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居易的诗全集】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赏析.docx
4页白居易的诗全集】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赏析 【同学演讲稿】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是唐朝闻名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梦得'指的是白居易的好友刘禹锡,刘禹锡字梦得下面请看学校生作文网的我整理的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赏析,盼望对你们有所帮忙!!! 陈才智 少时犹不忧生计, 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 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 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 共君一醉一陶然 题解 这首诗作于开成三年(838)白居易当时在洛阳,任太子少傅(即皇太子的导师) "梦得'是刘禹锡的字刘禹锡(772842),洛阳人,与白居易同龄,是白居易晚年心心相印的挚友,所谓前有"元白',后有"刘白'白居易对刘禹锡的诗突出推崇,称他为"诗豪'刘禹锡七十一岁逝世时,白居易曾写下《哭刘尚书梦得二首》,诗中说:"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白居易写此诗时,刘禹锡也在洛阳,任太子来宾分司当时两人任的都是闲职诗题的意思是:我与梦得买酒闲饮,并商定今后相见之期 句解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青年时尚且不担忧生计,到老来谁又会吝惜几个酒钱?首联直抒慨叹。
从"少时'到"老后',是对平生的回顾,蕴涵着一丝悲怆的身世之感"少时'句,写出青年时的稚气与豪气;"老后'句,流露出饱经风霜、阅尽世情冷暖的暮气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我们一齐买来珍贵的酒,举杯共饮;两相对看,你我距七十岁都只差三年白、刘二人都已经历坎坷,又都是狂放通达之人于上句中,可见出诗友聚会时的豪情;下句转为顿挫,骨子里有凄凉沉痛之意白、刘同生于公元七七二年,此时都已六十七岁,故谓"七十欠三年'两两"相看'之下,看到了什么?首先自然是容貌,白发苍苍,皱纹满面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青春当然难留,而来日竟已不多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因此,"相看'的背后,实际上包含着人生浮沉、岁月无情的繁杂感情"十千',即十千钱,借以形容酒的珍贵"斗',古代酒以升斗论量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闲饮中,我们征引经史文句以行酒令;醉意中,我们吟诵诗句,赛过那管弦之乐这一联,详细描写出诗题中所说"闲饮'情状,与诗人的身份、境况极其相符由于是文人,故闲中有雅趣;由于年老,闲雅之中便有了清逸淡然之风应当说,这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是精神世界的得意其乐与极大满意这里的"醉',似醉而非真醉。
与其说是醉于美酒,不如说是醉于心一般的丝竹可以动听悦耳,却无法像知己那样心灵相契,获得感情上的安慰与共鸣"雅令',高雅的酒令"穷',穷尽,此言广征博引"清吟',指吟咏诗句得意其乐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等到秋后菊黄,家酿的美酒熟了之时,我和你再一醉方休,共享那陶然之乐尾联写"约后期',把眼前的聚会引向将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家酝',自家酿造的酒与"沽酒'相比,又进了一层,让人倍觉亲切与醇美故虽是写酒,而实是道情 评解 白居易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东都洛阳,过着他的"中隐'生活,这一时期的诗作也以"闲适诗'为主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代表 两位性情趣味相投的老伴侣,在一齐诗酒相娱,将前生不快之事尽抛脑后,尽情安享晚年余生,"共君一醉一陶然',纯然闲雅情怀超脱如陶渊明,而满意则过之全诗言简意富,语淡情深,通篇用赋体却毫不平板呆滞,见出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 刘禹锡读过此诗后,以《乐天以愚相访沽酒致欢,因成七言聊以奉答》相应和,诗云:"少年曾醉酒旗下,同辈黄衣颔亦黄蹴春游云寻入仕,萧条白发且飞觞令征古事欢生雅,客唤闲人兴任狂犹胜独居荒草院,蝉声听尽到寒螀'古诗鉴赏念奴娇宫词白居易顾况 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赏析由学校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 4 / 4。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