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 专题07 陈情表(第0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
12页7*陈情表(课时1)1.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 少时师事著名学者 ,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表”就是“ ”,又称“表文”,是臣子给君王的上书用来陈述衷情表”的基本特征是“ ”我国古代臣民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汉代则分成“章”“奏”“表”“议”四类,主要是内容上的分工不同,即刘勰说的“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做“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2.阅读课文第1段,给下列句子加线的字注音1)臣以险衅( ) (2)夙遭闵凶( )( ) (3)行年四岁( )(4)祖母刘悯臣孤弱( ) (5)终鲜兄弟( ) (6)门衰祚薄(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8)茕茕孑立( )( ) (9)常在床蓐( )3.阅读课文第2段,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1)逮奉圣朝( ) (2)除臣洗马( ) (3)猥以微贱( ) (4)责臣逋慢( ) (5)则刘病日笃( )4.阅读课文第3段,给下列加线字注音1)犹蒙矜育( ) (2)本图宦达( ) (3)过蒙拔擢( )(4)宠命优渥( ) (5)岂敢盘桓( ) (6)更相为命( )5.阅读课文第4段,给下列句子加线的字注音1)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 (2)臣生当陨首( )6.阅读课文第1段,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1)臣以①险②衅③,夙④遭闵⑤凶(①介词,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通“______”,__________2)生孩六月,慈父见①背;行年②四岁,舅夺③母志(①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3)祖母刘悯①臣孤弱,躬亲②抚养(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4)九岁不行①,零丁②孤苦,至于③成立④【①古今异义,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是不可以②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古今异义,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是表示另提一事,或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④古今异义,古义是_________;今义是(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5)既无伯叔,终鲜①兄弟,门衰祚薄②,晚有儿息③(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6)外①无期②功强③近之亲,内④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⑤孑⑥立,形影相吊⑦(①名词作状语,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名词作状语,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7)而刘夙婴①疾病,常在床蓐②(①___________②通“_____”,_________1.令伯 谯周 奏表 动之以情2.(l)xn(2)s/mǐn(3)xng(4)mǐn(5)xiǎn(6)zu(7)jī/qiǎng(8)qing/ji(9)r3.(1)di (2)xiǎn (3)wěi (4)bū (5)dǔ4.(1)jīn (2)hun (3)zhu (4)w (5)hun (6)gēng5.(l)yu (2)yǔn6.(1)①因为②坎坷③祸患④早时⑤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2)①自己,我②经历的年岁③强行改变 (3)①悲痛、怜惜②亲自 (4)①不能走路,这里是说柔弱②伶仃孤独的样子③直到④成人自立 (5)①没有②福分浅薄③子 (6)①在外面,这里指自己一房之外的亲族②穿一周年孝服的人③勉强④在内(即家中)⑤孤单的样子⑥孤单⑦安慰 (7)①缠绕②褥垫子1.阅读全文,梳理文章的结构。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2.读完全文,说说李密在《陈情表》中向晋武帝陈述了什么情感,目的是什么?请结合课文句子作答陈述了自己的亲情、孝情、忠情以情感人,目的是让晋武帝答应他的要求,可以辞官不做 3.作者在文中主要讲了自己家庭的不幸,请概括作者都有哪些不幸,并分析这样写的原因慈父见背”“舅夺母志”是一不幸;“少多疾病,九岁不行”是二不幸;“孤弱”是三不幸,表现为“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这既是祖母躬亲抚养作者的原因之一,也正是下文作者“区区不能废远”的原因,可谓一笔双关4.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李密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感?①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②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5.作者对朝廷恩遇抱着怎样的感情?感激不尽,而又身系祖母疾病,进退狼狈 6.这篇文章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有“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草结”等。
1.下列加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臣以险衅(xn) 夙遭闵(mǐn)凶 终鲜(xiǎn)兄弟 常在床蓐(r)B.猥(wěi)以微贱 臣逋(bǔ)慢 犹蒙矜(jīn)育 宠命优渥(w)C.岂敢盘桓(hun) 有所希冀(y) 日薄(b)西山 除臣洗(xiǎn)马D.逮(dǎi)奉圣朝 过蒙拔擢(zhu) 门衰祚(zu)薄 更(gēng)相为命2.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险衅:指命运不好;凶:不幸)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见背:离开我;背,背离、离开)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鉴:借鉴)D.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 (息:子)3.下面均是出自本课的成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传说小鸟能反哺老鸟近义成语有“舐犊情深”等B.茕茕孑立:孤独无依的样子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近义成语有“孤苦伶仃”等C.气息奄奄:形容人即将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即将灭亡近义成语有“奄奄一息”等D.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近义成语有“风烛残年”等4.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慈父见背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B.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当侍东宫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D.无以终余年愿乞终养5.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A.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B.而刘夙婴疾病C.今臣亡国贱俘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6.下列对各句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说自己的舅父是个凶狠、无礼义廉耻的人B.历职郎署,本图宦达——目的是说自己本想在仕途上发达,但能力差,没有升上去,自己错蒙皇上抬举C.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意在说明祖母对自己恩深似海D.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表明自己虽然暂时还不能为皇帝出力,但将来一定为皇帝效命7.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说起张飞张翼德,人人都知他是一个武艺高强,威猛无比,脾气暴躁,急于星火的莽汉;其实这只是《三国演义》中的文学形象,历史现实中的张飞却是一个胆大心细的饱学之士B.四川芦山这场地震,摧毁了她的房屋,埋没了她的家产,吞噬了她的亲人,只剩下她和怀中的幼子,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是党和政府帮她走出困境C.这座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的古庙,处处显露着它的老气横秋,庙门的颜色早已剥落,四周的墙垣也已倾颓;簇簇的瓦菲在屋顶招摇,声声鸦鸣在空中流过,侧面四周的松柏,苍者愈苍,翠者愈翠D.前两年,那些产品单一,工艺落后,缺乏创新,而几乎陷入朝不虑夕境地的企业,如今在政府创新基金的支持下,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终于起死回生。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2)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___;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__________________,彩彻区明王勃《滕王阁序》)(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9.根据例句,仿写两句话,组成排比句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什么?孝心是黄香夏扇枕席,冬暖被褥的体贴;孝心是__________________;孝心是__________________10.下面是一段赏析《陈情表》的文字,在语法、用词等方面有不当的地方,请找出并修改文笔简捷流畅,语言生动形象,也是《陈情表》的最大特色诸如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形容孤苦无依,用“星火”形容形势急迫,用“奔驰”形容迫不及待,用“狼狈”形容进退两难,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形容垂危之状,都异常生动形象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恰切的思想感情,提高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这些富有生命力的语言,还被人们至今引用,可见影响之深远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陈情表》原文,省略)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
后卒于家二子:赐、兴摘自《晋书李密传》)注:①醮:jio,改嫁②烝烝:zhēng,热切的样子,形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