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中班健康课《跳皮筋》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3页幼儿园中班健康课《跳皮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掌握跳皮筋的基本方法2. 能逐渐提高跳皮筋的次数和难度,在玩乐中提高身体素质3. 通过跳皮筋锻炼手腕、手臂、下肢等部位的肌肉,促进身体的发育和成长4. 理解和遵守跳皮筋的规则,培养良好的运动礼仪二、教学内容《跳皮筋》为幼儿园中班健康课的一项内容本教学设计主要教授跳皮筋的基本方法和规则教学内容具体如下:1. 西瓜皮1. 将皮筋绕住两个同学的脚踝,两人同时分开,形成一个平行立方体的形状2. 站在立方体内,将皮筋跳到脚踝下面跳完之后,在跳回来继续跳到膝盖下面,再跳回来最后跳到腰的位置上面,再跳回来,完成一轮跳跃3. 每一轮跳完后,皮筋就会向上提高一段距离跳完数轮后,皮筋已经提高到了膝盖以上,最后再跳几轮就能跳到皮筋绷直的高度2. 二人转1. 站在皮筋的两侧,将皮筋绕住同伴的脚踝,跳完一定次数后,同伴换成自己跳皮筋2. 每跳完一定次数,皮筋就要向上提高一段距离,逐渐增加难度3. 狮子吼1. 三人分配角色,两个同伴站在皮筋的两侧,另一个同伴站在皮筋的正中央2. 站在中间的同伴负责喊出口令,让两位同伴准确而快速地跳皮筋,口令可以是数字、颜色、动作等。
3. 口令不断变换,玩家们需要根据口令进行相应的操作,顺利完成游戏三、教学流程1. 开场教师进入教室,向孩子们问好并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然后让孩子们做几组动作热身,准备开始教学2. 提出问题请孩子们回答以下问题:跳皮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怎样才能跳得高、跳得稳?3. 讲解跳皮筋的方法教师向孩子们演示跳皮筋的方法,同时向孩子们详细讲解跳皮筋的规则和注意事项4. 初步练习1. 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练习跳皮筋跳皮筋的高度以膝盖为准,根据不同的跳跃经验进行安排和指导2. 初步练习中,教师要注意每个孩子的情况,及时纠正跳跃姿势的错误,同时对表现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5. 游戏形式教学1. 按照顺序依次安排“西瓜皮”、“二人转”和“狮子吼”三种跳皮筋的游戏形式,每一种形式都能够提高跳跃的难度和次数2. 教师提供相应的难度变化,让孩子们不断克服难关,增强自信心和愉快的体验感6. 结束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孩子们做适当休息和放松的体操动作,结束今天的学习体验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总体评价本次跳皮筋的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互相配合,展示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其中“狮子吼”游戏形式特别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激发了孩子们的游戏兴趣。
2. 学生表现及个别问题1. 部分同学对跳皮筋的基本要素理解不够,需要加强基础练习2. 部分同学的个体发展情况不同,难度较大的跳皮筋游戏形式对其可能过于困难3. 教学策略改进1. 增加各种难度适应阶段,并逐渐提高游戏形式的难度2. 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感受3. 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同时提供基础练习的机会4. 教育思考跳皮筋是一种非常简单而且有趣的体育运动,能够充分锻炼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跳皮筋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享受到成功的感觉,培养他们乐于接受挑战和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类似的体育运动、游戏、趣味活动等内容,让学生在玩中学,从中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