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数》数学教案_1.docx
6页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数》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数》数学教案 第1单元 小数乘法 第6课时 积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教材P11例6及练习三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学会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育人理念 【教学重、难点】 重 点:正确地进行“四舍五入” 难 点: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交流互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生活中有时需要很准确的数字,但是有些时候往往不需要知道很精确的数字,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那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取近似值呢?(用“四舍五入”法)(出示如下表格)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值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4.307 1.先思考再回答: (1)怎么样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应各是多少?指生回答。
2.揭题: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二、互动新授 1.激趣谈话:狗是人类的好朋友,特别是经过训练后的警犬,可以帮助警察叔叔破获很多案件,比如追捕逃犯、搜查违禁品等同学们,为什么警犬能很快帮助警察抓获犯罪嫌疑人?你们知道吗?谁来说一说出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 (1)学生自主回答 (2)师补充:因为狗的嗅觉很灵敏,狗的嗅觉细胞数量比人多得多,狗能利用它十分灵敏的嗅觉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在现实生活中,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生存的环境 (3)出示: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问题: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 追问:怎么列式呢?让学生独立列算式并计算出算式的积求0.049的45倍,就是求45个0.049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0.04945 学生算出:0.04945=2.205 (4)(出示)追问学生:如果给题目加一个要求:保留一位小数,如何求积的近似数呢? 先让学生独立求出2. 205的近似数,再交流:0.04945=2.205≈2.2(亿个) 让学生先说一说怎样保留积的一位小数,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0.04945≈2.2(亿个), 2.205要保留一个小数,因为0<5,舍去O和5,取2.2,即保留一位小数 (5)小结:求2.205这个积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要看小数点后第二位,因为积的十分位上的数是O,0<5,所以要舍去小数部分的O和5,积的近似数约是9.9由于求得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在横式中要用“≈”表示 (6)提出问题:求积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小组交流讨论,指一小组汇报并加以引导小结 师小结:求积的近似数时,首先求出积的准确值,然后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上的数字,按“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数 2.拓展延伸 出示生活中要按实际情境取近似值的实际例子:(出示题目):一个箱子可以装13.5千克土豆,27箱的土豆可以装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13.527=364.5(千克) 这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有的学生约等于365千克,有的可能约等于364千克 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到底应该保留多少呢? 通过讨论,学生会得出:364.5不够365千克,所以27箱不能装365千克土豆,只能装364千克。
接着提问:如果是做衣服用多少布料,保留整数时要怎么办? 引导学生小结:如果要算能装多少东西或用多少材料,即使小数大于四也要舍去,只保留整数部分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得的积可以根据需要或题目要求取积的近似数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取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是:保留整数,就看第一位小数是几;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是几;保留两位小数,就看第三位小数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第1题 按题目要求先计算出算式的乘积完成后组织学生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取积的近似值的 2.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目的条件列出算式计算,再集体订正 学生汇报:3. 852.5=9.625(元)≈9.63(元)时,问:题目没有要求取近似值,你为什么要保留两位小数呢?提醒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生活实际灵活处理 强调:由于在实际生活中,付款时通常只算到“分”,即保留两位小数,因此9. 625要约等于9.63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呢? 生1:这节课我知道了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
生2:我还学会了有时还要根据生活实际来求积的近似值 五、作业:教材第13页练习三第1、2、3题 【板书设计】:-全文完-。












