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章 实习路线6.docx
3页路线六、上庄坨一傍水崖河流地质作用及地貌路线路线位置:上庄坨村西北抽水站一傍水崖教学内容:1.观察河流地质作用,了解河流的侵蚀、搬运与沉积作用特点,河谷地形和冲积物特征2. 学习河流地貌的划分与阶地的识别3. 观察河流地貌特征,认识河谷三要素和河流阶地4. 了解河流的水文特征5. 认识和描述褶皱构造,掌握褶皱要素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类型褶曲的基本特征教学安排与要求:观察点1位置:上庄坨村西大石河河谷内内容:1.观察弯曲河段、平直河段水流的内部结构特征了解横向环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及 其形成的地貌特征观察大石河水流特点,河床剖面2, 观察曲流河的凹岸侵蚀作用,凸岸沉积作用3, 观察河谷剖面,认识河谷三要素4, 观察河床沉积物及河漫滩沉积物的特征,包括粒度、成分、分选性、圆度、砾石定向性等5, 观察河流水文特征要求:该处河谷开阔呈“U”字形,是水流侧向摆动,侵蚀沉积而成河床属于曲流河类型,河床横 剖面不对称,凹岸水深,水流快,侵蚀河岸,凸岸水浅,水流缓,形成河床沉积仔细观察水流特 点,河床横剖面特点,解释侧向的侵蚀和沉积作用观察描述河床沉积物、河漫滩沉积物,要测量 砾石时间:2小时观察点2位置:河边抽水站后小山坡内容:观察描述背斜构造要求:1.清楚地掌握背斜概念,理解和掌握褶皱要素及背斜类型。
2, 测量两翼地层产状,描述背斜特征,包括地层时代与岩性、岩层弯曲幅度、出露宽度、核 部和两翼的产状、轴面产状、倾伏方向等,确定背斜类型3. 画背斜素描图该小型背斜发育在侏罗系北票组砂砾岩层内,枢纽产状为320°/24°, 北东翼产状3°Z35°,南西翼倒转,是一个向北西倾伏的倒转背斜时间:1小时观察点3位置:抽水站崖顶,从观察点2向西50m处内容:1.观察河流地貌及河流阶地2. 画大石河河谷地貌与河流阶地剖面图要求:从观察点向西看,仔细观察河谷两侧的地形,确定阶地,并按实际观测画剖面图时间:1小时观察点5位置:小傍水崖村东大石河边内容:观察火山岩,认识蓝旗组火山岩的主要类型,分析中侏罗世火山活动情况要求:观察描述火山岩岩性,掌握火山岩的描述方法,了解火山岩的成因,特别注意火山岩与岩浆 岩、沉积岩的区别岩石类型有粗安玢岩、火山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火山集块岩、粗安岩时间:0.5小时观察点6位置:小傍水崖村西内容:1.观察河流截弯取直所形成的离堆山(离石山)、牛轭湖2. 观察大石河支流河口地形,分析主支流交汇点的控制因素3. 观察崩塌崖和倒石堆特点时间:1小时教学内容概述:1. 大石河河流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概述河谷要素由谷坡、谷底和河床组成,河谷的形态与地壳运动及河流地质作用有关。
如果地壳处 于抬升状态,则河流以垂直侵蚀作用为主,下蚀作用的结果是加深河谷,常形成陡深狭窄的“ V” 字形河谷当地壳比较稳定时,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发生侧向的侵蚀和沉积,由于河流侧向的弯 曲和摆动形成开阔的“U”字形谷河流阶地是地壳的升降运动及稳定状态交替出现的产物大石河属于山区间歇性河流,冬季降水少,水流很小或没有,夏季降水多,水流较大大石河 在傍水崖至潘桃峪一段,主要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形态为较开阔的“ U”形谷平面上河流为曲 流河形态,河流主流线偏向凹岸,水流速度较快,发生侧向的侵蚀作用,而在凹岸形成深水区,河 岸往往形成陡崖,其高度可达40m以上,一般为20m左右,陡崖由基岩组成凸岸一侧水流较缓慢, 水体浅,地形平缓,发生侧向的沉积作用,由砾、沙等沉积物组成河流边滩是凸岸侧向沉积作用形成的河床及滨河床沉积体,其顶面向河流下游及河床方向倾斜, 宽度各处不等,从几十m到上百m沉积物主要由砾石组成,夹有少量的沙砾石成分比较复杂, 以安山岩、花岗岩、正长岩为主,砾石直径一般10〜20cm,最大可达70cm以上,最小约l〜2cm, 砾石的分选性较差,圆度以次棱角状、次圆状居多砾石的定向性不明显,仔细观察可见砾石的扁 平面向上游倾斜的现象。
河漫滩平时出露于水面之上,只有洪水期才能被水淹没,故称河漫滩河漫滩一般在凸岸一侧 较发育,在边滩的表面形成,是谷底的一部分河漫滩沉积物是洪水期的产物洪水漫上河漫滩之 后,由于河水流速骤减,其所携带的泥沙就堆积下来,形成较细的河漫滩沉积层,这里主要由含细砾 的沙泥组成一般河流层序具有河床沉积与河漫滩沉积组成的二元结构河流阶地是地壳间歇式上升形成的,一般表现为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交替进行地壳不断上升, 河流下切的结果就产生了多级阶地,阶地的高度相当于地壳上升的高度大石河河流阶地可划分出 5级,一级阶地为堆积阶地,由冲积物组成,表层为土壤层,阶面高出水面约5m,阶面宽度各处不 等;二级阶地也是堆积阶地,阶面高度一般10〜15m,分布较广,高度稳定,但因人工耕作改造而 陡坎不十分明显;三级阶地为基座阶地,上部为冲积物,下部是基岩,阶面高出河床约25m,分布 连续性较差,大部分遭到明显的人工改造;四级阶地为侵蚀阶地,阶面高度60m左右;五级阶地为 侵蚀阶地,阶面高度约100m (图7-6-1)流域地貌大石河的水系呈树技状,水系的形成十分复杂傍水崖以上河段,据河谷特征,河 谷形成在地壳上升之前或是在地壳上升的同时发育的,是先成河谷。
傍水崖至潘桃峪河段,河流与 单斜构造不相符合,是向斜形成之后,第三纪被夷平,之后又发育的河谷称后成河(叠置河)沙河 大部分河段属单斜谷柳江大部分河段属断层谷大石河在张赵庄附近的支流,弯曲较大,切割很深张赵庄至山羊寨通往汤河有一山谷,很似 汤河的旧河道,之间的秋子峪又是现在汤河和大石河的分水岭从图上看很似大石河袭夺汤河的支 流另外从地形和大石河的侵蚀能力上看,也可能发生河流袭夺2. 褶皱构造的野外观察在野外认识褶皱时首先要判别褶皱的基本形态一背斜和向斜,然后确定褶皱的形态特征在少数情况下,如沿山区深切河谷或公路两侧,由于露头完好且连续,因此岩层褶皱形态(背 斜和向斜)易于确定但在多数情况下,由于组成褶皱的岩层遭受风化剥蚀,则很难见到完整的褶 皱形态,在地表见到的只是不同时代、不同产状的地层出露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观察沿岩层倾向方向上是否存在相同时代岩层作对称式重复排列如果存在,则该区可能存在褶皱则需进一步观察两翼岩层的产状,对其空间形态进行分进行这一工作时,要注意选择具有易于识别的某些特殊岩层作为标志层,在观察中侧重观察这 些标志岩层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在确定存在褶皱的前提下,接着应区分背斜和向斜。
如中间为老 地层,两侧依次对称出现较新地层,则为背斜构造;如中间为新地层,向两侧依次对称出现较老地 层,则为向斜构造如要确定褶皱的形态 析和重塑1-基岩2-河漫滩砂砾石层3-河床砂砾石层4-土壤层5-河床堆积砾石层 6-坡积砾石层图7-6-1上庄坨-196高地大石河河谷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剖面图观察与思考:1. 根据大石河冲积物特点恢复其水动力条件,并分析其地质作用类型2. 在弯曲河段为什么常常形成不对称河谷?3. 阶地有哪几种类型,如何在野外识别?4. 分析新构造运动对大石河地貌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