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4.2 细菌教学设计.docx
5页5.4.2 细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细菌》 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观看,而细菌的特殊结构要与前面学过的动植物细胞知识做比较,细菌的营养方式又需要利用植物体内的叶绿体以及光合作用的知识来加以引导,而学习了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和生殖方式为后面理解细菌在生物圈的作用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学情分析:通过对第一节内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细菌分布等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细菌是怎样发现的,是从哪里来的,细菌的形态是什么样的,细菌怎样繁殖,这些问题都是学生不知道的,利用初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较强心里,本节课则安排小组观察讨论,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表达交流的能力,同时通过推测、观察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简单阐述细菌的发现史;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观看视频等,提高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认同发现细菌的过程中严谨和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4、 教学重难点重点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难点:比较细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五、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 看一看,问一问;(发臭腐败的纯牛奶)提问:1.为什么会发臭?2.是谁发现了这微小的生物?3、它是从哪里产生的也就是从何而来?4、它无处不在的原因?观察体验,兴奋,确定本节学习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新课讲授(一)、细菌的发现1、、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71—72页,完成导学案任务一2.请学生发言,检测自我学习能力3、利用PPT介绍列文虎克和他发明的显微镜及明确此为细菌的发现者。
4.观看视频,理解“鹅颈瓶实验”结论及巴斯德多项的贡献5、引导学生讨论与交流:从这个故事中,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1、阅读教材第71—72页了解显微镜的发现加快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进程,进而认识技术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2、观看、思考、讨论,了解到细菌并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3、讨论交流从故事中所获得的启示使学生初步了解细菌的发现,让学生认同科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密切相关的,从而形成热爱科学、关心科学的态度二)、细菌的形态1、质疑: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它?展示在电子显微镜下拍到的大头针尖上的细菌,进一步说明细菌的微小2、让学生结合课本72页并课件展出许多细菌不同的形态图,让学生完成任务二总结归纳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1、经过观察思考后认识到: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高倍的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的形态结构 2、根据图回答细菌的基本形态:球状、杆状和螺旋状1、通过图片,感知细菌的微小2、培养分析图形、总结归纳的能力3、了解细菌的形态(三)、细菌的结构和营养方式1、快速阅读73-74页,小组讨论完成任务三2、展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提问细菌有哪些基本结构、有哪些特殊结构?2、展示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
解释自养和异养的区别,引导学生明确细菌的营养方式1、观察图片,分析并找出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2、观察图片,比较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总结出细菌的主要特征,从而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加强分析的能力,培养比较、归纳和逻辑推理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四)、细菌的生殖三、小结四、当堂练习五、作业布置1、还记得菌落的概念么?一个细菌是如何繁殖成多个呢?2、播放细菌细胞分裂的视频,介绍细菌的生殖方式[来源:学#科#网]2、出示探究题目: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的数目是多少? 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3、上节内容我们已经知道细菌分布广泛,这和它哪些结构特点有关呢?2、细菌芽孢是如何形成的?展示芽孢的形成3、芽孢如同孢子一样都是生殖细胞么?5、 还记得新课前的四个问题么?现在你知道了么 说说你的收获 课件展示或导学案1、细菌的细胞壁与植物的细胞壁在成分是一样的么?分别是什么?2、我们有说到大多数的细菌是异养的,难道它还有其他营养方式么?你能举例么1、观察讨论,认识细菌的分裂生殖2、进行计算,并汇报计算结果3、抵抗不良环境强---芽孢 思考,回答,大多数学生认为芽孢是生殖细胞 举手回答,大部分都能明白各抒己见,相互完善 思考并发言 回去自主查阅资料完成通过计算感受细菌的繁殖速度之快,同时对学生进行卫生和健康教育,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生活4、 了解芽孢特点;循序渐进,学生明确归纳细菌分布广泛原因5、 紧扣主题,前后呼应,检测本节课学习效果检测效果及培养表达能力 拓展应用,且培养学生查阅并收集资料的能力六、板书设计第二节 细菌一、细菌的发现二、细菌的形态 杆菌 螺旋菌 球菌 三、细菌的结构和营养方式1、细菌的结构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区(DNA)[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芽孢 2、细菌的营养: 大多异养 3、细菌的生殖: 分裂生殖七、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