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临汾市南官庄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19页山西省临汾市南官庄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晚清名人黄遵宪曾说“近年以来,民权自由之说遍海内外,其势长驱直进,不可遏止,而或唱革命,或称类族,或主分治,亦嚣嚣然盈于耳矣而仆仍欲奉王权以开民智,分官权以保民生,及其成功则君权民权两得其平由此推论,黄遵宪的思想主张是A.中体西用B.君主专制C.君主立宪D.民主共和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中体西用是洋务派主张,而黄遵宪是支持戊戌变法的,故 A 项错误;按材料“ 分官权以保民生” 的意思,是要实行民权的,不可能坚持君主专制,故 B 项错误;按材料中黄的主张“ 奉王权以开民智,分官权以保民生”、 “ 君权民权两得其平” 可以看出是君主立宪,故 C 项正确;按材料“ 仆仍欲奉王权以开民智” 可知黄遵宪的变法前提是保留皇帝,故 D 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黄遵宪·主张2. 下列有关近代前期的维新派思潮、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B.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是爱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D.是进步和爱国的思潮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考查近代前期的维新派思潮、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者都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故A正确,排除。
三者在中国都没有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故B错误,符合题意三者都体现了爱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故C正确,排除三者都是进步和爱国的思潮,故D正确,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维新变法;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特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3. 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汉字发展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A.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 B.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C.金文、甲骨文、篆书 、楷书 D.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 参考答案:B此题主要考查汉字的演变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甲骨文出现于商代,金文出现于西周;小篆开始于秦代,隶书开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期,草书出现于汉初,楷书形成于汉末,行书盛行于晋代因此答案为B4. 20世纪70年代在“缓和”的背景下,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的斗争包括①美国积极推进“和平演变”策略 ②美国向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经济军事渗透 ③苏联提出不能妨碍苏联对民族解放运动和进步、民主与民族独立力量的支持 ④苏联通过东西方人员和思想的“自由交流”,向西欧进行思想文化渗透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A5. 从1949年苏联第一次在联合国要求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到1971年的20多年间,苏联对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态度也经历了从坚定、毫无保留的支持,到支持但不再提案,再到只支持、不发言、不提案三次不同的转变。
这表明A.苏联态度的转变与中美关系变化密切相关B.中苏关系恶化使苏联的态度发生根本转变C.苏联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中苏关系发展状况D.苏联对华政策中的利己主义倾向日趋明显参考答案:C任何国家处理外交关系的最根本原则就是自己的国家利益,苏联对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的态度变化,则取决于苏联根据国家利益的需要对中国采取的外交政策及其相互关系,故选C点睛:在外交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包括在冷战背景下,虽然存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和考虑,但是这也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根本利益,或者说这是其中的表现因此,在考虑国际关系或者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的题目时,尤其需要关注国家利益,这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 下面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丞相(宰相、副相)人数统计表造成唐代丞相人数急剧增加的制度因素是时期秦西汉唐两宋明人数6位47位182位121位4位A.二府三司制的设立B.选官制度的变革C.三省六部制的实行D.重文轻武的国策参考答案:C【详解】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排除A;唐朝沿用隋朝开创的科举制,但与丞相人数急剧增加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主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参加政事堂会议的长官也可视为宰相,这导致宰相人数急剧增加,故选C;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排除D。
7. 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根据地,再根据“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可知,这一文件的颁布有利于团结全民族一切力量抗战,故B项正确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都属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而不是民族战争时期,排除A、C;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打败全民族共同敌人——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反抗国民党政府,排除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8. 宋代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A.佛教和道教思想 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 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参考答案:A9. 19世纪中后期,斯宾塞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思想应用于人类社会,认为生存竞争所造成的自然淘汰,在人类社会中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由此形成“社会达尔文主义”。
这种学说促使当时欧洲()A.民族主义思潮逐渐走向极端B.公民生存自由受到严格限制C.政治生活缺乏思想理论基础D.社会价值观发生根本性改变参考答案:A【详解】从材料“生存竞争所造成的自然淘汰,在人类社会中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可以看出,这是对生物进化论的一种错误的理解和应用,使民族主义思潮逐渐走向极端,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公民生存自由,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政治生活和社会价值变化,故CD项错误10. 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西汉时期中国发明造纸技术,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有利于人类文化知识的普及;指南针13世纪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早期殖民能扩张;火药在14世纪由阿拉伯人输入欧洲,对资产阶级打败封建骑士阶层有重大作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夸大了印刷术的作用,因此B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四大发明及其作用11. 1961年,法国就其原来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未来举行公民表决,法国和阿尔及利亚的人民以压倒多数投票赞成就自决举行谈判,但部分法国军官反对并发动了叛乱这些法国军官发动叛乱的主要原因在于A.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B.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C.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D.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参考答案:A本题解答关键把握分析的角度,即从法国军官自身分析,法国是殖民国家,阿尔及利亚摆脱殖民地国家的地位,将损害法国的殖民利益,故A项正确;B项与题干历史现象是相悖的,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新的国际政治体制”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排除;D项未能从题干中的反映,故排除12.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B.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C.“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火药在唐代末期开始应用于军事,北宋时代得以推广,故B项正确符合史实;“蔡侯纸”是指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所生产的纸张,目前已发现西汉时期的灞桥纸,排除A;“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排除C;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宋代,排除D。
所以答案选B,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13. 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的祖先早已熟悉商品经济了这幅画应当是A 《女史箴图》 B 《洛神赋图》 C 《清明上河图》 D 《步辇图》参考答案:C14. 工业革命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主要是指( )A. 工业生产由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过渡 B. 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C. 东方从属于西方的现象出现 D. 雇佣关系的出现 参考答案:A15.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在此倡导的是( ) A.推行体现民众意志的法治 B.明确和强化法治的严肃性C.树立统一的“天下之法” D.法治与人治有机结合起来参考答案:A16.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泱洽:贯通)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A.知行合一B.发明本心C.格物致知D.致良知参考答案:C材料主张道理在上,通过接触实践去掌握,理学的格物致知,在哲学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C项正确;ABD项属于心学的内容,排除。
点睛:宋明理学是考试的重点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陆王心学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主要是在明朝程朱理学在两宋之际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都需要掌握17. 下表是二战后历次战争中,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从中归纳出1950年——2003年西欧与美国关系变化的基本脉络是战争国际力量朝鲜战争(1950—1953)第四次中东战争伊拉克战争西欧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A.由追随美国到与美国反目成仇 B.由追随美国到独立自主C.由平等合作关系到分道扬镳 D.由独立自主到反目成仇参考答案:B18. 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文章屡见不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知识分子A.放弃了儒家是古非今的传统观念 B.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