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计算机网络笔记》word版.docx

33页
  • 卖家[上传人]:tian****1990
  • 文档编号:67728263
  • 上传时间:2019-01-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39.99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 复习笔记第1章 绪论· 因特网1. 因特网组成 P81. 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2.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边缘部分,称端系统(end system))组成提供连通性和交换2. 处于边缘部分的用户通信方式P9-101. 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2. 对等方式(P2P 方式),即 Peer-to-Peer方式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3. 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P11-151.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话, 释放连接在通话时,两用户间占用端到端的资源,而由于绝大部分时间线路是空闲的,所以线路的传输速率往往很低2. 分组交换组成:报文、首部、分组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即收到分组——储存分组——查找路由(路由选择协议)——转发分组优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缺点:时延、开销关键构件:路由器3. 报文交换:先传送到相邻结点,然后转存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P17 1. **广域网 WAN**(Wide Area Network):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2. **城域网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很多采用以太网技术 3. **局域网 LAN**(Local Area Network) 4. **个人区域网 PAN**(Personal Area Network) ·· 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性能指标P18:速率、带宽、时延1. 速率:b/s(bps)如100M以太网,实际是指100Mb/s往往是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2. 带宽: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速率3.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其绝对上限值等于带宽4. 时延(delay或latency):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段传送到另一端的时间也称延迟· ① 发送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也成传输时延 发送时延 = 数据帧长度(b) / 信道带宽(b/s)·· ②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输一定距离所需划分的时间 传播时间 = 信道长度(m) / 传输速率(m/s)·· ③ 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处理收到的分组所花费的时间。

      · ④ 排队时延:分组在输入队列中等待处理的时间加上其在输出队列中等待转发的时间 综上:总时延 =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处理时延 + 排队时延 · 注:对于高速网络链路,提高的是发送速率而不是传播速率5.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 * 带宽表示链路的容量6. 往返时间RTT: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发收到接收方的确认为止,所花费的时间7. 利用率:某信道有百分之几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而信道或网络利用率过高会产生非常大的时延 当前时延=空闲时时延/(1-利用率) 8.·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p25· 分层、协议、服务· 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语法 语义 同步·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从下向上):1. 物理层主要负责在物理线路上传输原始的二进制数据;2. 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3. 网络层主要负责创建逻辑链路,以及实现数据包的分片和重组,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4. 运输层负责向用户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实现流量控制以及差错控制;5.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了网络服务· OSI7层体系结构·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TCP/IP体系结构· 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第2章 物理层·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P36· 物理层特性:机械、电气、功能、过程· 传输媒体P40· 传输媒体包括导向传输媒体和非导向传输媒体:· 导向:· 双绞线包括屏蔽双绞线 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和无屏蔽双绞线 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同轴电缆· 光缆,光纤通常由低折射率的包层和高折射率的纤芯构成。

      光线在纤芯中传输的方式是不断地全反射分为单模光纤(成本高衰耗小)和多模光纤(适合近距离传输)通常将一段段点到点的链路串接起来构成环路,通过T形接口连接到计算机· 架空明线· 非导向:· 无线传输所使用的频段很广· 短波通信主要是靠电离层的反射,但短波信道的通信质量较差· 微波在空间主要是直线传播,传统主要两种方式: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容量大)和卫星通信(传播时延大)·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通信方式、调制技术P37· 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 通信方式:单向(单工)、双向交替(半双工)、双向同时(全双工)· 基本二元调整方法:调幅(AM)、调频(FM)、调相(PM)· 模拟(连续)信号: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数字(离散)信号:取值是离散的·· 信道极限容量· 影响码元传输速率的因素P39 信道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信噪比· 信道极限信息传输速率:仙农公式P39· 信道能够通过的频率范围——信道的频带越宽,即能够通过的高频分量越多,则可以用更高的速率传送码元而不出现码间串扰· 信噪比——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也就越高· 信噪比:信号的平均功率与噪声的平均功率的比值。

      信噪比(dB) = 10 log10(S/N) (dB) ·· 香农公式,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 C=W log2(1+S/N) (b/s) W为信道带宽(Hz),S是信号功率,N是噪声功率 ·· 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P47· 频分复用FDM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频率带宽资源· 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则是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 帧)· 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 TDM 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 每一个用户所占用的时隙是周期性地出现(其周期就是 TDM 帧的长度)· TDM 信号也称为等时(isochronous)信号· 统计时分复用 STDM(Statistic TDM)是改进的时分复用,明显地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波分复用 WDM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光的频分复用· 码分复用 CDM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常用的名词是码分多址 CDMA: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每一个比特时间划分为 m 个短的间隔,称为码片(chip)  · 数字传输系统—PCM P53· PCM转换过程: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采样->量化->编码· 采样频率:8KHz;采样周期:125us· 速率:每秒8000个8位二进制,64kb/s· 利用时分复用封装成帧· 不足:速率标准不统一 不是同步传输·第3章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点对点信道、广播信道数据链路层传送的是帧 · 数据链路层三大主要功能—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P65· 封装成帧(framing)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帧开始符SOH 01)和尾部(帧结束符EOT 04),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数据部分<=长度限制MTU)首部和尾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帧定界· 解决透明传输问题: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SOH”或“EOT”的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十六进制1B)· 在一段时间内,传输错误的比特占所传输比特总数的比率称为误码率 BER· 差错检测 在数据后面添加上的冗余码称为帧检验序列 FCS,CRC是一种常用的检错方法,而 FCS 是添加在数据后面的冗余码FCS 可以用 CRC 这种方法得出,但 CRC 并非用来获得 FCS 的唯一方法。

      ·PPP协议P70·1. 应用环境:点对点信道、拨号用户与ISP之间2.组成及帧格式3.· 组成:· 一个将 IP 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 链路控制协议 LCP (Link Control Protocol)· 网络控制协议 NCP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PPP 协议的帧格式:· F=0x7E,A=0xFF,C=0x03· 2 个字节的协议字段:0x0021,IP数据报;0xC021, PPP 链路控制数据;0x8021,网络控制数据· 信息部分不超过1500字节· 尾部为FCS· 所有的 PPP 帧的长度都是整数字节·4.透明传输技术:字节填充、零比特填充5.· 当 PPP 用在异步传输时,就使用一种特殊的字符填充法:将每一个 0x7E字节变为(0x7D, 0x5E),0x7D转变成为(0x7D, 0x5D)ASCII 码的控制字符(即数值小于 0x20 的字符),则在前面要加入0x7D,同时将该字符的编码加以改变· 同步传输时 PPP 协议采用零比特填充方法来实现透明传输:在连续5个1时马上添加06. PPP 协议的工作状态:链路静止-建立物理层-链路建立-pc发LCP-NCP分配IP地址-链路打开,网络层建立。

      释放时倒过来)· 局域网拓扑、工作层次P77· 星形网(hub),环形网(令牌),总线网,树形网· 局域网工作的层次跨越了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不需要网络层及高层· CSMA/CD协议要点、计算最短有效帧长P79-83·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CSMA/CD多点接入”表示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载波监听”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碰撞检测”就是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大小· 当一个站检测到的信号电压摆动值超过一定的门限值时,就认为总线上至少有两个站同时在发送数据,表明产生了碰撞,就要立即停止发送,免得继续浪费网络资源,然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发送· 电磁波在1km电缆传播时延约5 μs· 把总线上的单程端到端传播时延记为τ,A 发送数据后,最迟要经过2τ才能知道自己发送的数据和其他站发送的数据有没有发生碰撞· 使用 CSMA/CD 协议的以太网不可能进行全双工通信而只能进行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 退避算法: 确定基本退避时间,一般是取为争用期 2τ 定义重传次数 k ,k ≤ 10,即k = Min[重传次数, 10] 从整数集合[0,1,…, (2k −1)]中随机地取出一个数,记为 r。

      重传所需的时延就是 r 倍的基本退避时间 当重传达 16 次仍不能成功时即丢弃该帧 ·· 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在逻辑上仍是一个总线网,各工作站使用的还是 CSMA/CD 协议,并共享逻辑上的总线· 以太网取51.2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