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击甘肃陇南特大洪灾现场.docx
4页直击甘肃陇南特大洪灾现场作者:暂无来源:《环境与生活》2020年第9期本刊记者刘军民撰文/摄影甘肃陇南有“陇上江南”之称,境内江河溪流纵横密布,多山又多水,是甘肃水力资源最 丰富的地区8月以来,当地连续多日突降暴雨,造成泥石流、山体滑坡、房屋倒塌等地质灾 害,某些县镇的受害程度不亚于当年的“ 5・12 ”地震《环境与生活》记者多次赴陇南市武都 区、文县等灾害第一现场,目击当地各级政府、村镇干部和群众万众一心共抗洪灾的感人场景, 记录下相关部门在防灾救灾中工作落实到“毛细血管”的过程甘肃暴雨,每一次都到陇南在陇南市文县碧口镇,虽然水已经退去,但依然能清晰地看到洪水侵蚀房屋留下的痕迹2018年的洪水,只淹到门的一半,今年整间房全淹了,而且泥浆很多文县碧口镇53 岁的锁文斌对媒体说甘肃的《兰州晨报》报道,据气象站统计,8月以来甘肃共出现暴雨373站次,大暴雨17 站次仅8月1〜20日降雨就占其汛期平均降雨量的116%如此强的降水对于深处内陆的甘 肃来说非常罕见,而这些暴雨、大暴雨,每一次都有陇南的份8月21日,甘肃省气象局向省政府提交的《关于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流域及其周边地 区暴雨灾害评估的报告》(简称报告)称:宕昌县50年一遇,两当县70年一遇,武都区、康 县、徽县、文县均达到或超过100年一遇。
其中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流域降雨量分别为历 史极值的2.3倍、3.0倍和1.7倍虽然陇南将各种预警信息通过、微博、APP、网站、报纸、电视广播、人力等方式,实 现了全覆盖,但暴雨接连而至时,还是超乎了当地人的想象熟悉陇南的人都知道,陇南是甘肃唯一全境属于长江流域的地区,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 态安全屏障,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密布,共有大小河流沟溪9382条据《报告》分析,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流域全部流经陇南陇南9个县区县城均有河 流穿城而过,辖区内居民大多傍水而居8月20日,陇南市抗洪救灾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 截至8月18日24时,此次暴洪泥石流灾害造成全市直接经济损失81.86亿元文县、宕昌县、 武都区、康县、成县、礼县、西和县、徽县、两当县9个县区199个乡镇街道2280个村11.12 万户40.75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72181人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房屋倒塌、道路损毁, 生态植被也受到相应损坏据发布会介绍,8月1日、6日、10日至12日、14日至17日,陇南市连续出现暴雨、大 暴雨和多次强降雨过程,特别是8月14日至17日,累计降水量突破陇南市气象史极值纪录 据统计,这次强降雨造成的暴洪泥石流是百年一遇的灾害,灾情时间跨度长、降雨强度大、受 损程度重。
从甘肃省应急管理厅近期现场调研和卫星图片分析,这次灾害对交通、水利、地质 方面的破坏十分严重,个别地方的灾情甚至超过“ 5・12 ”地震灾害屋后两百多年的大树倒了8月21日,《环境与生活》记者来到陇南市成县索池镇采访记者见到王湾村村民牛亮生一边清理房屋,一边说:“几百年都不遇的大暴雨啊,把我们 家屋后二百多年的大树都弄倒下,这雨你想想得有多大,我家打了 3000斤小麦,大树砸坏了房 屋,抢救出来的小麦还不到一半他不断叹息在索池镇王湾村,记者见到该镇副镇长陈志顺,他负责此次全镇灾情的应对据他介绍, 自8月10日起,索池镇全镇范围内普降暴雨,全镇均受影响,相继出现山体滑坡、房屋倒塌、 道路阻断、通讯中断、基础设施损毁等情况我们全镇党委政府,按照省市县的通告要求,迅速行动,提前预警通过召开会议、电 话通知、群等形式向全镇干部群众和镇直相关单位及时发送暴雨预警信息,宣传防汛抢险 知识,成立了镇村防汛抗洪应急指挥部,修订了《防汛抗洪工作应急预案》同时,我们还到 灾害隐患点和监测点周边地段巡控,撤离危房居住人员,提醒周边区域住户全镇各党支部还 迅速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责任区、开展党员联系户等方式开展邻里互助和生产自救。
他说在具体工作上,全体镇、村、组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应急值班 值守制度同时,由包村领导、驻村干部负责,逐户走访村内群众,逐项登记受灾情况,逐人 查看生活状态,确保数据准确可靠、群众生活有保障坚守20天就回了一次家8月22日,《环境与生活》记者冒雨驱车,在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协助下,来到陇南市成 县鸡峰镇陈沟村该镇党委书记、成县鸡峰镇灾情指挥部总指挥秦明辉,已经在此坚守了近20天他告诉记 者:“我从8月6日就来陈沟,就昨天晚上回了一趟家,洗了个澡,换了一身衣服据秦书 记介绍,现在陈沟村的险情依然不断,大面积泥石流滑坡还在发生,通村公路全部被泥石流堵 死,通讯信号时断时续,电力完全中断,原本风景如画的陈沟村满目疮痍,到处淤泥遍布,一 片狼藉,成为与世隔绝的“孤村”幸好受灾群众及时撤到了村委会的安置点上,大家不分白 天黑夜地转移物资房屋损毁、道路毁坏非常严重,人不能靠近,刚开始人们举步维艰,车辆 更是无法通行经过地质专家的查看,陈沟村四社的山体已经从山顶裂开了大缝,山体整体在 下滑移动该怎么办,他们一直在研究措施并上报方案同样的,鸡峰镇自灾情发生后,也全方位开展防汛抢险工作。
如成立镇村社应急抢险队 179支784人,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各包片领导、驻 村干部奔赴各村转移群众与险情排查等小镇成了 “孤岛”却无一人伤亡8月25日至30日,《环境与生活》记者来到陇南市暴雨灾情最严重的文县25日中午, 在文县碧口镇,工作人员张斌向《环境与生活》记者介绍说,受持续强降雨和上游水库泄洪影 响,文县碧口镇部分街道被洪水所淹洪水漫进了沿街商铺和住户的家,沿江两岸、镇区市政 基础设施严重受损,进入碧口镇的国省道路全部阻断,镇区电力、通讯、供水中断……救援力 量难以抵达,碧口镇成了一座“孤岛”但截至8月19日镇区洪水退去,由于应对得当,全镇 无一人伤亡全镇无一人伤亡的背后,是上下齐心的付出文县碧口镇纪委书记杜全兴介绍说,8月以 来,省、市、县多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息,期间省市县主要领导多次批示,预报文县在8月14日到17日期间有暴雨灾害天气各级领导干部迅速召集相关人员开会、部署,全镇进入了 防汛抗洪紧急状态8月15日,在抢险的关键时刻,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亲自调度防汛工作, 一级巡视员郭建博、文县委书记苏彦君、县长张立新不分昼夜亲临抗洪一线全镇上下,同心协力。
驻镇各单位、各村(社区),全体包村(社区)领导、包村干部、 社区干部、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执行防汛动员命令,干部各自深入到村到社 区全面进行宣传引导与此同时,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通过、短信、平台、千村千群 等社群媒体进行发布,做到气象预警信息家喻户晓,不落一户一人同时通过实地查看,现场 排摸,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水电站泄洪多日仍不减水势8月26日,《环境与生活》记者从文县碧口镇向文县县城出发,第一站来到文县范坝镇河 口村记者看到受灾村民正在自救,开始了灾情期间的过渡生活随后,《环境与生活》记者沿着212国道文县方向,来到文县玉垒乡马家沟村这里的一 处水电站正在泄洪,水势汹涌据该站值班人员介绍,该水电站自洪水爆发以来,已经连续泄 洪了快10天了,但水量依然很大沿着212国道,《环境与生活》记者来到文县尚德镇金口坝村在212国道公路上,公路 左侧是深不见底的白龙江,右边是被暴雨侵蚀后垮塌的山体,没来得及全部清理的泥石流和废 土石方,都堆积在道路墙根,有的地方只能勉强让一辆汽车通过,有的地方还在加紧清理在 行走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出现停车或堵车现象有的地方行车非常危险,有的道路边沿已经垮 塌,道路路基已经悬空,有的道路和隧道当中都有较深的积水,通过时必须下车观察小心翼翼 通行,不然就会熄火泡在水中,只能等待救援。
民俗旅游村面目全非8月27日,《环境与生活》记者随同文县融媒体中心和甘肃广播电视台采访报道团一行来 到文县铁楼乡采访从文县城关镇鹄衣坝村到铁楼乡有35公里,记者在沿线看到大多数公路路 段塌方,泥石流废土废石随处可见农田被毁面积较大,时而见到房屋倒塌现象据了解,文县铁楼乡受灾严重,昔日美丽的白马民俗文化旅游胜地铁楼乡草河坝、李子坝 等村景点全无,一片废墟,并因为道路、通讯中断数日,也成为“孤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前行,《环境与生活》记者来到铁楼乡草河坝民俗生态旅游村,这 里已经面目全非,一片狼藉迎宾寨门、停车场、情歌对唱台、仿古廊桥等旅游景点设施全被 毁坏这里的少数民族群众正在自救,清理淤泥,修整道路在废墟中喷洒消毒液8月28日早晨,《环境与生活》记者再次随团出发,来到受灾严重的文县石鸡坝镇石鸡坝 村四社,该社原名为险崖坝当天是自灾情发生后打通该村道路的第一天,《环境与生活》记 者和随团其他人是来该社采访的首批媒体记者所有进入灾区的人员和车辆都要严格消毒,遵 循疫情防控指挥记者看到卫生防疫人员身着白色防护服,背着消毒液,来到残垣断壁上喷洒 消毒液,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记者们紧随其后,进入狼藉一片的废墟堆里。
这里已经看不到 有受灾群众8月17日上午,在接到市、县发布的暴雨红色预警信息后,石鸡坝镇党委当即安排干部冒 雨深入村社,利用群、大喇叭、拉警报、吹哨、敲锣等方式,对居住在存在安全隐患区域 和沿江低洼地带群众进行紧急疏散转移,当日全镇累计疏散转移群众4375人洪水退后的石鸡坝镇一片狼藉,随处可见倒塌的房屋、冲毁的农田、下陷的路基以及洪水 过后留下的大量污泥、垃圾村支书被滑坡淤泥埋倒8月10日晚上12点半,宕昌县哈达铺镇暴雨如注,刚刚从兰州参加培训回来的吉家湾村 党支部书记李亨通,突然接到村民称发生山体滑坡李亨通来不及和家里人打个招呼,就 冒着暴雨快速驱车返村,在村口道路已经被泥石流堵死、车无法前行的情况下,他果断把车扔 在路边,快速赶往发生山体滑坡附近的村民家进行排查在抢救村民任成才的母亲和媳妇后,李亨通支书被突如其来的滑坡埋在了淤泥堆里闻讯 赶来的群众赶紧把他解救出来,但身受重伤的李亨通当时仍继续安排转移工作……本栏目责编/廖素冰houl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