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鲁重美ppt培训课件.ppt
22页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鲁重美,概 况,肝内中、小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炎症 中年妇女 搔痒、黄疸 AMA-M2阳性 UDCA、肝移植,流行病学,据1976年统计,在欧洲该病发病率为 18/100万 1987年,为128/100万(其中女性为276/100万),女:男为10:1 有文献报道,西方的PBC发病率高于亚洲,但日本近年有所增高 我国目前仍缺乏这方面的统计发病机理,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遗传因素 感染因素,体液免疫,AMA-M2不单纯出现在PBC中 抗体的滴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给实验动物注射PDC-E2,可使其体内 产生强的体液免疫,但并不能导致胆管破坏性炎症细胞免疫,抑制型T淋巴细胞异常 有证据表明:毒性T淋巴细胞与胆管的破坏直接有关系遗传因素,PBC病人的HLA II中HLA-DR8表达增加 不同国家PBC病人的HLA表型不同,在遗传学方面有地域性差异 HLA-DR、-DP在胆道上皮表达对启动肝内胆道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是必须的感染因素,与大肠杆菌、分支杆菌的某特殊菌株有交叉抗原性,免疫机理假说,患者具有某种特定的遗传性质或某些免疫异常。
特定的肠道细菌抗原成分被肝脏摄取并代谢,导致胆管上皮细胞一些蛋白或其它成分的表达 这些成分成为免疫反应的目标并且是AMA的类似物病 理,第一期为胆小管炎期 第二期为胆小管增殖期 第三期为瘢痕形成期 第四期为肝硬化期,病理组织学,胆管减少,胆汁淤积,肝细胞坏死,纤维化,胆汁性肝硬化,肝衰竭、门脉高压,,,,,,,临床症状,大多数为中年女性 搔痒 黄疸 其它非特异性症状,查 体,皮肤:色素沉着、苔藓样变、黄斑瘤 黄疸 肝脾大 腹水 水肿,常规实验室检查,ALT、AST轻度升高 GGT、AKP明显升高 IgM、ESR升高 Bil升高、PT延长,AMA-M2,早期PBC,AMA-M2轻度增高,此后逐渐升高 AMA-M2在病人亲属中有10%的阳性率 在肝移植后,无复发的病人中AMA-M2阳性诊 断,胆汁淤积的证据:AKP、GGT升高 AMA-M2≥1:100(免疫荧光法) 病理:中小胆管有非化脓性胆管炎(直径在80um以内),鉴别诊断,药物性胆管炎和胆汁淤积 硬化性胆管炎PSC 自身免疫性胆管炎,病程与预后,无症状患者的病程平均15年;5年生存率约 90% 10~30%无症状病人可在40个月后出现症状,通常为6年。
对于出现肝病症状的病人,存活时间多<5年治疗原则,对症和支持治疗 免疫抑制治疗 UDCA 肝移植,药物治疗示意图,免疫进展,胆管减少,胆汁淤积,终末期,秋水仙素 硫唑嘌呤 糖皮质激素 环胞霉素 甲氨喋呤,UDCA,肝移植,搔痒,骨痛,腹水,静脉曲张破裂出血,,,,,,,,,,,,,,,,,,,,UDCA,剂量:13~15mg/Kg/d 疗程:长期 适应征:宜用于I~II期的病人,肝移植,病变越严重,移植后存活率越低 移植后搔痒、黄疸较快消失 术后3~4月内骨代谢障碍加重,但在随后2~3年内逐渐恢复 AMA-M2仍阳性,但水平较术前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