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哲学七幻灯片.ppt
15页价值哲学(七),For 哲学2008级 第七讲 小结与讨论,第七讲 小结与讨论,一、从价值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角度 总问题:价值判断如何可能? 二、从德国哲学传统的角度 自由问题:人如何实现自由? 三、讨论: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看价值问题,一、价值判断如何可能?,(一)价值判断的标准 (二)价值判断的性质 (三)形成合理的价值判断之途径,(一)价值判断的标准,康德 主要关注道德价值,其标准是理性的意志就人自身来说,它就是自由意志;就行为的道德判断标准而言,它就是道德法则 新康德主义: 文德尔班:“规范意识” 李凯尔特:主体的评价活动 舍勒:存在着先验的客观的价值秩序,提出五条确定等级的标准,(一)价值判断的标准,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 尼采: 权力意志 海德格尔: 最基本的思或原始的思,主客未分状态下的一种展开 筹划,(二)价值判断的性质,康德 理论上讲,(道德的)价值判断体现了对自身作为理性存在者的意识,人格尊严 人的双重存在 目的国;人是目的 实践上看,价值判断(选择):人通过自我立法,表达其自由意识,实现自由 人是赋意者,(二)价值判断的性质,新康德主义: 评价活动、文化创造的活动。
存在主义: 人作为本真存在的活动其表现是独特的,而又有普遍的意义三)形成合理的价值判断之途径,康德: 行为法则的可普遍化 新康德主义: 先验方法 尼采: 发挥生命力 海德格尔: 现象学方法,去蔽以保持本真的方向而向未来展开,二、人如何能实现其自由,康德开创德国哲学的传统: 从考察人类能力入手→知识问题:理论理性(→思辨哲学的方向)与实践理性(→价值哲学的方向) 自由问题只有在实践领域来解释,通过道德的立法来实现 实践的信念:三个公设,二、人如何能实现其自由,新康德主义: 普遍的规范意识:实际意愿与理想规范相符合 舍勒: 分层次地提升与实现,二、人如何能实现其自由,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 个体本真的、独特的 尼采:权力意志的实现 海德格尔:自由作为一种创造性,“无”规定性,在对时间性的自觉中展开,三、讨论: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看价值问题,1价值普遍主义和相对主义 2生命、情感与理性; 3方法:情境主义与逻辑分析 可以围绕价值判断问题来比较 (一)价值判断的标准(或根据) (二)价值判断的性质 (三)形成合理的价值判断之途径,三、讨论: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看价值问题,中: 材料1 《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左传•昭公十五年》:“仲尼曰:‘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曰义也夫,可谓直矣……’”三、讨论: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看价值问题,郭店楚简《性自命出》:“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知情[者能]出之,知义者能入之” 《孟子•尽心上》: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叟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䜣然,乐而忘天下”三、讨论: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看价值问题,西:包尔生:《伦理学体系》 材料3 P77 材料4 P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