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拙政园86392.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86380427
  • 上传时间:2019-03-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拙政园历史沿革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监察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两次被贬,于是辞官回乡,将元代的大弘寺扩建为园,园名取自西晋潘岳的《闲居赋》,“筑室种树,灌田鬻蔬,以供朝夕之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拙,表达出园主人的忠贞的品质公元1533年,王献臣用30金请文征明为拙政园画了31幅画,如今被刻成书条石放置于东部和西部花园的复廊上,为后世修复拙政园起到了参考作用王献臣死后,据说他的儿子,一夜之间把园子输掉,后来园子归一户姓徐的人家所有拙政园占地面积78亩,全园为三个部分: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侍郎王心一所有,王心一是一位山水画家,根据自己的设计,在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归园田居建成,大概是东部花园的位置所在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除去东部花园,偏东部分为太守蒋起所有,按照文征明的31幅画,恢复园子明代时期的风格,被称为复园,偏西部分为当时的叶世宽所有,取名书园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忠王李秀成攻占苏州城,以苏州为中心建立了苏福省,拙政园东、中、西三部分被合并为忠王府后花园公元1863年,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进去苏州城,将拙政园改为江苏巡抚行园,花园部分改回拙政园。

      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拙政园被改为八旗奉直会馆,园林部分改名为拙政园现在的西部花园,在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划归为富商张履谦所有,又称为补园拙政园和苏州的留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这是因为1961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中只有四个园林1997年,拙政园等苏州古典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拙政园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芙蓉榭芙蓉榭,芙蓉指的是荷花园林大家计成在《园冶》中写到“榭者,藉也,藉于水边、假山石边一种小型的挑空建筑”芙蓉榭的正面是一池荷花,背后是一面白墙,形成了一边开阔,一边封闭的强烈反差,榭内设有镂空的圆光罩,里面放置一块红色的太湖石,十分吸引游人的注意力,从而忽略了水到这里到了尽头,仿佛水是从榭下流过,给人一种水无尽,山无穷的感觉这就是苏州园林常用的造园手法,叫做障景,榭内还有一个雕花的长方形落地罩,当站在榭内向外看,眼前的景色仿佛是一幅画,这也是园林中常用的造园手法,叫做框景如果这里没有芙蓉榭,我们只能一眼看到一面白墙,无法感受水是活的天泉亭芙蓉榭的北边有一座体量较大的建筑为天泉亭,《园冶》中写到“亭者,停也”供游人停下休息的地方。

      因亭内有一口井,相传是元代大弘寺的遗物,由于终年不干涸,水质甘甜,取名为天泉,井上建了一座重檐八角攒尖亭亭子的飞檐特别的高,这样一来方便采光,二来雨水不易溅入亭内外面看是一座两层建筑,实际上一座单层建筑,亭子的柱子全部外移,行成回廊,可供游人休息,亭内设置花厅,寓意锦(井)上添花秫香馆秫香,指的是稻花飘香,借北园是张士诚时期的水稻田,所以取名秫香馆秫香馆是一座卷棚四面坡顶的单层建筑,面阔五间,屋内柱子全部外移,行成回廊两侧为短窗,南北两面的正中部设有落地长窗可供出入,在窗户的裙板上刻有48幅黄杨木戏文浮雕,有状元及第、莺莺拜月等戏文,技艺精湛现在的秫香馆,构架和材料是20世纪50年代从东山搬过来的中国古代是一个典型的农耕国家,古人认为有稻花,又河流的地方才是家的所在,秫香馆的对面为山林,表现出园主人悠居山林的家国情怀梧竹幽居梧竹幽居位于中部花园最东面,造型非常别致,有四个大大的圆洞门,如果站在亭子里向外看,这四个圆洞门恰似四个巨大的镜框,起到了框景的作用,透过南面的圆洞门,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平梁桥横跨水面,海棠春坞在流水的南面,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场面,展现在我们眼前透过西面的圆洞门,我们可以看到在对面的山上有一条小路,路边种有枫树,秋天枫叶变红,给我们展现出一幅,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北面的圆洞门在种有梧桐和竹子庄子的朋友惠子在梁国当官,庄子听说后去看他,惠子以为庄子来跟他抢官位,于是庄子就对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叫鹓鶵,非泉水不饮,非梧桐不落有一天从一直叼着死老鼠的猫头鹰面前飞过,猫头鹰以为鹓鶵是来抢它的死老鼠的,叫了一声吓唬鹓鶵古人认为梧桐树下无俗物,梧桐象征着高洁品质宋代文豪苏东坡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中空象征着虚怀若谷,另外竹子坚韧,象征有风骨梧桐和竹子预示着住在这里的人是品质高洁,有风骨的人亭内悬挂梧竹幽居的匾额是由文征明题写的,亭内有一幅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这是清代篆刻家赵之谦的手笔上联用清风明月来表现出自然风光的无限美好,下联用动态的流水、静止的山,动静结合来表达出古人对山水的理解同时,梧竹幽居处在园子偏僻角落,体现出园主人处在庭院幽深,无人打扰,颐享山水之乐的悠然之情倚虹亭倚虹亭位于拙政园东部花园和西部花园的分界处,一条复廊将东西部花园分开说到廊,在苏州有三大名廊,沧浪亭的复廊,由于园内水不多,于是将园外的水借到园内,将园内的山色融入到外面的水,一面山一面水,形成了沧浪亭独有的半封闭的山水园林形式。

      留园的爬山廊,正真契合了中国古典园林廊的形式,明暗、高低、收放、开合,而且形式多变,将留园东中西北各区域串联起来拙政园的水廊,贴水而建,一波三折,具有韵律美这些廊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在园林中起到了游览线路,遮风挡雨的作用,通过书条石、花窗、园林小品,让游园变得更加兴致盎然站在倚虹亭向西眺望时,大家可以看到一座宝塔,这是北寺塔,这座宝塔不在园中,而是运用了中国造园手法借景中的远借,达到了扩展视野,增加园林层次,延长视线,给人中“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由于中部花园东西长、南北窄,显得很压抑,于是园主人利用中间低洼地势凿池叠山,形成了一池三岛的格局,水陆萦回,山环水绕,三座岛分别是待霜亭、雪香云蔚亭、荷风四面亭模仿了神话传说的三座仙山,蓬莱、瀛洲和方丈,寓意着园主人对仙人生活的追求一池三岛基本上是苏州假山的传统格局,同时整个假山设计万全符合我国山水画的传统技法从东面看,一山高过一山,从南面看,一山连着一山,从西面看,一山压倒众山,给人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雪香云蔚亭雪香,指的梅花,云蔚指的林木高深,亭名由上海著名书法家钱君匋题写的,亭外有一幅对联是由文征明所题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幅对联用蝉噪和鸟鸣来衬托山林的幽静,东汉曹植在《蝉赋》中描写到“食淡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可见蝉在古人眼中是一种居高饮清,淡泊寡欲的品质象征。

      而飞鸟入山林,则象征着对自由的向往,横批“山花野鸟之间”则再次点明,亭子是处在山花野鸟、环境幽静的山林之中雪香云蔚亭位于中部花园的制高点,为了不显得突兀,因此亭子顶部为扁平顶站在这里向周围望去,一幅苍劲古朴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建筑有高有矮,有远有近,有疏有密雪香云蔚亭与河对岸的远香堂形成了一组对景,雪香云蔚亭位于山顶,体量小,四周没有围墙,是一座古朴的凉亭,处在山林之中,而远香堂处在水边,体量大,是一座精致、典雅的庭院建筑荷风四面亭+香洲(小飞虹+小沧浪)这里四面环水,三面种有柳树,是绝佳的风景点亭子上挂有一副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其中“壁”字,突出荷风四面亭的地理位置较低,当荷花长得茂盛时行成合围之势,环壁四周另外这幅对联巧妙的勾画出拙政园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同时联中蕴含着一二三四的序数上联是仿照济南大明湖小沧浪里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下联是仿照唐代诗人李洞的诗句“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内容稍微改动,总在这里恰到好处往南看,可以看到一座船型建筑香洲,香洲出自唐代诗人徐元固的诗句“影入桃花浪,香飘杜若洲”,香,香草,在《楚辞》中指君子,在这里指的是荷花,洲,水中的陆地,在这里引申为“舟”,一艘穿过荷花荡,泛起荷花香的官船。

      这艘石舫集中了亭台楼阁轩五中建筑类型,船头为荷花台,茶室为四方亭,船舱为面水轩,船楼为澄观楼,船尾为野航阁但是这艘船并不是一艘完整的船,给人一种船离得远,反衬出园子的大,表达了园主人逍遥自在的状态同时苏州为江南水乡,园子内有一艘石舫,也是应景之作香洲的里面是一座廊桥-小飞虹,倒影在水中,犹如彩虹,小飞虹名字取自南朝刘宋鲍照的《白云诗》的“飞虹眺秦河,泛雾弄轻弦”诗句小飞虹在这里有两个作用,一是分割了南北的水院,而是三开间的廊桥起到了框景的作用小飞虹的南面的小沧浪,行成以小沧浪为中心,得真亭,松风水阁为主的独立水院景观小沧浪是一座三开间的水阁,沧浪吧出自《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临水的香洲、跨水的小飞虹、架水的小沧浪都和水有关系,从荷风四面亭看去,园内的水汇聚在这里,小沧浪和小飞虹的倒影,给人一种花光水影,拓展了园林的诗意空间,从而形成了庭院幽深之美而荷风四面亭的北面,有一座重檐卷棚四面坡建筑-见山楼,楼名取自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见山楼三面环水,形似游龙戏水,楼房是龙头,圆洞门是龙嘴,曲桥是龙须,爬山廊是龙身,瓦片是龙鳞,给人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感。

      见山楼下层为藕香榭,榭内陈列着明式家具,相传,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曾在这里办公整个中部花园南面的水院有一种山环水绕、水陆萦回的江南水乡的豁达感,形成了明代疏朗淡泊的审美情趣远香堂位于中部花园的中心位置,前面有一条小河,种有莲花,后面有一片水池,广种荷花,夏天的时候,荷花盛开,清香飘到厅堂内,所以取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中的“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为厅堂的名字远香堂是一座四面都设有落地长窗的厅堂,通透明亮,是园主人接待宾客的地方,堂内的柱子全部外移,形成回廊,堂内现存的清式家具是当时八旗奉直会馆遗留下来的,雕刻繁琐精致,镶嵌大理石靠背,远香堂的匾额是由近代书法家张辛稼所写,两边有一副苏州诸多园林中最长的对联,记载了当时八旗奉直会馆达官贵人聚会的盛况站在远香堂前的露台上,环顾四周,可以看到栽种牡丹的绣绮亭,荷花环绕的荷风四面亭,点缀橘树的待霜亭,梅花飘香的雪香云蔚亭,一年四季的景色尽收眼底对景,雪香云蔚亭)西部花园与谁同坐轩+水廊+倒影楼穿过别有洞天的圆洞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造型独特的亭子-与谁同坐轩,名字取自苏东坡的诗句“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因外形像一把扇子,所以又叫扇亭,因为这里地处拐角的地方,亭子建成这样,主要是为了因地制宜,另外在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西部花园划归为张履谦所有,因为他祖上是靠卖扇子发迹的,所以这个亭子又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而在扇亭的后面又有一座笠亭,形状像一把团扇,如果站在一定角度,扇亭和笠亭是一把完整的打开的折扇,构思奇巧,具有人文特征在水中一个建筑叫经幢,又叫水和尚,在园林中起到了增加水面景观的作用经幢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又有其他的作用,苏州是水乡每年都有人溺水死掉,因此达到了辟邪的作用,二来起到了标记性作用,如船只停泊、转弯三条廊)贴水而建,一波三折,完美的表现了建筑与水的关系,我们又称它为波形水廊沿着水廊,看到的两层建筑是倒影楼,楼上是倒影楼,楼下是拜文揖沈支斋,文指的是文徵明,沈是指沈周,沈周是文徵明的老师,也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有沈周、文徵明、唐伯虎和仇英斋内左边为沈周石刻画像,右边为文徵明,中间屏门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无根竹,拜文揖沈之斋表达了园主人对吴门画派的景仰之情楼上主要观赏的是那条波形水廊在水中的倒影,故名倒影楼,倒影楼的北面的花圃里种了不少古木名树,正中间有一棵120年的白木香,用支架将树冠构成一把大伞的造型,花坛周边铺有鹅卵石,达到了一种养生作用鸳鸯厅(三十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花馆)鸳鸯厅是西部花园的主要建筑,一个屋顶之下,用屏门分为两个厅堂而这种建筑方式,主要是为了给不同身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