心区——镇政府东侧,营造城镇中心区,,(1)产业带动,(2)政策调整,(3)基础设施改善,(4)城市面貌的提升,加快城镇化进程,八、系统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村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形成镇区、中心村、基层村三级等级规模结构。

      {镇区(1个原行政村)、中心村(5个)、基层村(8个)},村镇职能结构,,村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空间结构:以应山路和朔蔚路联系起来的交通轴线为城镇发展主轴带,带动沿线西盐池、东辛庄两村的联动发展;以后黄台——上河西——镇区——北盐池的二级公路为城镇发展次轴,以古城镇城镇规划区为中心,结合各中心村建设,逐步推进各村庄建设人口预测:—近期:2.0万人;—远期:2.5万;,,镇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商业服务设施——中心镇区形成镇级商业中心,中心村形成片区级商业中心教育设施规划——镇区设置初中、小学、幼儿园、成人教育中心;中心村设置小学、幼儿园;医疗卫生设施——镇区设置卫生院、中心村布置卫生所、基层村布置卫生室;文化设施——镇域文化设施按镇区和中心村两级布置;至2010年,中心村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筑面积500m2以上,拥有一定数量的公共图书、报刊杂志,为居民提供多功能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远期进一步提高文化中心的服务水平,丰富服务内容城镇规模,,一、人口规模:规划预测镇区人口规模为:近期(2010年):8500人; 远期(2025年):14000人,二、用地规模:规划至2010年,镇区建设用地为115.66公顷,人均用地面积136.07平方米; 规划至2025年,镇区建设用地为167.58公顷,人均用地面积119.70平方米;,镇政府,医 院,高 中,小 学,中 学,加油站,镇区现状,镇区存在问题:,,(1)道路体系不完整,内部联系不强;(2)基础设施不完善,现有的基础设施规模小,难以满足发展需求;(3)没有文体科技用地,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4)缺少广场用地和公园绿地,绿化系统薄弱,不成体系;(5)工业用地布局混乱,没有合理的布局发展方向,影响居民生活质量;(6)现状居住建筑布局杂乱无章,居住环境差,改造余地较小。

      现状用地构成表,功能结构分析,心 轴六 片一 环,土地利用规划图,道路系统规划,两 横两 纵,绿地系统规划,,,,两 横两 纵一 环,规划用地平衡表,电力电信工程规划,给水工程规划,排水工程规划,近期建设规划,规划用地平衡表,环境保护规划,,一、规划目标:古城镇的环境保护建设将着眼于通过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进化与自适应能力的提高,实现富裕、健康、文明,即是保护生存环境、保护生产力、保育生命支持系统的长远战略举措二、功能区划:1、水环境功能区划: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要求2、空气环境功能区划:按一类区建设,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一级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划:将农业生产区及其区域内农民居住的自然村落等划为1类区;将镇区建成区、迁移农民集中居住区划为2类区;工业功能区则划为3类区;而交通干线两侧则划为4类区各区执行相应的等级质量标准三、规划措施:1、水环境综合整治 2、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整治 3、声环境综合整治 4、固体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利用 5、加强城镇环境污染治理的宣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