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计过程中常用的重要性原则的正确把握和使用会计审计.doc
3页审计过程中常用的重要性原则的正确把握和使用摘要:论述了对会计及审计过程中常用的重要性原则的正确把握和 使用,可以提高会计和审计的工作质量,降低责任风险1重要性原则的定义及特征重要性原则是指对企业会计事项处理 和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简单说就是要抓住主要 矛盾,对重要的会计事项必须从细反映,充分反映,对次要的事项则可 以从简处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重要性原则的定义为:“根据 周围的环境,会计信息的遗漏或错报很可能会改变或影响依赖这一信 息的人的判断重要性的基本特征是:1)重要性的核心是对于重要 的会计信息不能遗漏或错报,判代写论文断重要性的标准是看其是否 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2)对于不同的企业或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 判断重要性的标准可能不完全相同⑶重要性的判断不能忽视其本身 的性质有些信息,虽然从量的标准尚未达到重要性,但其性质严重, 在本质上已经符合了重要性要求,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将其披 露2重要性原则的性质重要性原则是财务会计的一个限制性因素或 修正性惯例,位于会计信息质量层次结构的最基层相关性和可靠性 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质量特征,它们对其他质量特征具有普遍的指 导或约束作用。
2.1重要性与有用性的关系两者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重要性直接 服务于有用性,两者都受会计目标的影响,但两者又有区别,用性原则 的核心是否对信息使用者有用,而重要性原则的核心是信息对信息使 用者的认知度重要的信息肯定有用,但有用的信息不一定重要2.2重要性与可靠性的关系重要性原则与可靠性原则中的充分披 露原则有不少相同之处重要性是强调“不能遗漏和错报重要的信 息”,而可靠性原则中充分披露是指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 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信息使用者易于理解两者都包 含了完整性的概念,只不过重要性除了要求完整以外,还要求信息相 关可靠的信息不一定都重要,但会计人员提供的重要信息却应尽可 能保证其可靠上一页12下一页3重要性原则在会计、审计应用中的相同点1)都是从是否影响会 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2)都把金额大小和性质看 作重要性判断的一个基本标准;3)重要性原则的运用都离不开使用者 的判断4重要性原则在会计、审计运用中的不同点1) 性质和地位不同重要性原则在会计中起补充、修正的作用,而 在审计中起着重要作用,用来保证审计质量和提高审计效率;2) 运用主体不同会计人员是会计重要性原则运用的主体,审计人 员是审计重要性原则运用的主体;3) 对运用主体要求不同。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中运用主体只须懂得会 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便可进行实际操作但在审计中,运用主体不仅要 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知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且还要对审计相关的 环境因素和所审计的业务具有较深的了解4.4运用目的不同重要性原则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主要是选择更加 易行的会计处理方法,使会计报表重点突出,但在审计过程中,使用重 要性原则是为了判断会计报表中是否存在错报、漏报并是否足以影响 会计报表使用者所作出的判断和决策4.5运用的范围及复杂程度不同重要性原则在会计中主要为了决 定处理方法和程序,主要从金额方面考虑,性质被放在次要位置,判断 标准比较简单,大多在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而审计重要 性原则运用贯穿审计的全过程:1) 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重要性被看作是审计所 允许的可能或潜在的未发现错报或漏报的限度;2) 在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被看作是某一错报、漏报或汇总错报, 以及是否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标志上一页12下一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