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智能密度计指导改进操作工艺成倍提高挖泥产量的一个实例.pdf
2页依托智能密度计指导改进操作工艺 成倍提高挖泥产量的一个实例 武汉波光检测新技术研究所 欧阳咸泰 陈新秀 天津航道局费牖公 一,一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天航浚2 2 1 号挖泥船是从美国进口的E i l i c o t t 6 8 7 0 型绞吸式挖泥船额定产量为2 3 0 0 方/ 时,于2 0 0 5 年8 月派往深圳大铲湾进行疏浚施工作业,因挖泥船上原装设的美国T N 公司生 产的Y 射线密度计及电磁流量计已经损坏,在疏浚作业时,操作人员只好凭借排泥管压力和 泥泵真空的读数以及操作经验来进行操作,操作人员一直将排泥管的压力控制在0 .4 ~O . 5 m p a 之内,泥泵真空控制在一0 .1 ~O m p a 的范围内进行施工作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挖掘后, 对挖掘产量进行了工程测量,却发现每天的实际挖掘产量只有5 0 0 0 ~6 0 0 0 方/天,远远低 于该挖泥船的额定产量值,什么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现场技术与操作人 口 贝 二.安装密度计、产量计及其实测结果 基于上述出现的问题,施工单位决定请我所对天航浚2 2 1 号挖泥船上已损坏的T N 公司 的Y 射线密度计进行修复,通过我们的检查,去掉已坏的探测器内部件,换装了我所生产的 相应的探测器等,并于2 0 0 5 年1 1 月全部安装、调试完成。
由于又有了这种能实时监测泥浆 密度( 浓度) 和实时计算出每小时、每班和每天的挖泥产量值的检测装置,操作人员就可以 在疏浚施工操作中对输泥管中的泥浆密度和挖泥产量进行实时监测,监测结果发现按原工艺 操作方法进行疏浚施工时,其检测装置显示的泥浆密度值却一直只有4 %左右,而产量值为 5 0 0 0 - 6 0 0 0 方/天,这与没安装密度计、产量计时用工程测量方法测出的挖泥产量数值是 相符的,由此可见由于江河海底疏浚工况复杂、多种多样,仅简单凭借排泥管压力、泥泵真 空度和经验来推测挖泥负荷和产量的大小是不可靠的,只有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实时显示出 实际的泥浆密度值和挖泥产量值等参数,才能在施工操作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安全 稳定,高产的进行优化挖泥操作 三,找出问题原因.改革操作工艺、成倍提高挖泥效率与产量 如上所述,挖泥船挖泥产量低下是由于挖泥时的泥浆密度过小形成的,但又是什么原因 造成泥浆密度会只有4 %左右呢? 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为了查明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我 们决定将工作了几分钟后的绞刀提出水面来观查一下,结果发现绞刀槽内充填满了粘稠状的 泥块,而且因泥块粘性很大,被紧紧地粘贴在绞刀面槽上,使得绞刀在旋转而泥块却基本上 不产生移动,这就必然使得形成的泥浆密度很低( 测得只有4 %左右) ,造成泥浆密度低的根 本原因找到后,经大家仔细讨论分析,决定针对施工海湾底部泥沙粘度大的特点,考虑通过 改变挖泥工艺的方法来提高输泥管中的泥浆密度,并用恢复完好的v 射线密度、产量、检测 装置进行实时监测以判断各种工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密度计和产量计的监测下,经过多 种试验,终于找到了一种新的挖泥工艺,在第一次试验时,泥浆密度显示值就由1 0 %- 很快上 升到2 0 %,最后稳定在3 0 %左右,这个试验进行了8 小时,最后计算显示出的挖泥量就达到 8 千方。
第二天仍按改变后的工艺进行疏浚挖泥施工实验,这次,泥浆密度一直稳定在3 0 % 左右,有时还达到4 0 %,实验操作施工进行了一天,最后由产量计显示出的挖泥产量竞达到 2 万方/天,前后对比,这个数值相当于按旧工艺方式挖泥时挖泥产量的近4 倍,也就是说 原来4 天的挖泥量现在只要一天就完成了,大大提高了挖泥效率、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在 这个实事面前,同在此地一起进行施工作业的天津航道局的另一条同型号的天航浚2 2 2 号挖 泥船,原来是一直认为在挖泥船上的没必要装设泥浆密度计、产量计的,马上改变了以往的 态度,立即向天津航道局也要求尽快恢复原已损坏的T N 公司的密度产量检测装置,并希望 能在尽短时间内安装完成我所本着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的精神,日以继夜,很快给天 航浚2 2 2 号挖泥船检修、更换、安装、调试好了一套Y 射线智能密度、产量监测装置,他们 也按新的工艺操作方法施工,很快就使挖泥量也达到2 万方/天,得到了与2 2 1 号挖泥船同 样的效果 四,结沦 输泥管中的泥浆密度和挖泥产量是挖泥船疏浚操作中的关键参数,只凭排泥管压力和泥 泵真空以及经验来间接推测疏浚工作量的作法,有时是不可靠的,只有在挖泥船上安装先 进、可靠、能实时监测泥浆密度和挖泥产量的智能Y 射线密度计、产量计,才可能在各种各 样、千变万化的疏浚工况中分析并指导解决疏浚施工作业时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改进和完善 操作工艺。
同时有了这种先进的智能密度计、产量计对提高挖泥船的挖泥效率、挖掘进度和 安全可靠的优化施工作业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长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