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唐诗一百首》中月亮模糊词修饰.doc
5页浅谈《唐诗一百首》中月亮模糊词修饰【摘要】模糊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中 国的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唐诗广泛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当 然,也正因如此,唐诗方才更加充满魅力、多姿多彩、韵味 无穷本文仅就《唐诗一百首》中对“月亮”的修饰,从模 糊词的角度进行了初步归类和分析关键词】模糊词;唐诗;月亮;修饰一、引言自然界的物体,可能没有哪一个像“月亮”这样能够渗 透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自从有了人类,月亮,这个地球唯一的卫星,离地球最 近的天体,其高悬夜空,或升或降、或缺或圆、或阴或晴的 周期变化,深深吸引了人类对月的崇拜,便有了 “嫦娥奔月”、“常羲生月”、“天 狗食月”、‘吴刚伐桂” ”、“玉兔捣药”、"唐明皇游月 宫”等的中国神话传说对月的向往和憧憬,便有了人类欲上九天亲月、揽月的 强烈愿望,便有了我国明朝的“万户飞天”,便有了前苏联 的“月球9号”、美国的“阿波罗”、欧洲航天局的“智能 1号”、日本的"月亮女神”、中国的“嫦娥工程”等飞月、 奔月、登月、探月的实践壮举对月的认识,便有了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鬼节)、 下元节、观潮节、花朝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与月有关的民 间节日。
对月的喜爱、赞扬和歌颂,便有了冰轮、冰镜、嫦娥、 婵娟、妲蛾、丹桂、娥影、娥灵、方晖、飞镜、悬钩、桂魄、 皓彩、晖素、金蟾、银阕、幽阳、月魄等不胜枚举的月亮别 称与美称;便有了二月兰、六月雪、九月菊、月月红、月月 菊、月见草、月季、月桂等植物花卉的芳名;便有了北京的 月坛、承德避暑山庄的月色江声殿、湖南道县的月岩、广西 桂林的月牙山、甘肃敦煌的月牙泉等名胜风景的雅号;便有 了月饼、月亭、月台等名称对月的怀念、依恋和寄托,使月亮成为自然物中最突出 的描写对象,与月亮相关的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可谓浩若烟 海,而其中李白的《静夜思》《月下小酌》、张九龄的《望月 怀远》、张继的《枫桥夜泊》、苏轼的《水调歌头》等作品脍 炙人口,成为千古绝唱毋庸置疑,在我国,“月亮”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笔者 仅就《唐诗一百首》中对月亮的模糊词修饰现象进行了初步 的分析二、模糊词简述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控制论专家查德 (L. A. Zadeh)发表了著名的论文《模糊集合》,最早提出了“模糊”的概念和理论此后,模糊理论便逐渐渗入到人工 智能、生物学、医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性、心理学、 语言学、符号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至今,模糊理论在语言学上得 到了较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所谓模糊词“指的是那些外延界 限不确切,具有游移性的词以往,也许过于注重强调语 言和文字的准确性、精确性,从而忽略了自然语言及文字中 大量存在、俯拾皆是的模糊词毫无疑问,语言学正因为有 了精确性和模糊性,才使人类对世界有了全面立体丰满的感 知、认识、表达和描绘模糊词从意义上可分为:名词性模糊词(如“朋 友” “过去” “古代” “窗前”)、形容词性模糊词(如 “快” “大” “雪白” “好” “坏”)、动词性模糊词(如 “抓” “拿” “爱” “恨”)、数词性模糊词(如“二三 个” “七八个”)、量词性模糊词(如“些” “点” “堆”)、副词性模糊词(如“微” “几乎” “十分” “偶尔” “经 常”)模糊词从结构上可分为:下无明确界标,上有确定界限 模糊词(如“热水”“老年”"高个子”);上无明确界标, 下有确定界限模糊词(如“冷水”“婴儿”“矮个子”); 上下均无明确界标模糊词(如“温水” “中年” “中等 个j三、 《唐诗一百首》中对月亮描述的总体概况《唐诗一百首》含有月亮的诗共40首;“月”字共80 字,确指月亮的有70字/词;诗名含有月亮的有5首(《春 江花月夜》、《把酒问月》、《月下独酌》、《月夜》、《十五夜望 月寄杜郎中》);一首诗中提及月亮最多的当数张若虚的《春 江花月夜》,全诗共36句,16处有月亮,几近一半;修饰月 亮频率较高的字主要有“明”(14个)、“落”(5个)、“夜” (5 个)。
无修饰的月亮有10处,如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 杯一问之”(把酒问月)、“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 下独酌)四、 《唐诗一百首》中对月亮的模糊词修饰《唐诗一百首》含有模糊词修饰月亮的诗共32首,模 糊词修饰的“月亮”共61处(其中模糊名词27个、模糊形 容词22个、模糊动词10个、模糊副词2个)浅析如下:1•模糊名词①时间模糊宏观时间常用泛指时间的词有“时光”、“时节”、 “日月”、“年月”、“年华”、“年岁”、“岁月”等, 系典型的模糊词李硕的“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 跆”(送魏万之京)、白居易的"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 中日月长”(长恨歌)句中的"岁月”"日月”,不再指 月亮,已经延伸转化为大时间的概念了过去时间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 人”(把酒问月)、李贺的“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 铅水”(金铜仙人辞汉歌)、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句中的“月”均指过去的月亮, 分别以“古时”“汉”“旧时”等模糊词进行了修饰现在时间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 人”(把酒问月)句中的“今月”的“今”系模糊词,意为 “现在” “当今”。
季节时间白居易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 白”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琵琶行)句中 的“月”,均指秋天的月亮"春、夏、秋、冬”四季“之 间的过渡呈现亦此亦彼的特性”,难于截然划分,故均 系模糊词昼夜时间陆龟蒙还应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 时”(白莲)的“黎明”之月,以及白居易“春江花朝秋月 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句中的“夜晚”之月, "晓”与"夜”为模糊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