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孢子植物实验z培训课件.ppt
47页实验(913)孢孢子植物的观观察 实验9蓝藻门植物的观察 实验10藻类植物的观察 实验11真菌门和地衣植物的观察 实验12苔藓植物的观察 实验13蕨类植物的观察孢子植物 植物的起源 植物营养体的演化 有性生殖方式的进化 植物对陆生生活的适应 生活史的类型及其演化 高等植物营养体和孢子叶的发展与分化 植物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5 5* *孢子植物 多为藻类、地衣、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总称,不是与种子植物的相对词 因为植物界的各类生物,包括种子植物,都有孢子生殖过程,如种子植物子房内的胚珠实际相当于大孢子囊,花粉粒在雌蕊柱头上或在花粉囊内萌发形成花粉管产生精子的过程,就是一般小孢子形成雄配子体的内容所以不能单一以该名词来区分种子植物还是孢子植物 一、低等植物 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生殖“器官”一般由单细胞构成;无胚;生活在水中或阴湿环境1、藻类植物 植物体内含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自养生活方式 如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藻蓝素、藻红素、藻褐素等 在3533亿年前出现,15亿年前已有与现代藻类相似个体 3万多种,我国数千种,已知药用114种。
发菜(蓝藻门念珠藻属)供食用;海带(褐藻门昆布属)能软坚散结,清热利水,镇咳平喘,降脂降压 藻类植物是低等的绿色植物,它们的植物体结构没有根、茎和叶藻类植物也生长在池塘边和树干上有些藻类很小,如水绵,而另一类藻类,如海藻,则很大 蓝藻 绿藻轮藻 硅藻 褐藻 红藻藻类 藻类细胞的演化是由原核经中核到真核,由不具载色体等细胞器到具载色体等细胞器;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分化到分化 藻类是一群自养生活的低等植物地球上出现最早的藻类是蓝藻以后出现单细胞真核藻类,再后出现多细胞藻类 藻类体型是由单细胞经群体到多细胞;由简单到复杂沿着不同方向发展的 藻类的繁殖方式是沿着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发展的有性生殖又是从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向卵式生殖发展的 分类 根据各种特征,藻类分成十一个门和一个类1蓝藻最主要的特征是原核,不具载色体,色素主要为叶绿素a,贮藏物质主要为蓝藻淀粉,细胞壁成分主要为粘肽2绿藻具载色体主要含叶绿素 a和 b,贮藏物质为淀粉,细胞壁由纤维素构成,鞭毛常二根等长顶3轮藻外形有类似根、茎、叶的分化,有节与节间色素、细胞壁的成分和贮遗物质,都与绿藻相同,鞭毛两根等长顶生4.硅藻细胞壁由两个半边套合而成,色素主要为叶绿素a、叶绿c和藻黄素,贮藏物质为脂肪及金藻昆布糖,细胞壁含半纤维素、硅质和粘质,硅藻能产生复大孢子5褐藻载色体中含叶绿素a和c,贮藏物质为海带多糖和甘露醇,细胞壁含纤维素、褐藻胶,鞭毛两根不等长侧生6红藻载色体中含叶绿素a,叶绿素d和藻胆素,贮藏物质为红藻淀粉,细胞壁含纤维素和果胶物质,细胞概无鞭毛藻类的生活史有三种基本类型1.只有单相植物体,唯有合子才是双相的,如水绵、轮藻2.只有双相植物体,唯有配子才是单相的,如硅藻、鹿角荣3.有单相植物体也有双相植物体的,如刚毛藻、石克海带在具有单、双相植物体的藻类生活史中,出现单相植物体与双相植物体轮替发牛的现象,出现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轮替发生的现象此为世代交替异形世代交替比同形世代交替进化所有高等植物都是异形世代交替2、菌类植物 没有光合作用的叶绿素,依靠现存的有机物而生活的一类低等植物,生活方式是异养。
菌类植物 1菌类植物不具叶绿素,一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而生活的低等植物,包括细菌、粘菌和真菌三个门 2菌类植物的营养方式主要是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这又可分为专性腐生,兼性寄生;兼性腐生和专性寄生等四种方式 3细菌是具有细胞壁,不含叶绿素,用分裂方法繁殖后代的原核生物 4. 放线菌的植物体是单细胞构成的分枝丝状体,没有细胞核放线菌的细胞构造近似细菌,丝状体形态和产生孢子又象真菌是细菌与真菌的中间类型 5. 真菌无根、茎、叶分化,不含叶绿素,以腐生、寄生或共生方式生活,除少数外都有分枝或不分枝的丝状体,而且是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壁的一类生物 6. 真菌的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生殖细胞是各种抱子如孢囊孢子、游动孢子和分生孢子等;有性生殖过程包括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个步骤,有性孢子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抱子、担孢子 7藻状菌大多为分枝的丝状体,营养时期无横隔壁,多核无性生殖时产生游动孢子或孢囊孢子有性生殖时产生接合孢子或卵孢子 8子囊菌大多是有分枝的丝状体,有横隔壁无性生殖时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生殖时配子囊交配产生子囊孢子 9担子菌的菌丝体分枝,有横壁,一般没有无性孢子,性器官退化,有性生殖后产生担孢子 10. 半知菌是只有无性阶段没有有性阶段的真菌,菌丝体有横隔壁,产生或不产生分生孢子,行腐生或寄生生活,能引起动植物病害和致使人类发生疾病 11. 真菌的起源有单元论和多元论,前者认为真菌起源于绿藻或鞭毛生物;后者认为真菌的各纲起源于不同的藻类,藻状菌起源于绿藻,子囊菌起源于红藻,担子菌与子囊菌近似真菌的演化是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依照单元论是由藻状菌到子囊菌再到担子菌发展的 约12万余种。
细菌(约2000种):球菌、杆菌、螺旋菌、放线菌(氯霉素链霉菌能产生氯霉素); 真菌(约10万种,我国8000种):青霉菌(子囊菌纲青霉菌属)提取青霉素;灵芝(担子菌纲伞菌类多孔菌科)能滋补强壮安神解毒3、地衣植物 多年生植物,是藻类植物和菌类混合组成的复合体 26000种,我国近2000种,其中药用71种 松萝(清热解毒强心利尿清肝明目);石蕊(能祛风镇痛止血凉血)等地衣植物 真菌:低等与高等 真菌和藻类共生的一类独特的植物类群藻类制造有机养料,菌类吸收水分并包被藻体,两者以互利的方式结合,组成一定的形态结构,但没有根、茎、叶器官按生长形态可分为壳状地衣、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生长在岩石、树干、或地上耐旱、耐瘠、耐寒被称为“植物界的开路先锋”地衣植物 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种类繁多,就外形分有壳状地衣、叶状地衣、枝状地衣三类就构造分有同层地衣、异层地衣、异层地衣 由上而下可分为上皮层、藻层、髓和下皮 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前者利用粉芽、针芽(珊瑚芽)、碎裂片进行繁殖,后者以子囊孢子担孢子等繁殖后代 构成地衣的真菌,主要是子囊菌,也有担子菌,极少为藻状菌,藻类则为绿藻和蓝藻二、高等植物 植物体构造复杂,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
除苔藓外,都有根、茎、叶和中柱的分化1、苔藓植物 植物体矮小,结构简单,常为扁平叶状体,有的有拟茎、叶分化但无真正的根(仅有单列细胞构成的假根),茎内没有维管束分化 分为苔类(如地钱清热拔毒生肌)和藓类(金发藓止血收敛解毒) 最早出现于4亿年前古生代泥盆纪 23000种,我国2800种,药用40余种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只有叶和茎,茎通常是直立的苔藓没有根,苔藓生长在潮湿的地方,紧贴在树干、石头和墙上 苔纲: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角苔纲 藓纲: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苔藓植物 1苔藓植物是配子体发达的有胚孢子植物 2苔藓植物全由多细胞构成,有的为叶状体,有的具茎、叶和假根,但都没有真根和维管束 3苔藓植物有明显的异形世代交替,有性世代能独立生活,无性世代不能独立生活 4苔藓植物全行卵式生殖,生殖器官(颈卵器、精子器)均具有由多细胞构成的外壁卵受精后在母体内发育成一个多细胞的胚,以后由胚长成孢子体 5孢子形成前进行减数分裂,孢子萌发后先形成原丝体,由原丝体产生配子体 6. 苔藓植物门分苔纲和藓纲前者如地钱,后者如葫芦藓 7. 苔类的植物体背腹异面左右对称,原丝体不发达,一般叶无中肋,假根由单细胞构成,无蒴帽,一般无蒴轴,孢葫通常纵裂,具弹丝无蒴齿 8藓类的植物体分化为茎和叶,一般为辐射对称,原丝体比较发达,叶常有中肋,假根由多细胞构成,有蒴帽、蒴轴,孢蒴通常为横向的盖裂,具蒴齿,无弹丝 9苔藓植物的生活史可以简单表示如下: 10苔藓植物中可能苔类较原始,藓类较进化苔藓植物在远古时候可能是从绿藻中的鞘毛藻一类植物演化而来,也可能起源于古老的蕨类苔藓植物和蓝藻、地衣都是植物界的拓荒者2、蕨类植物 多年生植物,有根、茎、叶及维管束的分化,根为不定根呈须根状,茎多为根状茎。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和叶它们的茎基部膨大,就生长在地表下面人们在叶子背部发现孢子囊,从孢子囊内部可以找到孢子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和叶它们的茎基部膨大,就生长在地表下面人们在叶子背部发现孢子囊,从孢子囊内部可以找到孢子 石松类:中华卷柏 木贼类:问荆 真蕨类:蕨蕨类植物 1蕨类植物是具有维管束的孢子植物它既是高级的孢子植物又是低级的维管植物 2该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一样,都有颈卵器,都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但是苔藓植物的有性世代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而蕨类植物是无性世代的孢子体占优势,孢子体远较配子体大而复杂,生活期长,仅在幼胚期寄生在配子体上 3该类植物也有和种子植物构造相同的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和输导等组织的形成,具备了适应陆地生活的条件,并能形成胚,但还末形成种子而以孢子繁殖后代可见蕨类在植物界中是介于苔藓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一类植物它比苔藓植物进化而比种子植物原始 4该类植物的孢子囊通常着生在叶的背面、边缘或叶腋中,单生或集生集生的成圆形、长形或线形的孢子囊群孢子囊内的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孢子孢子同形或异形孢子遇适宜环境发育成原叶体即配子体配子体远较孢子体小而简单,生命很短但能独立生活 5蕨类植物的精子有鞭毛,受精作用仍离不开水这是保留下来的原始性状 6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可表解如下: 7蕨类植物中的主要代表有蕨、卷柏、木贼、石松、满江红、四叶苹等,其中尤以蕨和卷柏为最重要 8.蕨类植物的起源,一般认为是距今4亿年前的裸蕨植物但也有不同的看法,由于受化石限制,今后仍需继续研究蕨类植物进一步演化发展为裸子植物,可从二者的形态结构特点找到依据 9.蕨类植物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不仅古代蕨类为人类提供了大量能源煤炭,而且一些蕨类植物可作饲料、药剂、食品,还有的是十分优美的庭院观赏植物. 最早出现于4.4亿年前的古生代志留纪,2.45-2.60亿年(石炭纪-二叠纪)的地球是蕨类时代. 现全世界约有12000种,中国约有2600种,隶属于230属、63科. 常见蕨类药材有金毛狗、卷柏、海金沙、骨碎补、肾蕨、凤尾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